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4编号口腔种植学 重点总结.pdf
10页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 1 种植义齿:种植义齿: 采用人工种植体植入颌骨获取固位支持的修复体,其结构主要分为三部分:种植体、基桩、 上部修复体, 种植体承担固位支持和合力传导功能, 基桩及上部修复体起到恢复咀嚼、 美观、 发音的功能,两者功能协调,构成了人类第三副牙齿 2 骨整合骨整合 osseointegration:: 在光学显微镜下, 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直接接触, 无任何纤维组织介于其间, 又称骨性结合, 骨融合这种骨性结构由于将人工种植体与组织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可以有效地分散合力, 且保证了种植体的稳固,又减少牙槽骨的萎缩与吸收 3 纤维骨性整合:纤维骨性整合: 指在种植体周围包围一层非钙化的纤维结缔组织, 骨组织成分少, 它的形成是种植体作为异 物植入机体内环境后的反应这种纤维组织本身的结构强度差,并易受压坏死,继发感染, 造成种植体松动而最终失败 4 基桩:基桩: 位于种植体的牙合方,穿过牙髓暴露于口腔中,与种植体之间依靠中央螺丝固定连接,是上 部修复体的附着结构,为上部结构提供固位、支持,并使之稳定地行使功能 5 角度基桩:角度基桩: 基桩长轴方向与种植体长轴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基桩, 可以改善修复体的载入道, 使载荷方向 与戴入道有一定夹角,扩大了种植义齿修复的适应证,允许植入较粗较长的种植体,避免外 科并发症,修复效果好,清洁维护方便。
6 初期稳定性:初期稳定性: 是指种植体植入骨组织初期时, 应保证其稳定性, 使种植体与骨界面之间的动度在一定范围 内,不能太大,否则会导致种植体表面形成纤维包裹与牙槽骨密度、术者操作、种植体形 状等有关,可通过与种植体与植入床高度吻合、骨整合、渐进性受载获得 7 种植体保护牙合:种植体保护牙合: 种植牙与天然牙相比,缺少牙周膜结构,因而无感觉,无缓冲,防御能力下降,故需要在设 计咬合时,对种植牙进行一定的保护,具体要求 : 前牙为种植牙时,正中咬合,后牙紧咬时 前牙有轻接触,前伸无早接触 ; 后牙为种植牙时,正中咬合轻咬无早接触,重咬时均匀接触, 侧向运动无接触 8 骨改建骨改建 bone remodeling:: 机体骨组织在一生中不断地进行骨的新生、 增强及吸收萎缩, 从而使其骨组织的解剖结构发 生变化的现象 9 模板模板 dental stent:: 用于准确判断种植体部位的骨量与骨质 掌握植入的位置和方向, 并便于术者在术前根据患 者的条件设计好上部结构,以便提高种植修复的质量,制作过程包括在模型上恢复牙列,塑 形及修复模板,设置植入标志,试戴 10 渐进性载荷:渐进性载荷: 在为接受种植义齿治疗的患者提供最终修复体之前,应该采用树脂材料的临时冠桥修复体, 逐渐恢复咬合,即进行渐进性载荷,提高界面区骨组织对冲击载荷的适应性。
11 渐进性骨受载:渐进性骨受载: 从复诊间隙,饮食,咬合,义齿修复以及咬合面材料等方面综合设计,使牙槽骨所受载荷从 最小值逐渐增大 12 种植体:种植体: 植入骨组织内的结构,起到天然牙根的作用,支持、传导、分散牙合力 13 被动就位:被动就位: 种植体内部以及种植体与上部修复体结构不需要变力就能就位并相互吻合的状态, 种植义齿 就位后无应力产生 14A-P 距:距: 牙弓前缘与末端种植体中心在牙弓线上投影的垂直距 15 间接印模转移桩(间接印模转移桩(A 类取模桩):类取模桩): 常为带螺纹的锥形帽状结构,表面较光滑取模时,将螺丝旋进口内种植体上端或基桩内, 印模取出后,取模桩仍留在口内,必须单独将印模转移桩从口内再取出,再与种植体代型紧 密相连后放置到印模的相应孔洞中,准确就位,然后灌制模型这种取模桩制取印模代型, 基桩位置间接获得,其准确性受一定影响 16 直接印模转移桩(直接印模转移桩(B 类取模桩):类取模桩): 转移桩上段有较大倒凹长度大,中空,转移桩固定螺丝穿过其中与种植体上端相连取模 时,取模桩通过转移杆螺丝与种植体相连,印模取出时先将转移杆螺丝旋出,让取模桩脱离 种植体,然后将取模桩及印模连体取出,直接与种植体代型紧密连接后,灌制模型。
