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民版)高考历史一轮优化探究练习:专题九第19讲“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Word版含解析.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gu****iu
  • 文档编号:280671221
  • 上传时间:2022-04-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4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选择题1.英国经过宗教改革和圈地运动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和大租佃制的经营方式以后,在1600—1800年农业技术和生产能力都出现了转折1700年后谷物和面粉的出口大幅上升,到1750年总数达20万吨,是当时的“欧洲粮仓”英国成为“欧洲粮仓”的根本原因是(  )A.工业革命对农业的有力推动B.农业技术和生产能力的提高C.新的生产关系对农业的促进D.谷物和面粉大幅出口的刺激解析:工业革命开始于176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农业技术和生产能力的提高是英国粮食产量提高的原因,但不是材料体现的根本原因,故B项错误;从“英国经过宗教改革和圈地运动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和大租佃制的经营方式以后,在1600—1800年农业技术和生产能力都出现了转折”,可知材料反映出英国成为“欧洲粮仓”的根本原因是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和大租佃制经营方式,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故C项正确;谷物和面粉大幅出口的刺激是英国成为“欧洲粮仓”的一个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故D项错误答案:C2.中世纪晚期,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出现了“乡村制造业活动”: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一现象说明(  )A.工业革命已经在英国开始B.自由劳动制度占主导地位C.工业发展基于扩大的市场D.工业化促进农村经济转型解析: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而不是中世纪晚期,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说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一个生产过程,没有涉及劳动制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可以得出工业发展基于扩大的市场,故C项正确;材料中只是说“乡村制造业活动”,没有关于农村经济转型的信息,故D项错误。

      答案:C3.19世纪中叶,为处理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成堆难题,英国通过公共卫生立法,在中央建立了专门的中央卫生机构,从总体上指导和监督英国的公共卫生管理;在地方建立相应的地方卫生机构,具体实施公共卫生的管理这主要说明(  )A.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B.工业革命使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C.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法律体系的完善D.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政府职能的完善解析:材料体现英国对工业化带来的问题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A项非材料主旨,故错误;工业革命后英国政府仍然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材料内容政府应对工业化问题的措施属于政府行使公共管理职能,并非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故B项错误;材料中仅体现英国制定公共卫生立法,并不能反映英国整个法律体系的完善,故C项错误;为应对工业化带来的问题,英国政府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以加强公共管理职能,故D项正确答案:D4.1832年议会改革后,英国政府改变了一系列的对内、对外经济政策,例如1846年废除了对贵族有利的《谷物法》,1849年废除《航海条例》等改变这些政策(  )A.确立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B.大大便利了英国向世界输出资本C.表明英国对经济的管制全面加强D.提升了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竞争力解析:1840年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确立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故A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主要进行商品输出,故B项错误;改变这些政策削弱了国家对经济的管制,故C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拥有巨大的工业优势,改变这些政策有利于提升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竞争力,故D项正确。

      答案:D5.“巨大的新的城市人口因为能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而得到供养技术和医学上的进步有可能消除以前曾大批害死城市居民的瘟疫,甚至有可能使城市生活变得较可忍受、较合意……世界各地的城市以极快的速度发展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论述(  )A.说明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发展B.证明城市生活方式被普遍欢迎C.认为粮食问题阻碍城市化进程D.指出世界城市化取得同步发展解析:材料信息说明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发展,故A项正确;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发展,无法证明城市生活方式被接受的程度,故B项错误;据材料“巨大的新的城市人口因为能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而得到供养”可知粮食问题阻碍城市化进程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据材料中“世界各地的城市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可知世界城市化取得同步发展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答案:A6.19世纪中期,英法两国签约规定:英国同意废除所有制成品的关税,法国降低英国煤炭、生铁、机器的关税,征收关税的商品减少到总数的30%,关税平均约为15%这一做法(  )A.体现了经济自由主义思想B.导致两国关税收入的大幅下降C.体现国家对经济大力干预D.缓和两国对殖民地的激烈争夺解析:根据题目中关键词“19世纪中期”“同意废除所有制成品的关税”“降低英国煤炭、生铁、机器的关税”得出工业革命后因生产力的大发展,自由主义思想盛行,故A项正确;题目强调的是降低关税,并未提到关税收入的变化,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大力干预是在罗斯福新政后,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题目强调的是英法两国,并未提到两国对殖民地的争夺,故D项错误。

      答案:A7.1853年,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荒凉山庄》的开篇描述伦敦的雾:“烟雾从烟囱管帽降下,形成浅黑色的毛毛雨,中间带着煤灰烟尘,像成形的雪花那么大……让人觉得太阳已经死去这一描述反映出(  )A.其文学作品具有夸张性和虚构性B.农业文明下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方式C.工业化中环境法制建设亟待加强D.科技发明与环境污染的对抗与冲突解析:1853年,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在带来巨大生产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荒凉山庄》的开篇描述伦敦的雾是真实的,并没有夸张和虚构,故A项错误;材料说的是工业文明的弊端与农业文明下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方式无关,故B项错误;要解决工业化带来的弊端需要加强法制建设,故C项正确;材料的描述只是环境污染,而不是科技发明与环境污染的对抗与冲突,故D项错误答案:C8.美国之父贝尔于1877年创办贝尔公司;爱迪生发明电灯后立即创立自己的电器公司;德国卡尔·本茨1885年发明汽油动力车,次年便成立奔驰汽车厂;美国莱特兄弟1903年制造出第一架飞机,1909年创办莱特飞机公司;瑞典化学家诺贝尔拥有100家工厂……从此类现象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经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B.经济利益的驱动是科技进步的力量源泉C.大力投资重化工业成为当时的社会潮流D.科学技术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经济发展,故A项错误;社会进步是科技发展的原因,故B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重工业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主题不是强调重工业的发展,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贝尔、爱迪生、卡尔·本茨等科学家的行为说明科学技术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故D项正确。

