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沂水县秦家庄矿区 铁钛矿普查报告(地质普查地质详查地质勘查矿产勘查).doc
72页山东省沂水县秦家庄矿区铁、钛矿普查报告山东兴盛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二OO六年六月32山东省沂水县秦家庄矿区铁、钛矿普查报告(2006年3月——6月)编写单位:山东省第八地质矿产勘查院编 写 人: 黄从运 魏本翠 胡丁芳 孙继南 刘世君 赵万祥 陈健 滕文章审 查 人: 宋余礼 秦丕元项目负责:黄从运总工程师:李振函院 长:李新勇 提交单位:山东兴盛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提交时间:二OO六年六月正 文 目 录第1章 绪言 11.1目的任务 11.2普查区位置、交通 11.3矿权设置 21.4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 41.5以往地质工作概述 41.6本次工作情况 5第2章 区域地质 82.1地层 82.2构造 122.3岩浆岩 152.4矿产 17第3章 矿区地质 183.1地层 183.2构造 193.3岩浆岩 203.4蚀变及矿化 23第4章 矿体地质 254.1矿体特征 254.2矿石质量 264.3矿石的类型 294.4矿体围岩 30第5章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325.1选矿种类及方法 325.2选矿结果 365.3矿石工业利用性能评价 37第6章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386.1水文地质 386.2工程地质 426.3环境地质 43第7章 普查工作及质量评述 447.1 勘查类型的确定 447.2普查方法及工程布置 447.3 探矿工程及质量评述 447.4测量工作及质量评述 457.5地质填图工作及质量评述 467.6综合图件的编制方法及质量评述 477.7采样、化验测试工作及质量评述 48第8章 资源量估算 508.1 资源量估算工业指标的确定 508.2资源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依据 508.3资源量估算主要参数的确定 518.4矿体圈定原则 538.5资源量块段和类别的划分 548.6资源量估算结果 548.7剥离量及剥采比 55第9章 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 569.1矿床开发利用前景 569.2矿山效益分析 56第10章 结论 5810.1矿床的控制和研究程度 5810.2取得主要地质成果 5810.3存在问题 5810.4今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59附 图 目 录顺序号图号图 名比例尺101山东省沂水县秦家庄地区区域地质图1:50000202山东省沂水县秦家庄矿区地形地质图1:10000303-1山东省沂水县秦家庄矿区铁、钛矿Ⅰ号矿体地形地质草图(附工程分布)1:2000403-2山东省沂水县秦家庄矿区铁、钛矿Ⅱ号矿体地形地质草图(附工程分布)1:2000504-1秦家庄矿区铁、钛Ⅰ号矿体资源量平面分布图1:2000604-2秦家庄矿区铁、钛Ⅱ号矿体资源量平面分布图1:2000705-1秦家庄铁、钛矿区0线资源量估算剖面图1:1000805-2秦家庄铁、钛矿区1线资源量估算剖面图1:1000905-3秦家庄铁、钛矿区4线资源量估算剖面图1:10001005-4秦家庄铁、钛矿区8线资源量估算剖面图1:1000 1105-5秦家庄铁、钛矿区9线资源量估算剖面图1:10001205-6秦家庄铁、钛矿区10线资源量估算剖面图1:10001306-1秦家庄铁、钛矿区TC0探槽素描图1:2001406-2秦家庄铁、钛矿区TC1探槽素描图1:2001506-3秦家庄铁、钛矿区TC4探槽素描图1:2001606-4秦家庄铁、钛矿区TC8探槽素描图1:2001706-5秦家庄铁、钛矿区TC9探槽素描图1:2001806-6秦家庄铁、钛矿区TC10探槽素描图1:2001907-1秦家庄铁、钛矿区ZK0钻孔柱状图1:2002007-2秦家庄铁、钛矿区ZK1钻孔柱状图1:200附表目录 (合订一册)序号 附表名称 页号1 探矿工程登记表………………………………………………12 钻探工程质量一览表…………………………………………33 探矿工程基本分析样品结果登记表…………………………44 组合样品分析结果登记表……………………………………385 内检样品分析结果误差计算表………………………………396 外检样品分析结果误差计算表………………………………417 矿石体密度计算表……………………………………………428 矿体平均真厚度计算表………………………………………449 单工程矿体平均品位计算表…………………………………4510 剖面矿体平均品位计算表……………………………………7511 块段矿体平均品位计算表……………………………………7612 矿体平均品位计算表…………………………………………7813 剖面矿体面积计算表…………………………………………7914 块段体积及资源量估算表……………………………………8015 资源量估算总表………………………………………………8216 剥采比计算表…………………………………………………83附件目录(附报告后)1、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2、地质勘查资质证书3、委托书4、承诺书5、工业指标论证意见6、山东省沂水县秦家庄矿区铁、钛矿普查报告承诺书第1章 绪言1.1目的任务铁钛矿的主要有用组分为铁和钛,其中铁是钢铁工业的主要原料;钛是炼制钛合金的重要原料,它具有熔点高,比重小,强度大,耐高温,抗腐蚀等优良性能,是航空、航天工业不可缺少的材料。