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doc

19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429314285
  • 上传时间:2023-11-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50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文章一):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 冠县清水镇中心小学 路玉莲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的农村劳动者进城从事其他 产业,于是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他们的生存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在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的今天,这不容忽视针对这一问题,通过查阅文献,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对所任教学校的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调查主题为:关注留守儿童的童年,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调查的主要问题有:你和谁生活在一起,你的业余生活怎样,你希望爸妈在家吗?你和老师同学的关系怎样等等 (一)、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分析 (一)留守儿童对亲情需求较强 根据对学校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不难发现他们家庭的经济状况大都不容 乐观,也许由于经济原因,留守儿童父母回家次数也普遍较少,其中仅在春节回来的占33.2%还有11.1%每隔三年回来一次,这部分样本主要集中在外省的打工人员,在对留守儿童采访中甚至还发现极少数七八年未回来的例子 从留守儿童对家庭生活的期望上看,54.5%的留守孩子希望“和爸爸妈妈 在一起”,希望“与亲戚共同生活”占8.6%,希望“一个出去,一个在家”占36.9%。

      这表明孩子当前严重的“亲情饥渴”,尽管如此,35.6%的留守子女却表示与在外打工的父母相处时感到生疏冷漠,交流困难,据调查,留守子女渲泄烦恼的途径,“憋在心里不说,写日记”的占51.2%,“和同学或朋友说”的占23.5%,由于缺乏或者不愿意采取与人交流这些正式的渲泄方式,过半的孩子积压忧郁,必然产生自卑心理,还有一部分主要从同龄人中获取安慰,这样同伴的不良文化,一些越轨的行为很容易蔓延,甚至出现“拉帮结伙”的现象 (二)学习状况不容乐观 留守儿童和监护人对待读书和教育的认识上也不容乐观由于监护人素质不够高引起许多监护人对其孩子的教育都疏于管理,从对留守儿童的调查问卷结果中不难看出,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不容乐观,这背后主要是心理问题干扰及学习自控力较差造成的,农村父母文化程度以小学居多,很难子女功课,80%的教师认为留守儿童自律性较差,以及79%的留守儿童无人督促学习 (三)监护状况堪忧 监护既是权利,又是义务这里结合坳头村留守儿童实际情况,重点讨论以下两项内容:基本监护(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以及深层监护(对被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 (1)、监护人情况分析:据调查、留守家庭中84.6%,是由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15.4%由亲戚代管,尽管82.4%的隔代亲人很高兴照看留守子女,但是由于体力、知识等原因,57.1%的隔代监护人表示“照看孩子感到吃力”,85.8%的亲戚表示“不乐意但没办法”或“无所谓只要父母给钱”,可见他们对待孩子的态度相当冷漠,大多碍于情面而照顾,我们所接触的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是这种情况。

      (2)、沟通是实现家庭教育的前提而64.4%的监护人直接表示“很少或不与孩子谈心”,只有11.3%的留守子女表示“有烦恼的时候和照顾我的人说”,同时54.3%的孩子还透露监护人有过罚跪、罚站等家庭行为,可见双方在沟通态度和方式上存在很大问题在教育态度方面,58.8%的隔代亲人及亲戚表示“只照顾生活,别的不管”,只要有所交代就可以了,这说明孩子缺乏必要的家教氛围,无论是爷爷奶奶还是亲戚,对孩子大多局限于吃饱穿暖的浅层关怀,难以尽到对孩子的教育责任 (二)、留守儿童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以上的调查结果及结果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留守儿童在成长,发展中所呈现出的主要问题如下: (1)、监护人素质普遍偏低,对孩子的学习介入过少导致的学习问题一方面,那些父母在外的家庭,由于爷爷奶奶等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学习的问题一般都不能给予帮助,另一方面,父母只有一方在家的,由于每天所要承担的家务很多,也没有时间去关注孩子很少对孩子的品性进行教育,对学习更是缺少必要的指导 (2)、平时缺乏亲情的关爱父母打工对留守儿童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缺乏亲情关爱会对孩子造成许多不良的影响,最为直接的也许就是孩子在生活上很难得到很好的照顾,使孩子无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留守儿童成长期间缺乏抚慰与关怀,这也是我们应该给予重视的。

      (3)、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导致的心理问题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与此相关的也带来了一些烦恼和冲突,这里,他们需要有倾诉的渠道,也需要有人能告诉他们怎样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家人在这方面应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但由于父母在外,留在家里的其他亲属及他们情绪情感的变化,使得留守儿童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这种情况长期积累,对于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会住不导致性格的缺陷 ,从而引起犯罪动机,对社会造成不利影响 (三)、留守儿童形成原因分析 (1)、从社会整体发展来看,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与城乡壁垒存在矛盾,2xx年我国农村流动人口已达到1.139亿,比2xx年增加38.8%,即增 长了1000万农村流动人口,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扩大,家庭化流动趋势日益明显,但城乡二元结构使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原因在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这种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中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制度形成的壁垒,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入学的高昂费用,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入学无法解决开学考试问题各地教材的选用不同使得这些特殊的子女在转学后面临了两地教学内容不能衔接的困境等问题,直接推动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

