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基坑支护设计说明.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31267659
  • 上传时间:2023-09-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45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基坑支护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昆明市东边,官渡区金马镇黑土凹太平村,万泰住宅小区,小区所处为滇池盆地东部边缘丘岭地形本此基坑支护范围为:小区内西区B、C、D、E、F五个院落的整地下室的基坑本基坑支护未组织进行专门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设计所需地质料资引用云南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公司完成的《 小区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现场踏勘小区场地平整开挖揭露的工程地质情况二、工程地质条件2.1地形地貌 场地位于昆明湖积盆地东部丘陵地带,属剥蚀低中山地貌,山顶浑圆,现正进行场地的平整开挖,地形起伏大,总地势南高北低2.2地基岩土基本情况根据现场调查及勘察钻孔揭露,在钻孔揭露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基土分为土体、岩体二大类,土体为第四系人工填土,第四系冲洪积含角砾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第四系残坡积粉质粘土混碎石;岩土为泥盆系上统宰格组(D3zg)白云岩、砂质白云岩,地基岩土按成因、岩土特性、物理力学指标划分为4个大层,8个亚层,从上向下分述如下:1、 第四系人工填土(Qml)①杂填土:褐红、灰黑色,粉质粘土不均匀混碎石、混凝土块等组成,结构松散,欠固结,厚度0.30-3.80m,平均0.91m,部分地段缺失。

      2、 第四系冲洪积层(Qal+pl)②1含角砾粉质粘土:棕红、褐黄色,可塑-硬塑,稍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中等,自由膨胀率25%,不具膨胀潜势,含15-34.4%砾石,以棱角状为主,部分亚圆状,砾径一般0.2-2.0cm,最大8cm,部分地段含卵石、漂石,强风化,经钻探机械破碎,岩芯呈粉土状,砾石成份为白云岩、砂岩顶板埋深0.00-3.80m,厚度0.50-8.90m,平均3.21m,整个场地均有分布②2粉质粘土:棕红、褐黄色,可-硬塑状,含少量强-全风化砂岩斑块,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自由膨胀率23-32%,不具膨胀潜势,顶板埋深0.00-9.80m,厚度0.50-15.30m,平均厚度4.33m,除挡土墙地段外,整个场地均有分布②2a次生红粘土:棕红、褐红色,可塑-硬塑状,蜡状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自由膨胀率23-40%,不具膨胀潜势,仅ZK13号孔分布,厚度14.20m3、 第四系残坡积层(Qel+dl)③1粉质粘土混碎石:棕红色、黄色,可-硬塑状,局部坚硬状,稍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中等,混砂质白云岩碎石、角砾,分布不均匀,中等-强风化,部分岩芯呈粉土、砂状,含量18.8-56.3%,直径1-5cm,棱角状,分布于整个场地。

      顶板埋深1.0-15.40m,厚度0.30-9.50m,平均厚度2.80m③2粉质粘土:褐黄、褐红、黄色,可-硬塑状,局部坚硬状,含少量角砾、碎石、分布不均匀,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顶板埋深5.70-18.40m,厚度0.6-8.00m,平均3.66m,场地大部分地段分布③3粉质粘土混碎石:棕红、褐黄夹灰白色,硬塑状,局部坚硬状,稍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中等,混白云岩碎石、角砾,含量28.7-39.1%,棱角状、砾径1-5cm,最大达8m,中等风化,顶板埋深6.60-23.20m,厚度0.90-7.20m,平均3.85m,分布在场地大部分地段③4粉质粘土:褐黄、黄色,硬塑-坚硬状,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顶板埋深13.50-23.50m,厚度2.10-8.60m,平均4.95m,部分地段分布4、 泥盆系上统宰格组(D3zg)④白云岩:灰、灰白色,夹砂质白云岩,粉-细晶结构,厚层状结构,中等-微风化,岩石质量指标RQD=20-50%,岩石坚硬、性脆,属硬质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属III类,基岩面起伏较大,顶板埋深1.8-18.60m,揭露厚度0.50-13.1m④1岩洞充填物:岩石溶蚀现象发育,在ZK1、ZK8、ZK15、ZK16号钻孔中揭露溶洞共5个,5个揭露溶洞高0.4-2.30m,均为全充填,充填物为褐黄色、灰黄色粉质粘土、粉质粘土混碎石、碎石等,成份较复杂,其中,ZK1(7.6-7.8m)、ZK8号孔溶洞充填物为碎石,稍密,角砾、碎石含量为61%;ZK1(12.3-14.1m)、ZK15号孔溶洞充填物为可塑状粉质粘土;ZK16号孔溶洞充填物为可塑状粉质粘土混碎石,碎石含量为30%。