17 即刻种植:即刻种植: 拔牙后,立即在拔牙窝内植入种植体 18 即刻负重:即刻负重: 种植体植入 48h 内完成临时上部修复,据其咬合接触特点又分为功能性负重和非功能性负 重 19 即刻修复:即刻修复: 种植术后 48h 内完成临时上部修复, 待种植体完成骨性愈合后更换上部结构, 完成永久性修 复 20 生物相容性:生物相容性: 生物材料和人体组织接触后, 在材料与组织界面发生一系列相互作用后最终被人体组织所接 受的性能,即材料的长期临床可接受性,需要满足生物、化学、物理和系统的要求 21GBR:: 引导骨再生, 采用生物材料制成的生物膜在牙龈软组织与骨缺损之间人为的竖起一道生物屏 障, 可阻止软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及上皮细胞张入骨缺损区, 确保成骨过程最终实现缺损区完 全骨修复 22 中央螺丝:中央螺丝: 是连接种植体与基桩的重要结构,贯穿基桩与上段种植体,将其连接成一体,同时有着重要 应力释放等力学功能 23 愈合帽:愈合帽: 用于种植体植入后封闭种植体上方与基桩衔接的孔 24 转印帽:转印帽: 为了将口内基桩或种植体位置准确转移至工作模型的特殊构件, 其结构特点是下段与种植体 连接部位可与种植体上段或穿龈基台上端完全吻合。
25 牙龈成形器:牙龈成形器: 当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形成整合后,须进行第二次手术,以充分暴露种植体上缘,牙龈成形 器是为了保证周围牙龈组织的良好愈合, 根据局部牙龈厚薄正确选择安装于种植体上部的结 构 26 种植体代型种植体代型 implant analogy:: 是种植义齿制作过程中代替种植体的替代品,其形态与种植体可能有所不同,但连接部分 (颈部)的结构尺寸应完全一致,在实验室种植义齿制作过程中代替种植体的作用和位置 27 Wolff 定律:定律: 骨和骨组织是在生物进化中形成的, 负荷最优化设计原则, 即趋向于用最小结构和材料承受 最大外力骨改建的目的是维持这一优化设计,即在生理范围内,应力较高的区域通过骨的 新生而使结构增强,在应力弱的区域通过骨吸收萎缩而使结构减弱 28 种植体周围龈缘炎种植体周围龈缘炎 perimucositis:: 菌斑、结石刺激种植体周牙龈引起,病变局限于牙龈粘膜,不累及骨组织,类似于牙龈炎, 常表现为粘膜红肿,探针出血甚至溢脓等 29 种植体周炎种植体周炎 periimplantitis:: 本病类似于牙周炎,牙龈疼痛,肉芽组织形成,自发性出血/探针出血,甚至溢脓,且伴淋 巴结炎。
通常可见移动的角化不全的粘膜包绕种植体周围,可谈及种植体周袋 30 微创拔牙:微创拔牙: 不适用骨凿和牙挺对患牙进行劈开、 撬动, 而采用高速涡轮机头、 长钻针分冠分根取出牙冠, 再微创拔牙刀切断牙周膜,挤压牙槽骨,轻柔的拔出牙根 二、简答与问答:二、简答与问答: 1 种植义齿结构及功能:种植义齿结构及功能: 种植体:是植入骨组织的结构,起类似于天然牙根的作用,支持、传导、分散牙合力; 基台 : 位于种植体牙合方,穿过牙龈暴露于口腔,是连接种植体和上部修复体的结构,是 上部修复体的附着结构; 中央螺丝:是连接种植体与基台的重要结构,贯穿基台与上段种植体,将其连成一体; 骨 : 包绕在种植体周围,与种植体表面紧密结合,骨种植体界面的紧密结合是种植义齿得 以正常行使功能的基础; 上部修复体:恢复牙冠的外形及功能; 愈合帽 : 利用螺纹旋入并固定于种植体体部,起暂时覆盖种植体体部与基台相衔接的孔的 作用,在第二次手术中撤除; 牙龈成形器 2 骨整合的几种方式及界面比较:骨整合的几种方式及界面比较: 方式:方式:种植体与骨组织宏结构间的机械锁结;种植体表面与骨组织微结构间的机械锁结; 种植体表面与骨组织间的生物化学结合;种植体表面与骨组织间的纤维骨性结合。