      (2)、从家庭认识来看,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到城市里务工谋生,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但在外出务工与子女就学、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前者农业部2xx年数据显示,劳动力不外出的原因中“怕影响子女上学”仅占6.7%这其中即有生活压力的原因,也有教育意识的原因,但不同原因导致的结果却是相同的,即:使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在流动——留儿——流动的变动中长大 (3)、从家长自身来看,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形成落差,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兴趣的关注就更少了,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忙于空白状态,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中小学生,对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家庭不能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 (4)、从学校教育来看,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方面存在很多的困惑和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和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集体的温暖来弥补亲子关系缺乏对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

      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 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这些教育内容的缺失是很重要的 (四)、解决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留守儿童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劳动力转移产生,并将长时期存在的社会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关系到未来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的培育,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服务于基层,坚持关注弱势群体,坚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就必须从社会大局、制度层面整体地加以考虑和解决 (1)、各地政府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加大寄宿制中心学校建设,让留守儿童吃住在学校 (2)、建立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的保护网络比如建立以祖父母及亲属为主体的家庭监护网络,以基层组织为主体的管理网络,以学校老师为主体的学校帮护网络等,对留守儿童给予对口的帮助 (3)、调整人口管理制度,逐步取消户籍差别,并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与城市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农民工“市民待遇”,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4)、从学校教育的角度。

      学校教育应该成为影响留守儿童成长的重要渠道努力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完成校内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同时应该有意识地向留守儿童的校外生活延伸,以弥补他们在校外的生活真空,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对此,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优势,特别注意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提高他们对教育的认识对于父母常年(文章二):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 xx省xx市xx县地处山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库区,面积为2100平方公里,总人口2xx00人,其中农业人口150000人,占总人口的85%,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该区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 据统计,该县每年外出务工人员约3.2万人农村留守儿童约有6889人,农村留守儿童约占18岁以下儿童总数的11%留守儿童托付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管的占41.4%,好友照管的占 7.6%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留守儿童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生活上缺“助”:因生活上缺少照应,导致幼儿营养不良和身体素质较差由于监护人大多数是老年人,年纪较大,文化层次不高,有的是文盲或半文盲,自身素质偏低,有的受经济条件限制。

      有的对健康饮食知识不了解,导致饮食单一,只要让小孩不饿就行了有的在学校寄宿,一日三餐没有规律有的小孩经常吃方便面等街头零食留守儿童正值生长发育阶段,因缺少必要的营养导致身体发育不良,营养不良今年6月妇联组织对xx乡中心学校幼儿体检时发现部分幼儿存在营养不良和骨胳发良不正常和缺钙现象,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换衣服、挑食挑穿、乱花钱调查还发现留守儿童患龃齿现象严重,传染病患病率较其他小孩高 (二)、学习上缺“教”: 部分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自觉性不强 (三)、亲情上缺“慰”: 留守儿童大多年龄在1—15岁之间,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 (四)、心理上缺“疏”,心理出现偏差有心理障碍的多在家里不听代养人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少数“留守孩子”抽烟、酗酒、沉迷于网络游戏中,有的甚至参与一些小偷小摸、校园等,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和人身安全有的甚至参与一些小偷小摸、校园等,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和人身安全如xx中心学校六年级学生汪xx,12岁,xx镇人,父母离婚,父亲服刑,母亲在xx打工,孩子由外婆、外公监管,由于管理教育不得法,小孩迷上网吧,经常在网吧整夜不归,学习成绩差,厌学、逃学,为了上网还多次偷盗自家的钱物上网吧。

      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得不到父母亲的关爱和有效管理,加上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再次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如陶某因早年丧母,父亲外出打工对其不管不问,年迈的外祖父母见其可怜而予以收留,因缺乏家庭的关爱和管教,其小学没毕业就辍学流入社会当他在刚满14周岁时就因抢劫财物而涉案,因为年龄较小,罪行轻微,而不予起诉但之后其外祖父母仍无法管理,2xx年7月因为抢劫再次被捕入狱2xx年检察院受理的刑事案件中,18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为8件14人,案件数占14.5%,人数占16.1%,2xx年1月至8月上旬,受理的刑事案件中,18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为12件14人(女性1人),案件数占23%,人数占16%,案件类型有抢劫,盗窃、故意伤害、寻衅滋事,强迫、敲诈勒索,交通肇事其中大多数是留守儿童 (五)、安全上缺“护”: 留守儿童安全事故较多特别是婴幼儿身体抵抗力差,患病得不到及时医治易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而因溺水、中毒事件时有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