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碣镇创建广东省园林城镇技术报告.doc
54页石碣镇创建广东省园林城镇技术报告目 录第一部分 城镇概况第二部分 组织领导第三部分 管理制度第四部分 绿化建设第五部分 园林建设第六部分 生态建设第七部分 景观保护第八部分 市政设施第九部分 考核指标附件:石碣镇创建广东省园林城镇技术报告解说词摘 要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是民族英雄袁崇焕的故乡,被国画大师关山月誉名为“东江之珠”,地处广深走廊之间,与东莞市区一衣带水、隔江相望全镇总面积36.2平方公里,下辖14个村委会、一个居民委员会、75个村民小组,全镇户籍人口4万人,外来人口逾20万人过去,石碣以种植和养殖业为主,是东莞的鱼米之乡改革开放后,我镇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积极引进以IT产业为主的各类产业,外源型经济和民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全镇有工厂企业1400多家,成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名镇”去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74亿元,工农业总产值296亿元,出口总额达39亿美元,在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的测评结果中,石碣位居43名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镇积极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国家示范镇”、“国家卫生镇”、“广东省教育强镇”、“市文化建设达标镇”、“市创建文明镇区先进单位”、“省生态示范镇”等光荣称号。
自2007年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镇”后,我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全面推进村镇城市化进程今年,乘着成功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东风,因势利导,乘势而上,广泛深入开展创建省园林城镇活动,使全镇面貌大有改观,市民文明素质日益提高,城市形象和品位不断提升第一部分 城镇概况石碣镇位于东莞市东北部,地处东江河畔,是明末民族英雄袁崇焕的故乡,国画大师关山月誉之为“东江之珠”,东莞市将其冠名为数码产业重镇,同时被国家电子产业部授予“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名镇”称号全镇东西宽约7.5~10.0公里,南北长约2.5~7.0公里,总面积为36.2平方公里,现状建成区面积约为20.0平方公里石碣镇下辖1个居委会和14个村委会,14个村委会分别为唐洪、水南、石碣、刘屋、横滘、鹤田厦、四甲、沙腰、梁家村、桔洲、单屋、涌口、西南、黄泗围据统计,石碣镇2005年底总人口为22.2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4.07万人,外来人口18.16万人一、自然地理条件(一)地理位置图1-1 石碣镇地理区位示意图石碣镇位于东莞市北部的网河区,地处东江北干流与东江南支流的东江河畔,地理坐标为东经113°51′,北纬28°08′。
东临石龙镇,北隔东江北干流与广州增城市相望,西与高埗镇接壤,南与东城区相接南距深圳78km,北离广州62km,与东莞市东城区只一桥之隔石碣镇是挂影洲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东江三角洲的组成部分石碣镇2004年的遥感影像图见附图1二)地质地貌石碣镇沿东江干流南岸呈带状分布,处于东江北干流和东江南支流之间,地势低而平坦,河涌纵横交错,属东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东江三角洲网河区是指石龙站以下,以潮水控制为主的范围,北面以东江北干流为界,东南到南支流,西面到狮子洋,总面积为36.2k m2石碣位于广东高要-惠来构造带,岩层上部土层为第四系,属松散沉积层,土层厚15m左右,覆盖在基岩和风化基岩之上;基底岩层为第三系砂泥质碎屑岩地震方面,据解放后记载,曾多次有震波传及,均未造成房屋倒塌及人员伤亡现象,属地震六度区但由于邵武断裂带从紫金有可能经石碣延伸至珠江口,在兴建大型建筑物时应有所考虑三)气象条件石碣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温暖,年均温度22℃,极端最高温度37.9℃,极端最低温度0.9℃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800毫m,其中4-9月多暴雨,占全年降雨量的87.6%,日最大降雨量达367.8毫米全年主导风向为东风,每年8-12月有多次八级以上台风侵袭。
根据东莞市气象站1998~2000年资料统计表明,石碣镇的年平均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占20.8%,次主导风向为东风,占16.6%,此外东南风和南风的频率也较大,分别占9.53%和9.82%由各季的风向分布来看,春季的主导风为东风,占20.4%,夏季为南风,占22.1%,秋、冬季均为东北风,分别占28.4%和31.4%四)水文条件东江北干流和东江南支流分别从石碣镇北面和南面流过,干流水位差比南支流约高10%,属C级航区东江南支流潮位差最大为0.9-1.0m,年平均水位为1.0-1.4m,历年最低水位-0.6m,百年一遇的洪水水位6.49m(珠基),20年一遇最高水位5.73m,防洪警戒水位4.0m,河堤高度8.1m东江三角洲潮汐属不规则半日潮,同时存在半月潮不等、年不等现象月内有朔、望大潮及上、下弦小潮,一年之内夏潮高于冬潮,径流量和台风对潮位有很大影响以靠近石碣镇的石龙(二)潮流站多年实测潮汐资料看,多年平均高潮位为1.069m,多年平均低潮位为0.570m,多年涨潮平均潮差为0.481m,多年落潮平均潮差为0.486m,多年涨潮平均潮时为4小时19分,多年落潮平均潮时为8小时34分中心涌贯穿镇区,为石碣镇主要灌溉及排水渠道,常年水位为0.6-0.8m,最高水位1.6m,最低水位-0.4m。
洪水期中心涌的雨水不能自流外排时,由电排站人工抽排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改革开放以来,石碣镇确立了建设以电子工业为主体的江滨花园式现代工业城镇的发展目标经过20多年的发展,该镇现有电子工业企业450多家,其中外资电子企业190多家,有14家海外电子上市公司;生产的电子产品达110多种,其中8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6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二,1种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三,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东江数码产业之珠”改革开放以来,石碣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积极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大力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2009年,全镇生产总值达113亿元,工业总产值达297亿元,上交税收11.5亿元,各项存款总额136亿元,镇本级可支配财政收入4亿元,镇、村、村民小组三级集体总资产74.1亿元,其中镇本级总资产35亿元,村级总资产25.1亿元,村民小组级总资产12.9亿元与此同时,社会管理更加科学,城市形象大幅提升,市民素质不断提高,各项事业全面进步这一年,我镇先后荣获三个重量级奖项,即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省中心镇、省文明镇、省生态示范镇。