界面:界面:骨性结合界面:光镜下种植体与骨直接接触;纤维骨性结合界面:种植体与骨之 间有纤维组织介入;纤维结合界面:种植体周围形成纤维包囊;生物化学性界面:种植 体表面与骨组织间分子或离子水平上结合 界面比较:界面比较: 界面方式约束条件技术障碍 骨整合早期完全骨愈合,应用期不 发生骨破坏 精密植入, 无干扰愈合, 忌讳与天然基 牙咬合修复,应用期无特殊 纤维骨整 合 早期主体骨愈合,应用期破 坏小于增生 一般植入,可早期应载,可联合修复, 应用期无特殊 纤维包囊骨化不良 3 牙列缺损基桩的选择原则:牙列缺损基桩的选择原则: 基桩的抗螺旋设计 上部修复结构的旋转的防止措施 基桩与修复体之间的固位方式 颌间距离 基桩的角度 基桩的高度(穿龈) 基桩的材质 4 牙列缺损种植义齿修复原则:牙列缺损种植义齿修复原则: 正确恢复缺失牙形态功能:前牙恢复发音、美观和切割功能;后牙恢复咀嚼功能,并恢复 下 1/3 高度;恢复人工牙轴面突度,与余留天然牙邻接关系,最适当的外展隙和邻间隙,及 良好的咬合关系; 良好的固位、支持和稳定:种植义齿的固位与金属支持的固位方式有密切关系;种植义齿 的支持力 : 种植体与周围组织的骨性结合,与相同条件下种植体数目,种植基牙的骨间位置 有关; 利于口腔软硬组织健康:骨组织:种植体周围无 X 线透射区,行使功能后,种植体周围骨 支持量稳定、吸收少,种植手术不导致任何骨性感染 ; 软组织种植体颈部与口腔黏膜牢固结 合,达到临床封闭作用,预防炎症及创伤,保护龈上皮形成的上皮附着,便于清洁和自洁; 余留牙:保护天然牙的良好状态,以便于种植义齿形成相互协调的完整牙列; 坚固耐用:设计分散牙合力,消除减少侧向力; 合理的牙合传导与应力分散 : 将牙合力沿种植体长轴传导到种植体周骨组织,尽量减少侧 向力及扭力 ; 适当增加种植体基牙的数目,或采用减少牙合力的各种措施,有利分散牙合力 ; 注意咬合设计和咬合关系 ; 让种植基牙和牙槽嵴共同承担载荷,充分利用缺牙区牙槽嵴的支 托作用,减少种植基牙受到侧向力和扭力; 美学原理:骨量、切口、牙龈高度、与天然牙及牙龈边缘相协调。
5 埋植式与非埋植式种植义齿的区别:埋植式与非埋植式种植义齿的区别: 埋植式优点:埋植式优点: 1.种植体可在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完成骨整合 2.根据袖口的深度选择基台,既保证不致形成过深的牙周袋,又保证了穿龈部位的美学效果 3.适用于美观要求比较高的前牙区; 缺点:缺点: 1.骨整合完成后,还需再次手术切开 2.基桩与种植体连接微缝隙骨吸收 3.安装基桩时操作较难 4.冠根比较大 非埋植式优点:非埋植式优点: 1.一次手术即可完成 2.基桩与种植体连接处距牙龈较远 3.基台安装操作方便,易准确安装 4.冠根比较小; 缺点:缺点: 1.不适用于美学要求较高的前牙区,其穿龈部位影响美观 2.不适合骨量较差的部位 6 种植牙与天然牙的区别:种植牙与天然牙的区别: 种植牙天然牙 牙周膜 无,种植体受载的种植体-骨界面应力 明显大于天然牙 有,牙周膜特异缓冲功能科有效缓 冲牙槽脊顶的应力集中 生物封闭差好 骨系统吸收吸收与重建 生存环境不相适应相适应 信息与能 量 无交换有交换 承受较大 咬合力 发生松动后即使创伤性合消除, 也较难 恢复稳定状态,导致种植失败 可通过增加动度以分散合力至相应 骨界面,一旦取出合力可回复正常 周边应力 种植体的上皮附着屏障附着力差, 且种 植体穿脊顶区横截面一般呈圆形, 抗侧 向力差,易在牙槽脊顶出线持续应力 天然牙宽度大于种植体,尤其穿骨 的直径较大,使周围骨应力小于种 植体周围的应力分布 应力集中 损伤 应力集中, 极难有诊断指针, 仅表现为 内部种植体的应力疲劳 附着力的加载,天然牙冠常出现一 些力的磨耗 7 种植修复与传统修复的对比:种植修复与传统修复的对比: 传统修复种植修复 支持组织牙支持、粘膜支持、牙-粘膜支持骨支持, 更符合天然牙 对基牙有一定损伤无 对骨量、 骨质要求一般无(全口义齿除外)一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