      顶板埋深7.60-18.20m,厚度0.40-2.30m,平均厚度1.32m2.3地下水场地勘察深度范围内上部土层为弱透水层,在勘察钻孔内未测到地下水位,下伏④白云岩为岩溶含水层,据区域资料,地下水位标高1897.88-1903.03m,由于本场地地势较高,在勘察期间钻孔深度内未揭露地下水位2.4岩土工程特性评价通过对野外地面调查、钻孔勘探、静力触探、现场原位测试、地震波速测试以及室内土工试验分析等资料综合分析研究,对场地地基土作如下评述①杂填土:结构松散、欠固结,为近期人类活动层,土体强度低,不可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②1含角砾粉质粘土:可-硬塑状,属中压缩性土,压缩系数a1-2=0.25MPa-1,压缩模量Esl-2=7.30MPa,标贯Nk=8.6击,承载力特征值fak=160kpa,力学强度高,可作为基础持力层,但土层埋深、厚度变化大,碎石含量差异较大,土质不均匀②2粉质粘土:可-硬塑状,属中压缩性土,压缩系数a1-2=0.30MPa-1,压缩模量Esl-2=6.65MPa,标贯Nk=8.2击,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pa,力学强度高,可作为浅基基础持力层,但埋深、厚度变化大②2a次生红粘土:可塑-硬塑状,属中压缩性土,压缩系数a1-2=0.28MPa-1,压缩模量Esl-2=6.93MPa,标贯Nk=7.3击,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pa。

      强度偏低③1粉质粘土混碎石:可-硬塑状,中压缩性土,压缩系数a1-2=0.31MPa-1,压缩模量Esl-2=7.07MPa,标贯Nk=9.6击,承载力特征值fak=170kpa,力学强度较高,可作为基础持力层但埋深、厚度变化较大③2粉质粘土:可-硬塑状,属中压缩性土,压缩系数a1-2=0.25MPa-1,压缩模量Esl-2=7.99MPa,标贯Nk=9.8击,承载力特征值fak=170kpa,力学强度高③3粉质粘土混碎石:硬塑,局部坚硬状,属中压缩性土,压缩系数a1-2=0.21MPa-1,压缩模量Esl-2=7.89MPa,标贯Nk=12.0击,承载力特征值fak=180kpa,力学强度高,可作为桩基持力层③4粉质粘土:硬塑-坚硬状,属中压缩性土,压缩系数a1-2=0.19MPa-1,压缩模量Esl-2=8.20MPa,标贯Nk=10.9击,承载力特征值fak=170kpa,力学强度高④白云岩:中等-微风化,属硬质岩,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frc=47.8MPa,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4000kpa,力学强度高,可作为高层建筑桩基持力层但此层岩溶发育,岩层中见全充填溶洞,溶洞充填物④1粉质粘土、粉质粘土混碎石、碎石等,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pa。

      三、基坑支护必要性分析 小区西区B、C、D、E、F五个园院落整体地下室均为二层,按总平图的室外高程控制,各院落基坑深度为3-9米,(F院落东南侧40多米基坑上部道路内侧为10多米的高边坡)且各院基坑与小区道路网紧临,为保障各院地下室能连续有序的施工,确保施工期间各院落运输道路通畅,重型运输车辆的安全,各院地下室施工期间作业人员的安全及减少放坡宽度避免过多的破坏小区规划道路基地,加快整个小区施工速度地勘资料显示及现场踏勘基坑所处,处土层为粉质粘土夹杂部分强风化角砾,局部存在软弱夹层滑动带,经综合考虑F院落东南侧高边坡下基坑采用锚索框格梁支护,其余大面积采用喷锚支护四、技术标准1、基坑支护工程均按临时性工程标准进行设计;2、依据技术标准:⑴《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⑵《锚杆喷射砼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⑶《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3、编制依据⑴《万泰小区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五、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技术要求㈠锚索框格梁支护1、基坑开挖及修整严格按逆作法用挖掘分台开挖基坑土方,每分台高度不大于竖向两相临锚索间距,在用人工对初步开挖成形的坡体进行精细修整使整个坡面平整顺直便于施工。

