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届湖南省2017级高三12月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及答案.pdf
14页2020届湖南省浏阳市三中2017 级高三 12 月月考 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祝考试顺利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8 页时量 90 分钟,满分 100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Cl35.5 Fe56 Cu 64 Zn65 Ag108 第卷选择题 ( 共 42 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 题意的选项 ) 1某溶液 X中可能含有 K 、NH 4、Fe 3、Al3、Cl、CO2 3中的一种或多种, 为了定性检验溶液X中的部分离子,做了如下实验: 向溶液 X 中加入过量浓 KOH 溶液并加热,有无色气体和红褐色沉淀生成 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加入NaH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C) A可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无色气体 B向溶液 X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一定会产生白色沉淀 C步骤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 33HCO 3===Al(OH)33CO2 D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少量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并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一 定会看到紫色火焰 2类推( 类比迁移 ) 的思维方法可以预测许多物质的性质。
但类比是相对的, 不能违背客观事实下列类比分析结果正确的是(B) A Fe3O4根据化合价规律可表示为FeO Fe2O3, 则 Pb3O4也可表示为 PbO Pb2O3 BCaC2能水解: CaC22H2O===Ca(OH) 2C2H2,则 Al4C3也能水解: Al4C3 12H2O===4A1(OH)33CH4 CCl2与 Fe加热生成 FeCl3,则 I2与 Fe 加热生成 FeI3 DSO2通入 BaCl2溶液不产生沉淀,则SO2通入 Ba(NO3)2溶液也不产生沉淀 3由相同金属电极及其不同浓度的盐溶液组成的电池称为浓差电池,电子 由溶液浓度较小的一极流向浓度较大的一极如图所示装置中,X电极与 Y电极 初始质量相等进行实验时,先闭合K2,断开 K1,一段时间后,再断开K2,闭 合 K1,即可形成浓差电池,电流计指针偏转下列不正确的是(C) A充电前,该电池两电极不存在电势差 B放电时,右池中的NO 3通过离了交换膜移向左池 C充电时,当外电路通过0.1 mol 电子时,两电极的质量差为10.8 g D放电时,电极 Y为电池的正极 【解析】A.充电前,左右两池浓度相等,则两极不存在电势差;B.由以上分 析可知形成原电池时X为负极,Y为正极,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则右池中的 NO 3通 过离子交换膜移向左池;C.当外电路通过 0.1 mol电子时,阳极有0.1 mol Ag 被氧化,而阴极析出0.1 mol Ag ,质量都为 10.8 g ,则两电极的质量差为21.6 g,故 C错误; D.放电时,右池硝酸银浓度较大,则电极Y为电池的正极。
4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示反应颜色变化的是(B) A将盛有 NO2的密封玻璃容器放入冷水中,颜色变浅:2NO2N2O4 B用铝筷摩擦浸泡在 NaCl 溶液中变黑的银器 ( 黑色物质为 Ag2S),银器很快 恢复银白色: Ag2S2NaCl===Na 2S2AgCl C 氯 化 亚 铁 溶 液 遇 铁 氰 化 钾 溶 液 出 现 蓝 色 沉 淀 : 3FeCl2 2K3Fe(CN)6===Fe3Fe(CN)626KCl DFeCl3溶液中加入铜粉,溶液从黄色变为蓝绿色:2FeCl3Cu===2FeCl2 CuCl2 5S2Cl2和 SCl2均为重要的化工原料,都满足8 电子稳定结构 已知:S2(l) Cl2(g)S2Cl2(g) H1x kJ/mol S2Cl2(g) Cl2(g)2SCl2(g) H2y kJ/mol 相关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所示: 化学键SS SCl ClCl 键能 /kJ/mol abc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SCl2的结构式为 ClSCl BS2Cl2的电子式为 Cl S S Cl Cy2bac D在 S2(l) 2Cl2(g)2SCl2(g) 的反应中, H (xy) kJ/mol 6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B)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 H2O2溶液,再滴加 KSCN 溶液 溶液变成血红 色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Fe 2 B 向 H2S溶液中通入 O2 溶液变浑浊氧化性: O2S C 向等浓度的 NaHCO 3 溶液和 Na2CO3溶液 中分别滴加 2 滴酚 酞溶液 前者红色更深水解程度: NaHCO 3Na2CO3 D 取少量某溶液于试 管中,向其中加入 NaOH 溶液,用湿润 的红色石蕊试纸靠 近试管口,观察试 纸颜色变化 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不含 NH 4 7伏打电堆由几组锌和银的圆板堆积而成,所有的圆板之间夹放着几张盐 水泡过的布。
