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株洲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16页语文试卷考试时量: 150分钟 总分:150分―、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史诗是一种庄严的文学体裁,不仅表现当时人类生存状态和生活形态,更体现人类发展内在的心灵史创作历史题材的影视剧,要达到“史诗〞这个高度并不容易,但必需有书写史诗的胸怀和决心史诗胸怀的建立离不开创作者对历史的正确认知创作者需厘清不同物质基础、生产环境下形成的文化形态差异,并分析某一特定历史阶段人们的生存结构、生活形态,理解与当代生活不同的原因,挖掘其蕴含的可以超越时空的精神价值历史剧之所以受到大众喜爱,正是因为一方面可以借此文艺形态了解人类过去的历史、重拾文化记忆,一方面可以体味到历史剧中蕴含的现代价值,并有所思索和启发比如赵氏孤儿这个故事西方思想家、史学家伏尔泰以此为基础写就《中国孤儿》,影响甚广艺术家们在创作时几乎产生同样的疑惑:一个人怎么会为救别人的儿子献出自己的骨肉?这就需要对故事发生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形态有所了解故事发生在分封制的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士以下的人没有自己的土地,都依附宗主生存赵盾家族是晋国最大宗主,所以当赵家面临灭顶之灾时,为其留下宗嗣以期东山再起便成为赵家门人唯一的希望。
程婴献子就发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生活形态下他们当时的行为不只是为赵家,还为许多依附于赵家生存的门人、为晋国,这就体现出中国人的大义精神提炼出历史中蕴含的精神,也就找到了创作这部历史题材的史诗胸怀今天出现一些历史题材影视剧,见事不见人,见人不见心,见心难见真,剧情雷人,同质化严重,观众也不满意,其根本原因在于创作者对历史缺乏认知从历史熟悉上正本清源,才干够规避创作中出现的匪夷所思的情节和桥段,才干够让历史剧传达出正确的唯物史观和积极的文化精神这建立在创作者对大量一手资料的阅读和思索基础之上史诗胸怀的有效传达同时还离不开创作者对文艺创作规律的遵循,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创作者需要以美学的、文学的方式来表达故事、传递正确的历史观历史剧本不同于历史学术论文,文学艺术有自己的叙事系统和逻辑规则,在编剧结构的房子里只有艺术形象才住得进去,美学价值的突破往往也会带来思想价值的突破比如,传统戏曲一人一事的表达方法——一个故事只有一个核心主人公,主人公往哪儿走,故事就说到哪儿,然后带出新的人物——在当下已经不能满足今天人们的审美需求写作时不局限于这种传统的架构方式和叙事方式,“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只。
〞这是苏东坡对自己创作的总结今天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不同文化互相激荡、互相影响、互相融合,我们就更加需要“以我为主〞的文化态度,需要对自己的历史有较为深入、全面的理解和认知文艺工作者都应具有史诗胸怀,在讲好中国故事中彰显当代价值,这是写作者应有的担当〔摘编自刘和平《创作历史剧当有史诗胸怀》〕1.以下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史诗是表现人类客观生活和主观心灵的庄严的文学体裁,历史剧达不到史诗的高度是因为创作者缺乏史诗的胸怀B.创作历史剧要正确认知历史,这需要创作者厘清不同文化形态的差异,分析原因,挖掘历史中蕴含的精神价值C.要避免当前历史剧创作中出现雷人剧情、同质化等问题,关键在于创作者对历史要有正确的认知D.在当今的变革时代,文化多元,写作者应树立文化自信,具有史诗胸怀,有讲好中国故事、彰显时代价值的担当2.以下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提出了创作历史剧应具有史诗胸怀的观点,然后从史诗胸怀的建立和有效传达两个方面来阐述B.文中以伏尔泰《中国孤儿》与一些历史剧的对比,是为了论述伏尔泰对中国历史有正确的认知。