第二部分 组织领导一、创园工作组织领导情况石碣镇委、镇政府历来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将开展创建省园林城镇作为打造宜居石碣的重要内容,创新发展环境的重要内容,结合创新“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创建“中国绿色名镇”活动,对照省园林县城的标准,对镇区内的绿化环境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建设与治理1、思想明确、目标清晰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以创建省园林城镇、改善城镇环境质量为目标,以广场公园、道路绿带、江滨公园为重点,坚持增加绿量与提升品位并重,专业绿化与社会化并举,通过政府推动、部门配合、精干突击、全民参与,进一步扩大绿量,提高品位,丰富内涵,营造景观,确保高标准达到验收要求,努力摘取“广东省园林城镇”奖牌,为巩固我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文明城市成果做出应有的贡献2、领导重视,机构健全为了加强对创园工作的领导,镇委、镇政府决定成立了创建广东省园林城镇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委书记、人大主席刘始团同志担创园总指挥,镇委副书记、镇长王玮东同志为第一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镇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并从多个部门抽调精干人员集中办公开展工作,下设计划工作组、资料综合组、宣传资料组、业务协调组、事实督查组,分别负责制定计划、编制材料、宣传教育、分工协调、组织实施、督促检查等工作。
领导小组制定了《石碣镇创建广东省园林城镇实施方案》,明确人员分工、职责同时在全镇各相应单位和社区内成立相应的创建工作小组,同步开展创建工作,形成全镇共同创建的良好格局3、任务分解,层层落实为了有效地推动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发展,镇创建广东省园林城镇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和下发了《石碣镇创建广东省园林城镇责任分解表》,将创建工作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到各级、各有关部门各成员单位也结合实际,制订了具体的实施方案,细化分解工作责任,明确工作目标同时各村均指定专人负责创建工作,组织领导机构从镇辐射到社区,层层落实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有效推动“创园”工作的深入开展4、宣传动员,统一认识为扩大创园活动的影响力,提高广大群众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形成绿化美化家园的良好社会氛围,2009年4月31日,石碣镇召开了全镇“创建广东省园林城镇”动员大会,镇委书记作动员讲话,动员市民和社会各界参与创建广东省园林城镇工作为推动广东省园林城镇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通过电视专栏、开通专题网站、定期编发工作简报、制作户外公益广告牌、出版宣传图册、编发短信等宣传方式,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宣传工作5、建章立制,确保进度建立联络员制度,各部门确定1名联络员,负责联络和本单位项目任务的推进,保证信息及时沟通到位:1、建立工作责任制。
定期召开创建工作例会,通报创建工作情况,分析创建形势,研究解决创建难题,布置创建任务;2、建立情况通报制度通过简报等形式及时通报创建成果、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好的做法和经验6、加大投入,全面绿化2006年以来,投入资金约2.5亿元,完成了一批大型园林绿化建设工程项目,建成投3亿多元,建设滨江公园8个等到一批大型园林市政精品工程同时,在加大园林绿化建设资金投入的同时,正常绿化养护费用的投入也不断增加三年来,财政拨给园林等部门的正常和专项养护费达到1000万表1:石碣镇2006—2010年度园林绿化建设投资统计表(单位:万元)项 目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园林工程53275540504758286627园林绿化养护经费434588468515610总 计57616128551563437237二、石碣创园经验根据《广东省园林县城标准》,结合我镇实际,“创园”工作主要做到了“四个抓得紧”:1、深化认识,“一把手”工作抓得紧我们始终把开展“创园”活动作为我镇提升城市形象、改善投资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需要工作,是为民造福,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各村(社区)、部门单位不断深化对开展“创园”工作的认识,树立抓城市环境也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创园”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不但镇成立指挥部和执行组,各村(社区)也要成立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各村书记任组长,抓卫生干部及抓城管干部为副组长,抽调精干力量组成成员,切实做到“领导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做到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有人领导、有人协调、有人落实、有人检查。
2、注重实效,整改措施抓得紧坚持整治与建设并举的方针,把园林建设管理、环境卫生建设、整治脏乱差现象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一是强化管养在完善卫生基础设施的同时,认真抓好园林绿化工作健全绿化管养队伍,加强绿化管养,打造有本地特色的园林景观,尤其是要根据“创园”方案做好查漏补缺工作,确保各项绿化指标如期达标二是加强执法职能部门不断加强对各种破坏城市环境行为的打击和处罚,特别是重点根据绿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