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航空、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对铁、钛矿资源的需求量大增为尽快查明沂水县秦家庄地区的铁、钛矿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受山东兴盛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委托,我院对沂水县秦家庄地区的铁、钛矿资源进行地质普查工作任务是:采用不同比例尺的地质填图、槽探、钻探、采样、化验测试等手段,对普查区内的铁、钛矿体进行圈定大致查明铁、钛矿体的数量、分布范围、规模、形态、产状;矿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矿石类型、有用组分的含量及其变化,探求(332)+(333)资源量;同时开展矿区的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并对矿石的可选性能和矿床的开采技术条件及经济技术条件做出综合性评价工作结束后,提交《山东省沂水县秦家庄矿区铁、钛矿普查报告》及相应的附图、附表、附件,同时提交铁、钛矿(332)+(333)资源量1.2普查区位置、交通普查区位于沂水县北部,杨庄镇西偏北秦家庄一带,东距杨庄镇约4.7㎞,北西距马站镇约4㎞,南偏西距沂水县城约40公里,属沂水县杨庄镇所辖地理坐标:东经118°46′30″—118°49′00″;北纬36°00′30″—36°03′00″,面积约11.63㎞2区内交通条件较好。
普查区以西4㎞有羊临公路(S227省道)通过,相距约4㎞,向北可达胶济铁路青州站,向南经沂水县城可到兖石铁路临沂站和陇海铁路新沂站;普查区以北由泰薛公路(S329省道)穿越,矿区至泰薛公路约1㎞,向东可达胶新铁路诸城站,向西可至京沪铁路泰安站区内乡村间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见图1)1.3矿权设置山东兴盛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1月18日取得了普查区的探 矿权,勘查许可证编号为3700000410009,图幅号为J50E024020,勘查登记面积约11.63㎞2有效期限为2004年1月18日至2005年1月17日2005年1月18日山东兴盛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对该地区进行了续登,并取得了对该地区的探矿权,勘查许可证编号为370000043189,图幅号为J50E024020,勘查登记面积为11.63㎞2,有效期为2005年1月18日至2006年1月17日2006年1月18日山东兴盛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再次对该地区进行续登,办理了相关手续,取得了探矿权,勘查许可证编号为3700000521390,图幅号为J50E024020,勘查登记面积为11.63㎞2,有效期为2006年1月18日至2007年1月17日。
2007年1月18日山东兴盛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又对该地区进行了续登,办理了相关手续,取得了探矿权勘查许可证号为3700000630915,图幅号为J50E024020勘查登记面积为11.63㎞2有效期为2007年1月18日至2008年1月17日发证机关为山东省国土资源厅普查区范围有12个拐点坐标组成,其坐标值如下:点号 X坐标 Y坐标(1) 3991856 40389615(2) 3991809 40393370(3) 3989960 40393347(4) 3989964 40392972(5) 3989502 40392966(6) 3989525 40391088(7) 3987213 40391059(8) 3987232 40389557 (9) 3990469 40389597(10) 3990464 40389973(11) 3991389 40389984(12) 3991393 403896031.4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区内地形起伏较大,为丘陵地貌,地势东西高,中间为河谷地带,海拔最高点为413.0m、,最低点为绣针河河床,海拔200m,相对高差为213.0m,侵蚀基准面海拔高度为205m左右。
绣针河位于普查区中部由北向南流经,河面宽阔,河床成蛇曲状,沿河流的走向有多处拦河坝,水量受季节性影响较大,夏秋河水流量较大,携带能力强以侧蚀为主;冬春河水流量小,局部有断流现象本区气候为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季低温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年平均气温13.4℃,降水天数为85.9天,年降雨量880㎜左右,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份,无霜期长,光照充足春夏多东南风,秋冬多西北风,自然条件较好,适于农作物生长,主要种植小麦、玉m、花生,另有少量的林果、黄烟、蔬菜、药材等工副业主要有开采铁矿、黄砂、修配、运输等采矿业的发展,成为当地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区内电网属华北电网,高低压线路成网配套,电力供应充足,通讯设施齐全,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1.5以往地质工作概述本区地质工作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