      答案:D9.下表为德国劳动力比重变化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农业工业服务业1882年42%39%19%1907年35%42%23%A.德国农业经济渐趋衰退B.德国结束分裂完成统一C.德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解析:从劳动力比重变化看,工业和服务业比重上升是因为德国的工业化,不是德国农业经济渐趋衰退,故A项错误;德国结束分裂完成统一是在1871年,故B项错误;德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是在1871年,故C项错误;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和服务业劳动力比重上升,故D项正确答案:D10.“商人们通过电报和海底电缆追踪明尼阿波利斯、利物浦、布宜诺斯艾利斯和格但斯克的小麦价格,他们到最便宜的地方去买,到最贵的地方去卖这样,世界小麦的供应大体上就按照需求和支付能力来进行供应这一现象说明(  )A.科技进步促进农产品价格下降B.通讯革新推动了世界市场形成C.垄断产生克服生产的无计划性D.农产品成为世界市场主要商品解析:根据材料“最便宜的地方去买,到最贵的地方去卖”,可知保证了商人获利最大化,促进了全球贸易发展,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电报和海底电缆追踪”“到最便宜的地方去买,到最贵的地方去卖”,可知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世界范围内贸易的发展,推动世界市场形成,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农产品购销垄断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农产品占世界商品交易的比重问题,故D项错误。

      答案:B11.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到来,欧美国家在亚非拉国家建立商站、租借地、移民区、殖民地,通过控制和掠夺他们的资源,构成了新兴工业世界全球经济体的中心区材料反映出垄断资本主义(  )A.不能推动农业文明地区的近代化B.改变了世界经济近代化的方向C.阻碍了工农业文明地区的交流D.助推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解析:从材料中“欧美国家在亚非拉国家……构成了新兴工业世界全球经济体的中心区”,可知垄断组织的行为有利于农业文明地区工业化发展,推动该地区近代化,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垄断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发展方向仍然是工业化,故B项错误;垄断组织是工业文明的代表,其扩张和掠夺促进了工业文明与亚非拉农业文明地区的联系,故C项错误;垄断组织对亚非拉国家的控制掠夺,使该地区进一步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故D项正确答案:D12.《剑桥欧洲经济史》中写道:“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纪律纺工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织工也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不知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材料反映了(  )A.工业化限制了人们的自由B.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方式C.工业化改变传统家庭结构D.机器主宰人们的社会生产解析:材料只是表明工厂中的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程序性,并不是说无论何时人们的自由都受到工业化限制,故A项错误;按照材料意思,工人们从“家里”集中到工厂中,劳动状态从“自由自在”变成“没有生命不知疲倦”,事实上反映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家庭结构的变动,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介绍机器主宰人类活动的信息,故D项错误。

      答案:B二、非选择题13.环境污染是各国历史上都曾面临过的大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近代中国,环境污染除局部地区外,不如发达国家严重但人口增长过快,农垦活动加剧,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北洋政府时期,宋教仁任农林总长期间,曾明定林政方针,严禁私伐不久宋离职,而滥伐树林的现象仍然严重,张謇任农商总长(1913—1915)期间,先后颁布了《森林法》《狩猎法》《造林奖励条例》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制定的有关自然资源保护的法律有《森林法》《渔业法》《狩猎法》《水利法》等民国时期的环保法令占的分量不大,有些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实施,环境继续恶化——摘编自石丽华《简论中国近现代环境保护政策的发展》材料二 19世纪以来英国的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既给英国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给其带来了沉重的负面效应,其中大气污染就是代价之一1952年发生的伦敦烟雾污染事件,就是最为惨痛的教训因此,他们也强烈要求对大气环境进行治理1819年,英国政府召开讨论烟害的第一次委员会,并于1821年制定了《烟尘防止法》1853年到1856年,伦敦和其他城市先后制定了《伦敦法》等有关防止烟尘的法律,又制定了《制碱业管理法》(1863年)、《河流防治法》(1876年)。

      ——摘编自王肃之《英、美、日等国依法治理大气污染的经验与启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近代中国环境问题出现的背景、对策以及保护效果不理想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伦敦出现严重烟雾污染的原因,并概括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历史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板块一 第四单元 第8讲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及辽夏金元的统治.pptx 2025历史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板块一 第四单元 第9讲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pptx 高中英语2025年高考全国二卷熟词多义整理汇总.doc 初中英语新外研版八年级上册Unit 2 Getting along重点句子(2025秋).doc 高中英语2026届高考高频动词(共八大类).doc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 5 Fun Clubs单词和句子整理(2025秋).doc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 1 You and Me单词和句子整理(2025秋).doc 高中英语2026届高考句子详解系列0811(结构+词汇)(共20组).doc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 7 Happy Birthdays单词和句子整理(2025秋).doc 高中英语2026届高考句子详解系列0814(结构+词汇)(共20组).doc 高中英语2025年全国卷I长难句语法填空词汇.doc 高中英语2025全国I卷合成词汇总.doc 高中英语2026届高考句子详解系列0813(结构+词汇)(共20组).doc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8 Let’s communicate 单词和句子整理(表格版)(2025秋).doc 高中英语2026届高考句子详解(结构+词汇)(共80组).doc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 3 My School单词和句子整理(2025秋).doc 高中英语2026届高考句子详解系列0812(结构+词汇)(共20组).doc 高中英语2026届高考写作万能结尾句式(共14个含例句).doc 高中英语2026届高考句子详解系列0814(结构+单词)(共20组).doc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 6 A Day in the Life单词和句子整理(2025秋).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