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doc
7页2023—2024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一、单选题(★★★) 1. 下列各组线段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B.C.D. (★★) 2. 下列各式中,能与 合并的是( ) A.B.C.D. (★★★) 3. 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 A.B.C.D. (★★) 4. 如图: 网格中每个正方形边长为1,表示 长的线段是( ) A.B.C.D. (★★) 5. 在 中,若 ,则 的大小是( ) A.B.C.D. (★★) 6. 如图,在矩形 中,对角线 相交于点 O,已知 ,则 的长为( ) . A.6B.3C.D. (★★) 7. 小张骑车从图书馆回家,中途在文具店买笔耽误了1分钟,然后继续骑车回家.若小张骑车的速度始终不变,从出发开始计时,小张离家的距离 S(单位:米)与时间 t(单位:分钟)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则文具店与小张家的距离为( ) A.400米B.300米C.200米D.100米 (★★★) 8. 如图,在 中, D是 上的一点, , E, F分别是 的中点, ,则 的长是( ) A.3B.4C.5D.6 (★★) 9. “赵爽弦图”巧妙地利用面积关系证明了勾股定理,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如图所示),若大正方形的面积是29,小正方形的面积是9,设直角三角形较长直角边为 b,较短直角边为 a,则 的值是( ) A.5B.6C.7D.8 (★★★) 10. 如图,在正方形 OABC中, OA=6,点 E、 F分别在边 BC, BA上, OE= ,若∠ EOF=45°,则点 F的纵坐标为( ) A.2B.C.D. 二、填空题(★) 11. 要使二次根式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 . (★) 12. 已知正比例函数 ,当 时,函数值 _____________ . (★★) 13.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的对角线 AC, BD相交于点 O,点 E, F分别是 , 的中点,若 ,则 的长是 __________ . (★) 14. 命题“如果 ,那么 ”的逆命题是 _______ ,逆命题是 ______ 命题(填“真”或“假”) (★★★) 15. 如图,Rt 中,C= 90 o,以斜边AB为边向外作正方形 ABDE,且正方形对角线交于点O,连接OC,已知AC=5,OC=6 ,则另一直角边BC的长为 _______ . (★★★) 16. 如图, ,矩形 的顶点 分别在边 上,当 B在边 上运动时, A随之在 上运动,矩形 的形状大小保持不变,其中 ,在运动过程中,点 D到点 O的最大距离是 _____________ . 三、解答题(★★) 17. 计算: (1) ; (2) . (★★) 18. 已知:如图,在 中 平分 ,过点 A作 ,过点 C作 ,垂足为点 E,连接 交 于点 F. 求证:四边形 是矩形. (★★★) 19. 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 (★★) 20. 如图,大风把一棵树刮断,已知被刮断前树高 ,倒下后树干顶部离根部距离 ,求树折断处与地面的距离(即 的长). (★★★) 21. 如图,在 中,作 的平分线交 于点 E,以 A为圆心, 长为半径画弧交 于 F. (1)请用直尺和圆规完成题中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连接 ,若 ,求出线段 的长度. (★★★) 22. 如图所示,在 中,点 分别为 的中点,点 F段 上,连接 ,点 分别为 的中点. (1)求证: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 (2)若 ,求 的度数. (★★★) 23. 材料:《见微知著》谈到:从一个简单的经典问题出发,从特殊到一般,由简单到复杂,从部分到整体,由低维到高维,知识与方法上的类比是探索发展的重要途径.恒等变形,是代数式求值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利用恒等变形,可以把无理数运算转化为有理数运算,可以把次数较高的代数式转化为次数较低的代数式. 如:当 时,求 的值.若直接把 代入所求的式中进行计算,显然很麻烦,我们可以通过恒等变形,对本题进行解答. 方法:将条件变形,由 ,得 ,再把等式两边同时平方,把无理数运算转化为有理数运算. 由 ,平方得 ,整理可得: ,即 . 所以 请参照以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解决以下问题: (1)若 ,则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若 ,求 的值; (3)已知 ,求 的值. (★★★) 24. 如图,在正方形 中,点 E在对角线 上,连接 ,点 F在 的延长线上,且 . (1)求证: ; (2)用等式表示线段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 25. 在菱形 中, . (1)如图1,点 E为线段 的中点,连接 若 ,求线段 的长; (2)如图2, P为对角线 上一点,连接 ,点 F在 上,连接 与 交于点 T,若 ,求 的度数; (3)如图3, M为对角线 上一点( M不与 A, C重合),以 为边,构造如图所示等边 ,线段 与 交于点 G,连接 , Q为线段 的中点,连接 ,请说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