C.文中提到历史剧本不同于历史学术论文,论证了文艺创作要遵循文学和美学创作规律D.文章举传统戏曲的例子说明创作要依据审美需求变化,引用苏轼的话说明创作要灵活自然3.依据原文内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优秀的历史剧有助于人们了解过去的历史、文化,可以让人们体味、思索历史剧中蕴含的现代价值,因比受到大众喜爱B.历史上出现程婴献子的行为是因为受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形态的影响,其中蕴含着中国人的大义精神C.创作好的历史剧,需要创作者大量阅读和思索一手资料,从这些资料中找到历史背后的生活形态和文化精神D.历史剧要让观众满意,创作者不仅需要对历史有正确的认知,更需要用美学和文学的方式来创作二、小说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少 男 少 女 钟丽思〔1〕四年前一个下午,我将提包遗忘在地铁上,才走出路面,就有只小手扯我的衣角:“哈罗,中国人!您丢东西了〞 〔2〕我转过身来,见一张白如粉团的脸蛋儿正朝我笑:“我翻过提包了——一个身份证,一件衣服,一本书,不是么?〞那是个十来岁的小姑娘,眉毛又细又浓,柔柔地几乎延伸到鬓际。
〔3〕我一面道谢,一面伸手去接那个背包 〔4〕“请等等,〞她好敏捷地将背包藏在身后,说,“您付多少钱?〞“50法郎好么?〞“不够的〞她仰起那张美丽的脸,摇摇头,问我,“您知道去警察局补领一个身份证的价钱是多少么?〞“知道知道,是160法郎〞 〔5〕“那么.我应该挣得80法郎——等于您有一半我让一半不是么?〞我哈哈大笑,身上却只有50法郎 〔6〕我请她跟我回家去拿,来回10分钟就可以了 〔7〕“那么,您就要多付10法郎了,因为您将耽误我的工作〞 〔8〕 我们一起回家去您可以叫我乌阿玛哈小姐〞她说,一本正经地一路上,她告诉我,她是阿尔及利亚人姐弟共6个人,大哥大姐15岁,小妹才2岁 〔9〕这不正是该上学的年龄么?“我们当然读书!〞她口齿聪明得很,只是带了些微北非口音,“放了学就工作呗,嗯,当然,是星期六和星期天,我们干两个工作日〞 〔10〕她告诉我,大姐去杂货店收款;13岁的二姐去餐馆洗碗;8岁的四妹抱了两岁的小妹去闹市讨钱;她刚满12岁,到地铁卖唱 〔11〕到家时,我去揿门口的密码,她转开了脸,不看 〔12〕拉开抽屉,我才发现家里也没有零钱,便又递给她一张50法郎她为难地瞧瞧我,说是无法找我10法郎。
我说不要紧的她先是嘀咕了一句“这不公平〞,立即一拍巴掌道:“哎!我为您唱支歌好吗?为您一个人唱,用心唱〞说着就把条粗粗的褐色大辫往后一甩,轻轻唱起来歌声清清甜甜,很美,带着些许忧伤……我送乌阿玛哈下楼时,忽然想起一个问题来:“你父母是干什么的呢?〞“父亲死了,两年前〞她说,眼圈儿便红了起来,“他是位商人,去贝鲁特做生意时死于战乱妈妈只在家照管我们,干不了工作〞 〔13〕“那——你哥哥呢?〞“哥哥跟大姐是双胞胎,在学校专心读书,跳过两级的,明年就可以参加高中毕业会考了〞小姑娘的眼睛倏地亮了起来 〔14〕“你哥哥课余又干什么工作呢?〞“我哥课余就到蓬皮杜图书馆看书,他读得很多很多〞 〔15〕“他怎么可以这样?!〞 〔16〕“哥哥是男人,对我们穆斯林来说,男人是家庭的荣光,不是么?〞我正考量应该如何回答,她又追补一句:“你们中国人也这样,不是么?〞 〔17〕三天后,我刚踏入地铁,乌阿玛哈就跟了进来,她冲我甜甜一笑就开口,一开口,就吓了我一跳——那嗓门儿干干巴巴,口齿倒依旧聪明:“小姐们女士们先生们,请原谅我不得不打搅你们我是罗马尼亚人,因为国破家亡来到法兰西……〞我分明记得前几日她才对我说是阿尔及利亚人,怎么忽又变成罗马尼亚的了呢?“……如今为大家唱支我家乡的歌。
