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人》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405760446
  • 上传时间:2023-09-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2.5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生物圈中的人适用年级七年级所需时间每周三课时,课内30课时,课外4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说明:简述主题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单元的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本单元贯彻了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构建框架体系的思路,由七章组成,这七章可以分为三个专题专题一第一章人的由来这一章通过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技能训练和探究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人的个体的发生和发育、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和卫生习惯的养成以及认同优生和优育专题二包括第二、三、四、五、六章这部分通过多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以及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生命活动专题三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这一章重在通过实例分析、模拟探究和拟定计划等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密切关系本单元在引导学生学习人体结构和生理活动基础知识的同时,始终将有关人体的内容放在生物圈或生活环境的背景中,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人与生物圈或生活环境的相互关系本单元的引言引用了郭沫若先生《女神》中赞美地球的诗句,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教材在各章节的引言中都注意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从生活经验出发进行学习这样做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科学知识的真正价值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     知道人类起源和发展与人类个体发生和发育的大致过程;了解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的大致过程及相关的结构基础;了解人的各种生命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生物圈或生活环境密切关联着,而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又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与思考、探究、实验和资料分析等活动,加深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记录和分析探究结果等技能和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同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人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发现和新的观点出现启迪学生进一步养成勤于思考、乐于探索、勇于实践的学习习惯;进一步形成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并规范自己的行为,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对应课标(说明:学科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学习的要求)从人与生物圈关系的高度,开展多种探究活动,认识人类依赖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都是生物圈的组成部分,意识到生物圈中的人对生物圈应尽的责任。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人是如何来到这个世界的?2.人体如何满足自身的需要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3.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产生怎样的重要影响?专题划分专题一:人的由来(6课时)专题二:人体的营养、呼吸、循环、排泄和调节(23课时)专题三: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5课时) 其中,专题二中的第二章第6课时:“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作为研究性学习专题二人体的营养、呼吸、循环、排泄和调节所需课时每周三课时,课内22课时,课外1课时专题学习目标(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2.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3.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4.关注食品安全5.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6.概述血液循环7.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8.概述发生在肺部及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9.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10.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11.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12.描述其他排泄途径13.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14.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5.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16.举例说明人体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调节专题问题设计人体如何满足自身的需要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1.为什么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2.溺水为什么会导致人窒息?3.人体吸收的营养和吸入的氧气如何到达全身每个细胞?4.滴血认亲,到底鉴定的是血液中的什么物质呢?5.尿液是如何形成的?排尿有什么意义?6..我们如何感知外面的世界?7.生活中糖尿病病人屡见不鲜,糖尿病是怎样形成的呢?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说明:在此列出本专题所需要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化资源、常规资源等和各种支持资源)多媒体课件、录像资料、分组收集各种食品包装袋等。

      学习活动设计(说明:为达到本专题的学习目标,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学生应参与的学习活动如本专题由几个课时组成,则应分课时描述每个课时的学习活动设计请以活动1、活动2、活动3等的形式,提纲挈领地描述每个课时包含哪些学习活动以及每个活动的主要步骤注意,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应通过对所设计的本专题的问题的探究完成学习任务)活动1;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并制作小肠壁结构的模型活动2:设计午餐食谱活动3:观察血涂片并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活动4: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活动5: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活动6:观察人或动物的某些反射活动,说明其意义活动7: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活动8:调查班级学生的近视率活动9:收集糖尿病或地方性甲状腺肿的资料举例:活动2:课前生物课题小组对如何做到合理营养进行研究通过课堂展示、发言和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同时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合理营养的重要以及科学指导生活的道理教师过渡:不良的饮食习惯之所以能给我们的健康带来负面影响,那是因为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引起我们的营养不合理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合理营养呢?下面请第二组同学为大家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第二组交流调查结果:组长介绍:1.调查目标:如何做到合理营养2.资料来源:百度和当地营养师3.成员分工:两人进行百度搜索,三人专门拜访营养师4.调查结果:汇报员:大家要做到合理营养首先要认识一座宝塔---平衡膳食宝塔介绍平衡膳食宝塔中的五类食物及所占比例为了做到合理营养,我们应该做到:1.每天均衡地吃平衡膳食宝塔中的五类食物2.一日三餐,按时进餐;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3.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和30%左右其他同学针对本组展示问题进行质疑:1.均衡是什么意思?2.为什么每天吃的最多的是谷类呢?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组织“为长辈设计一份午餐食谱”的现场活动现场为长辈设计一份午餐食谱并展示,师生共同进行评价是否合理学生学以致用,体验了成功,表达了爱心,感恩意识得到加强  评价要点学习成果:1.能通过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发生的化学变化2.能设计一份合理的午餐食谱3.会制作和观察血涂片4.能通过实验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情况5.能设计实验验证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6.能说出人或动物的某些反射活动,说明其意义7.能设计实验探究酸雨或废旧电池对生物的影响8.通过调查能分析出近视眼的原因。

      评价要点:1.实验设计合理,能正确说出馒头在口腔中发生了怎样的化学变化2.设计的食谱合理,符合平衡膳食宝塔的要求,营养全面3通过观察血涂片,能准确区分三种血细胞4通过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情况区分三种血管类型5.能设计对照实验,实验现象明显6.能准确分析反射进行的过程,说出参与的神经系统的结构7.通过实验能得出正确结论,形成环保意识8.准确说出近视眼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