
农村银行机构公司类信贷资产十级分类实务培训.doc
26页农村银行机构公司类信贷资产十级分类实务培训目 录一、 五级分类的主要内容和框架二、 十级分类的主要内容三、 十级分类的核心定义四、 一般企业(500万元以上)信贷资产的风险分类五、 小企业(500万元及以下)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六、 特殊类型贷款的分类要求七、 十级分类的流程八、 十级分类的档案管理要求九、 十级分类的内部管理要求十、 五级分类与十级分类的比较十一、 十级分类的难点十二、 案例分析第一部分 五级分类的主要内容和框架一、贷款五级分类的四种分类方法(一)、核心定义法1、正常贷款:借款人能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该类贷款的预计损失率为0%2、关注贷款: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该类贷款的预计损失率也应为0%3、次级贷款:借款人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该类贷款的预计损失率在25%以下4、可疑贷款: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该类贷款的预计损失率在25%-90%之间5、损失贷款: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须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该类贷款的预计损失率在90%以上二)、预计损失率法预计损失率=1-可受偿金额/贷款本息,可受偿金额=第一还款来源可还贷金额+第二还款来源可还贷金额-实现债权所需的费用三)、矩阵法(见后面内容)(四)、具体特征法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一般划入次级类贷款:1、借款人经营亏损,支付困难并且难以获得补充资金来源,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为负数;2、借款人不能偿还其他债权人债务;3、借款人已不得不通过出售、变卖主要的生产、经营性固定资产来维持生产经营,或者通过拍卖抵押品、履行保证责任等途径筹集还款资金;4、借款人采用隐瞒事实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贷款的;5、借款人内部管理出现问题,对正常经营构成实质损害,妨碍债务的及时足额清偿;6、信贷档案不齐全,重要法律性文件遗失,并且对还款构成实质性影响;7、借款人在其他金融机构贷款被划为可疑类;8、本金或利息逾期91天至180天(含)的贷款或表外业务垫款31天至90天(含) 二、分类范围适用于各类信贷资产,其中表内信贷资产包括本外币贷款、进出口贸易融资项下的贷款、贴现、银行卡透支、信用垫款等,表外信贷资产包括信用证、银行承兑汇票、担保、贷款承诺等三、分类依据以借款人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信用记录为主要依据。
四、分类流程1、收集、整理、阅读信贷档案2、、审查贷款的基本情况基本情况一般包括的内容有:贷款目的、还款来源、资产转换周期、还款记录等3、、确定贷款偿还的可能性通过财务分析、现金流量分析、非财务因素分析、担保分析,来进行综合判断偿还的可能性,将相关信息随时记录在《分类工作底稿》4、经办信贷人员撰写《大额企事业单位贷款分类认定表》、《小额企事业单位贷款分类认定表》或《大额自然人贷款分类认定表》,严格按五级分类信贷资产核心定义提出初步分类意见5、信贷讨论:基层信用社(支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小组通过对附表中有关表格要素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初分结果的准确性进行审核后,由基层信用社(支行)负责人签具审核意见6、基层信用社(支行)上报初步分类情况7、各联社(行)风险管理部门对基层信用社(支行)初分情况进行调查、审查,按各单位规定的权限由有权人或组织确认分类结果8、对分类争议较大的贷款以及一定额度以上的特大额贷款和大额损失类贷款,由主任(行长)室提出分类意见,各联社(行)风险管理委员会进行认定具体额度由各联社(行)自行确定五、分类频率:动态管理与定期分类相结合在定期进行五级分类的基础上,及时、动态地掌握影响信贷资产回收相关因素的变化情况:1. 新发放授信业务次日直接默认为正常,15日后30日内重新认定;2. 正常类、可疑类至少半年1次,进行重新认定;3. 关注类、次级类至少1季度1次,进行重新认定;4. 损失类半年或一年1次,进行重新认定;5. 借款人风险状况如有明显变化应及时进行重新认定。
六、 分类工具:财务分析、现金流量分析、非财务因素分析、担保分析、综合评价1、财务状况的评估是指农村信用社在对借款人经营状况和资金实力实地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对借款人财务报表中有关数据资料进行确认、比较,重点研究和分析借款人长短期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等,综合评估借款人的财务状况 6个核心指标:资产负债率、销售利润率、流动比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产利润率2、现金流量分析是指农村信用社根据借款人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信息,评估借款人产生、使用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时间和确定性,判断借款人经营活动和筹、融资活动的净现金流量变化对还款能力的影响3、担保分析是指农村信用社对由借款人或第三人的提供的债权保障措施(分为保证、抵押和质押三种方式)进行分析主要从法律上的有效性、价值上的充足性、担保续存期间的安全性和执行上的可变现性进行评估,判断担保作为第二还款来源对借款人还款能力的影响对抵(质)押物的评估,有市场的按市场价格定价;没有市场的按同类抵(质)押物最低价格计算4、非财务因素包括借款人的行业风险因素(包括成本结构、行业的成长阶段、行业的经济周期性、行业的盈利性和依赖性、产品的替代性、法律政策、经济和技术环境等)、经营风险因素(包括借款人规模、所处发展阶段、产品多样化程度、经营策略、产品与市场分析、生产与销售环节分析等)、管理风险因素(包括借款人组织形式、管理层素质和经验、管理层的稳定性、员工素质等)、自然社会因素、还款记录(含其他银行偿还记录)、还款意愿、贷款的担保情况、债务偿还的法律责任以及农村信用社的信贷管理。