〞她正眼也不瞧我,张口便唱天哪!那歌子又硬又粗!当乌阿玛哈唱完时,只见乘客都不约而同长长吁出口气 〔18〕“罗马尼亚语,〞有先生说道,“我还听过她唱阿富汗歌哩!〞说着,“噗〞地笑了起来,“我发现哪个国家发生动乱,她就说她是哪个国家的也怪,这孩子还真不知去哪儿学这些歌来唱,竟然都是原文的〞 〔19〕乌阿玛哈拎只做工精巧的小陶罐,一路收起钱来 〔20〕我满肚狐疑,见她下车,便不由得匆匆跟了追着问:“嘿!你的嗓子出什么事了?〞她脆脆一笑,清清朗朗对我说:“哎呀您!地铁里噪音那么厉害,就是认真唱,别人也无法听我粗声粗气,人们为了图个耳根清净也会赶紧掏钱打发我的〞忽地,那张美丽的脸庞严正起来,“哎呀糟糕!您会觉得我这样做不正派,不是么?〞她又仰了脸,款软地求我:“您可以见见我哥哥么?〞 〔21〕“那应该付你多少法郎呢?〞我想开个玩笑,话一出口,却又后悔 〔22〕她已是红了脸,红了耳根,不过依旧仰起头看着我的眼睛:“不,不是您付账我请您喝咖啡,再加一份点心,好么?〞我暗自叹息,便干脆请他们翌日上我家小聚 〔23〕第二天,乌阿玛哈如约候在我家门前一见面,她就神采飞扬地将兄长介绍给我那兄长,是个目光深沉英气勃勃的卷毛小伙,举手投足都很见教养。
他送给我一盒录音带,说:“希望您给予我这种荣幸——向您介绍我故乡的音乐〞 〔24〕我冲咖啡招待我的客人妹子就去扯哥的衣角:“你快点提问题,别浪费时间呀!〞小伙子开始提问了,问及中国风貌,问及中国习俗,然后问及儒、道、佛之宗义……我越来越惊诧于他的思路之清楚与兴趣之广泛便忍不住打断道:“乌阿玛哈先生,您了解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将来去中国经商〞 〔25〕“经商?〞“经商如果与中国人交谈时,能对中国的状况提出自己的看法,首先就会使对方从感情上产生一种亲切感,感情上越契合,签约的可能性就越大……〞 〔26〕我不由得在心中暗暗喝彩 〔27〕夜色越来越重,谈兴却越来越浓,我便留这兄妹俩吃饭 〔28〕饭后,鸟阿玛哈小姐手脚麻利地收拾残局,她的兄长端坐着喝茶,我忍不住向他提了个问题:“您知道您的母亲和姐妹为您所做的一切么?您心安理得么?〞少年那黑色的眼睛深深地看着我:“我知道一切,也心安理得因为我们全家没有一个人会怀疑我不能成为父亲那样的人——成为家庭的光荣我是男人〞 〔29〕“我为您唱支歌,好么?〞那妹子又轻轻地拉我的衣角,“唱支罗马尼亚民歌〞我不懂罗马尼亚文,但知道那确是一首罗马尼亚民歌。
鸟阿玛哈如上次那样,微微靠在墙上,用心唱,表情幽默,音色亮丽 〔摘自《最感人的小小说》,有删改〕 4.以下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3分〕是〔 〕 A.小说选取了一个非洲家庭在法国的困难生活,以小见大,反映了西方社会繁华背后的辛酸,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贫富悬殊的残酷现实 B.“我〞是个富有同情心的人,因为丢包被乌阿玛哈敲诈80法郎,她还索要了10法郎的“误工费〞,又借口无钱找用唱歌抵了10法郎我对她的无耻行径毫不在意 C.第二次在地铁见面时,乌阿玛哈声称自己是罗马尼亚人,被一位先生揭穿了她利用人们对战乱地区人民的同情,讨要钱财的把戏 D.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故事,但非常巧妙地运用了巧合与误会等艺术手法,精心剪裁,匠心独运,读来常有峰回路转的惊喜5.小说在刻画乌阿玛哈这个形象时,特别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做简要分析〔5分〕 6.小说三次写到乌阿玛哈唱歌,每次唱歌的具体表现和原因都不同,请结合小说的相关内容加以分析,并说说这样写的效果。
〔6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