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doc
3页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楚雄市苍岭中学 杨晓红教材分析: (一)、地位、作用: 本课属于新课标十大主题中第二大主题 ──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的内容,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观察工具,初步学会独立使用显微镜是初中阶段十分重要的生物技能之一,学习认识、使用显微镜是学生在后面进一步从微观认识动植物,乃至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基础,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规范操作显微镜; 尝试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玻片标本 (3)情感目标: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 爱护显微镜三)、重点、难点: 1、重点:显微镜的的使用方法 2、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 教法设想:由于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让学生直接动手操作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实验指导法,通过教师的演示与指导使学生明确规范操作的方法 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1)、通过复习“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一基本特征导入课题,接着让学生读第二单元开篇语,再通过提问引入显微镜 (2)、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引导学生通过文中图片说出讲台上显微镜的各个结构名称和作用,教师必要时加以补充 (4)、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教材中的实验,初步了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步骤;学生在说每一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时,教师演示并作补充或强调,穿插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归纳知识要点 (5)、请学生自己观察,初步感受显微镜中观察到的物像 (6)、提除以下4个问题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后回答、归纳知识要点 ①移动玻片标本,物像会怎么移动?②换用高倍镜,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有什么变化?③玻片标本中的“上”字,在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什么字?④能看清不透明纸上的“上”字吗?让学生动手操作后回答、归纳知识要点 (7)、归纳使用显微镜的步骤 (8)、课堂练习,检测学习效果 (9)、复习巩固,加深理解记忆 (10)、布置课后练习,安排下一节预习任务及预习目标 学法指导1.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对于实验课具有强烈的新鲜感和兴趣我充分抓住这一点,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导学生去操作、观察和思考,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学法运用由于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所以确立的学法主要有:动手实践、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竞赛等形式。
课前准备1.显微镜2.写有“上”字的玻片3.永久玻片标本 教学过程: 1、让学生阅读课本P41“科学.技术.社会”中的素材,了解显微镜制造技术的发展历程,出示不同种类显微镜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显微镜产生兴趣,从而有更进一步了解、学习显微镜使用方法的欲望从而引入新课的学习’探索生物的奥妙,就必须要了解细胞 2、我们之前学习“生物的特征”知道,生物有一个共同特征是除病毒 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导入新课 思考得出,要了解细胞,必须借助显微镜 1、绝大多数细胞非常小,我们要借助什么样的工具才能观察到呢? 2、板书课题:练习使用显微镜 讲授新课 显微镜是什么样的呢?我们该如何使用显微镜呢?一、 显微镜的结构 课件展示显微镜的各个结构学生认识显微镜学生结合书上36页图片,说出显微镜的结构 强调:①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目镜和物镜②光线强时用小光光圈和平面镜 二、演示:练习使用显微镜 看书,初步了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步骤 明确主要步骤: 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 1、我们该如何使用显微镜呢?指导学生看书37-39页,初步了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步骤 2、学生说每一步骤的具体 操作方法,教师演示,并作补充或强调。
1、取镜和安放 说出如何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 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2、对光 ①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②左眼看,右眼睁3)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的视野 提问:①物镜前端与载物台的距离为何要保持2厘米? ②右眼为何要同时睁开? 3、观察 (1) ①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②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③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提问:镜筒下降时,眼睛为什么一定要看到物镜?(2)观察写有“上”字的玻片,①从目镜中观察到 的物像是 ②由此判断从目镜中观察到的物像是 像 ③移动玻片,观察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______选择“一致”或“相反”) 4、收镜整理 看书39页注意事项后,思考,回提示:显微镜使用完后,怎么办? 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通过学生谈收获,总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本堂课的理解及记忆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