七、主要类型:企业分类(大额企事业单位、小额企事业单位) 个人分类(大额自然人、小额自然人)1、企事业单位贷款按照额度大小又分为大额企事业单位贷款和小额企事业单位贷款其额度大小由各联社自行确定,但原则上大额类贷款余额不得少于企事业单位贷款总额的70%1)、大额企事业单位贷款按照《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指引》的要求,在对借款人财务因素、现金流量、非财务因素以及担保状况等各项指标进行全面、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分类2)、小额企事业单位贷款按照本方案确定的矩阵分类小额企事业单位贷款需在对借款人的资信状况进行即时评定的基础上,按照本方案确定的矩阵分类 对小额企事业单位的资信状况必须在每次清分时按照优秀、较好、一般、不佳、恶化五个等级进行即时评定其评定依据以下指标:1)资产负债率小于70%;2)销售利润率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3)近三年净资产保持增长(至少不减少);4)总现金净流量为正值;5)法人代表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品德佳,还款意愿强,所从事的行业或产品发展前景较好;6)担保状况较好,偿债能力较佳(符合小企业信用贷款条件的该条可不考虑)以上六个指标全部符合要求的为优秀,一项指标不符的为较好,两项不符的为一般,三项不符的为不佳,四项以上不符的为恶化。
从审慎原则出发,确定如下矩阵分类标准: 逾期天数资信状况未到期30天以下31-90天91-180天181-360天361天以上优秀正常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可疑/损失较好正常正常/关注关注/次级次级可疑/损失损失一般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可疑/损失损失不佳关注次级可疑可疑/损失损失损失恶化次级可疑可疑/损失损失损失损失2、自然人贷款按照额度大小又分为大额自然人贷款和小额自然人贷款其额度也由各联社自行确定,但小额类贷款余额原则上不得超过自然人贷款总额的50%(农户贷款占比超过50%的单位该比例可适当放宽)小额自然人贷款和大额自然人贷款均按照本方案确定的矩阵分类1)、小额自然人贷款主要依据借款人的信用评定等级、担保因素和逾期时间,结合核心定义进行分类其中,信用评定等级依照《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的规定评定信用评定等级为优秀档次的,按照以下矩阵分类贷款档次担保方式正常关注次级可疑信用贷款未到期或本/息逾期60天以下贷款本/息逾期61天-90天贷款本/息逾期91天-180天贷款本/息逾期181天以上保证贷款未到期或本/息逾期60天以下贷款本/息逾期61天-90天贷款本/息逾期天数91天-270天贷款本/息逾期271天以上抵押贷款未到期或本/息逾期90天以下 贷款本/息逾期91-180天贷款本/息逾期181天-270天贷款本/息逾期271天以上质押贷款未到期或本/息逾期90天以下贷款本/息逾期91-180天贷款本/息逾期181天-360天贷款本/息逾期361天以上信用评定等级为较好档次的,按照以下矩阵分类。
略)信用评定等级为一般或未参加农户信用等级评定的,按照以下矩阵分类(略)2)、大额自然人贷款在对借款人的资信状况进行即时评定的基础上,按照本方案确定的矩阵分类 对大额自然人的资信状况必须在每次清分时按照优秀、较好、一般、不佳、恶化五个等级进行即时评定其评定依据以下指标:1)资产负债率小于60%;2)家庭人均纯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3)近三年固定资产逐年增加(至少不减少);4)生产经营正常,销售及货款回笼稳定;5)借款人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信誉好,还款意愿强,无吸毒、嫖娼、赌博、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6)担保状况较好,偿债能力较佳以上六个指标全部符合要求的为优秀,一项指标不符的为较好,两项不符的为一般,三项不符的为不佳,四项以上不符的为恶化 从审慎原则出发,确定如下矩阵分类标准: 逾期天数资信状况未到期30天以下31-90天91-180天181-360天361天以上优秀正常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可疑/损失较好正常正常/关注关注/次级次级可疑/损失损失一般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可疑/损失损失不佳关注次级可疑可疑/损失损失损失恶化次级可疑可疑/损失损失损失损失八、特别条款1、损失类贷款无论何种类别以及原定分类结果由下级调至上级的必须由各联社(行)认定,上级调下级是否需要报批由各联社(行)确定。
单笔金额超过200万元(含)的自然人贷款、超过2000万元(含)的企事业单位贷款,如计入损失类,必须上报省联社最终认定2、现金流量指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一般划入次级类:借款人经营亏损,支付困难并且难以获得补充资金来源,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为负数;3、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贷款管理的有关制度规定、未经正常贷款审批程序而形成的信贷资产其分类结果要下调一级,已划分为损失类的不再调整4、重组贷款是指农村信用社由于借款人财务状况恶化,或无力还款而对借款合同还款条款作出调整的贷款该类贷款,至少归为次级类,如果仍然逾期,或借款人仍然无力还贷,则至少归为可疑类重组贷款分类档次至少在6个月内不得调高,6个月观察期结束后重新分类 5、借新还旧贷款,符合人民银行4条规定的,至少归为关注类;仅是基于清收利息、减息还本、保全资产等目的的,至少归为次级类6、政府、事业单位贷款,银监和省联社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