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唐女性的生活——《捣练图》.docx
3页盛唐女性的生活——《捣练图》教学目的 1.认学生了解中国传统人物画的艺术特点,感受中国画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能力;通过对比等手段,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中西方绘画的体现出的不同的审美特征2.让学生明白人们的审美观具有时代性通过对唐代仕女作品的欣赏,让学生了解盛唐时期的历史、文化特征,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过程:【组织教学】组织纪律,稳定情绪新学期的开场白 【引入新课】从哪一段历史开始用到了照片?(明清时期,注:照相技术产生于18世纪)那么在此之前,你们的教材都是通过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现当时的历史场景的呢?(绘画形式) 在照相技术还没有发明之前,绘画成为记载历史的主要方式而这当中,又以人物画发展得最早,可追溯到史前的岩画和陶绘那么,人物画发展到什么时候才真正成熟了呢?下面就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的第一面,看看这件作品反映的是哪个时代的人物?猜猜她们都在做什么?(学生发言) 【讲授新课】 一、作品的时代和背景 作品创作于唐代唐代是中国古代人物画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作者:张萱,是盛唐时期的著名画家 盛唐时期:盛唐指唐玄宗在位的开元、天宝年间,大致相当于公元八世纪上半叶。
这时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社会充满自信,不仅是唐朝的高峰,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 1. <提问>作者所处时代和作品表现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2. 那个时代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跟现在有什么区别?应该怎样加强人民的环保意识? 二、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作品的内容:此画描绘的是宫中妇女制作丝绢的劳动场面练”是丝织品的一种练织时质硬,必须煮过、漂白,再用杵捣,才能柔软洁白作品中总共有十二个人物,或长或幼,或站或坐,神情姿态各异作品根据劳动工序分为捣练、织修、熨烫三个场面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分别描绘三个场面的人物动作和神态 作品的形式: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分析作品中运用到的造型语言及其特点主要的 艺术语言 线条 色彩特 点 简洁、有力、 细致 艳丽、鲜明、准确三、作品的艺术特点 在作品中,充分体现了盛唐时期人物画的艺术特点:艺术语言 线条简洁有力,色彩艳丽鲜明人物形象 体态丰满,姿势优雅,服装华丽作品内容 表现现实生活中的妇女四、盛唐时期的文化特点(学生自主学习部分) 从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盛唐时期的一些文化特点比如: 服饰文化:盛唐女服——穿襦裙、披帛的妇女。
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披帛,又称“画帛”,通常一轻薄的纱罗制成,上面印画图纹长度一般为二米以上,用时将它披搭在肩上,并盘绕于两臂之间走起路来,不时飘舞,十分美观图中妇女为成年妇女,都穿短襦,肩上搭有披帛从衣袖的窄小、襦腰的上系及襦裙的纹样来看,都是典型的盛唐样式 审美标准:女子以胖为美课堂小结】课后思考: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你了解的西方古代人物画相比有什么不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