      2、喷封闭坡面砼对修整成型的坡面施喷厚为5cm的C20底层坡面封闭砼3、锚孔施钻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放线,钉设锚索孔位,施钻时,锚索孔倾角必须严格控制,不得小于15度,成孔后锚孔直径锚索不小于13cm,(锚杆成孔后孔径不小于9cm)钻孔深度按设计图纸逐排控制,如在钻孔过程中遇岩体破碎等特殊情况时,视岩体破碎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注1:3水泥浆,待强度形成后再复钻)锚孔打设成形后,再次清孔,保障锚孔清洁通畅无沉渣后,必须立即放锚索入孔,成孔与放锚索之间间隔时间不得过长,在放索过程中同时拌制灌注砂浆,放好锚索后立即注浆,放锚索与注浆时间间隔不准超过半小时,必须做到一成孔、一放索、一注浆,放索与注浆时间对整个锚索成形后至关重要,施工时应重点控制4、锚索制作4.1、锚索钢绞线采用无粘结钢绞线,强度为186MPa弹性模量为1.95×105MPa,公称直径15.24mm,进场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制作前应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4.2、钢绞线下料长度为设计锚索长度加张拉所需的1.2M,钢绞线应用机械切割,不准使用电弧切割4.3、制作前应清除无粘结钢绞线护套上的油污,不准使用护套有破损的钢绞线,锚固段按设计大样要求剥除护套。

      放好承压板固板固定P锚制成拉压分散型锚索内锚固段,剥除护套的锚固段钢绞线先用清洗剂洗净油污,用碱水沸煮锚固段钢绞线排出内部油脂,再将水泥涂于锚索上用钢丝刷刷净缝隙内油脂4.4、注浆管置于锚索中间,末端藏于导向帽内与锚索同时组装固定,导向帽直径不得小于8cm,除锥头外帽身长度不小于10cm4.5、锚固段每1M交替设置箍筋环与扩张环,锚索自由段全长设置对中支架,间距为1.5M,设置对中支架及箍筋环时必须保证注浆管的通畅,严禁管体弯折及受阻 5、锚索安装 5.1、在锚索搬运过程中必有足够的人员,不能在地面摩擦拖拉锚索,向孔内推送锚索时用力要均匀一致,徐缓推进,不准使注浆管折死,压扁或磨损 5.2、锚索在推送过程中受阻时,必须拔出锚索清通锚孔,不准使蛮力将锚索压入孔内6、锚索注浆 6.1、锚索注浆配合比为1:1:0.45(水泥、砂、水),按水泥重量的百分比加膨胀剂及早强剂,严格按配合比称量各种材料确保水灰比不大于0.456.2、为保证注浆砂浆均匀不堵管,搅拌时间不小于10分钟,浆液必须随拌随用,不得使用超过初凝时间的浆液(浆液初凝时间45分钟—2小时)6.3、注浆机送浆管与锚索注浆管必须有可靠连接,不准在注浆过程中出现松动脱落现象,保证浆液从注浆管进入孔底直至浆液从孔口溢出,注浆压力不小于0.2—0.4MPa,严禁采用孔口注浆法。

      浆液凝固收缩后,必须对失浆段进行二次注浆,使凝固后的砂浆充满整个孔道7、锚索张拉7.1预应力锚索第束设计控制应力按300KN控制7.2当锚固段注浆体抗压强度超过75%,锚墩砼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时才能对预就力锚进行张拉7.3张拉过程:分单股预紧和整束分级张拉两个阶段, 单股预紧应进行两次以上整索张拉应分五个量级进行,即张拉荷载分别按设计锁定吨位的25%-110%逐级依次进行,并且应控制最大张拉力不得超过钢材强度标准值的75%7.4整束分级张拉:预紧→25%P(设计吨位)→50%P→75%P→100%P→110%P稳压锁定除最后一次超张拉要求静载持续20min外,其余四级加载,每级的持续时间均为5min上述五个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