如图所示为最初的伏打电堆模型,由八组锌和银串联组成的圆板堆 积而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该电池发生的反应为析氢腐蚀 B电池长时间工作后,中间的布上会有白色固体颗粒生成,该固体颗粒为 Ag2O C当电路中转移 0.1 mol 电子时,消耗锌板的总质量为26 g D该伏打电堆工作时,在银板附近会有Cl2放出 8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B) A图 1 所示装置可用于制备氢氧化亚铁 B 图 2 所示装置可用于电解食盐 水制氯气和氢气 C图 3 所示装置可用于验证氨气极易溶于水 D 图 4 所示装置与操作可用 于除去苯中的苯酚 9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1869年门捷列夫把当时已知的元 素根据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排列,准确预留了甲、乙两种未知元素的位置,并预 测了二者的相对原子质量,部分原始记录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甲位于现行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A族 B 原子半径比较:甲 乙Si C原子序数:甲 Ca 1 D 推测乙的单质可以用作半导体材料 10氯酸钾和亚硫酸氢钾溶液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O 33HSO 3===3SO 2 4 Cl 3H。
已知该反应的反应速率随 c(H ) 的增大而增大 如图所示为用 ClO 3在 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该反应的vt 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反应开始时速率增大可能是c(H )增大所致 B纵坐标为 v(Cl )的 vt 曲线与图中曲线完全重合 C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t1 t 2时间内 ClO 3的物质的量的减少量 D后期反应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物浓度减小 【解析】 A项,随着反应的进行,氢离子浓度逐渐增大,所以反应速率逐渐 增大,正确; B项,根据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v(Cl ) v(ClO 3) ,正确; C项,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应为t1 t 2时间内 ClO 3的物质的量 浓度的减少量,错误; D项,在反应的后期由于反应物浓度减小,所以导致反应 速率开始降低,正确 11在自然催化 杂志上刊登了中科院院士李灿发表的有关高效单核催 化剂的文章, 为实现“液态阳光”构想迈出了关键一步液态阳光”是指由阳 光、二氧化碳和水通过人工光合作用得到的绿色液态燃料下列有关“液态阳 光”的说法错误的是 (B) A煤气化得到的水煤气不属于“液态阳光” B “液态阳光”的主要成分可能为甲醇、乙醇和氨基酸 C “液态阳光”行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的变化 D“液态阳光”有望解决全球化石燃料面临枯竭的难题 1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A电解质溶液导电为化学变化BNa、SiO2、H2O都称为分子式 CNH3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NH3为电解质 DHClO 、KNO 3、H2O2中均含离子键 13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46 g C2H5OH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 8N A B4.48 L( 标准状况 )H2和 CO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消耗O2分子数为 0.1 NA C1 L 0.5 mol/L的 Na2S溶液中含 S的粒子数目等于 0.5 NA D电解精炼铜时,阴极质量增重128 g ,则转移电子数目大于 4N A 14 温度为T1时, 在三个容积均为 1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仅发生反应 2NO2(g) 2NO(g)O2(g) H0实验测得: v正v(NO2)消耗k 正c 2(NO 2) ,v逆v(NO)消耗2v(O2)消耗 k 逆c 2(NO)c(O 2) ,k正、k逆为速率常数,受温度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容器 编号 物质的起始浓度 (molL 1) c(NO2) c(NO) c(O 2) 物质的平衡浓度 (molL 1) 0.6 0 0 0.2 0.3 0.5 0.2 0 0.5 0.35 A.反应达平衡时,容器与容器中的总压强之比为11 B反应达平衡时,容器中 c(O2) c(NO2)比容器中的大 C反应达平衡时,容器中NO的体积分数大于 50% D当温度改变为 T2时,若 k 正 k 逆,则 T2 T 1 【解析】由容器中反应2NO2(g)2NO(g)O2(g) 起始量 (mol/L) 0.6 0 0 变化量 (mol/L) 0.4 0.4 0.2 平衡量 (mol/L) 0.2 0.4 0.2 可以求出平衡常数 K 0.4 20.2 0.2 20.8 。
A根据容器的起始投料,浓度商Qc 0.20.5 2 0.3 2 5 9K,平衡将向正反应 方向移动,所以容器在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一定大于1 mol,故达平衡时, 容器与容器中的总压强之比一定小于45,A错误; B.若容器在某时刻, c(O2) c(NO2)1,可得反应的三段式: 2NO22NO O2 起始量 (mol/L) 0.3 0.5 0.2 变化量 (mol/L) 2x2xx 平衡量 (mol/L) 0.3 2x0.5 2x 0.2 x 因为 c(O2) c(NO2) 0.2 x 0.3 2x1,解之得 x 1 30,求出此时浓度商 Q c 17 30 2 7 30 7 30 2 289 210K,所以容器达平衡时, c(O2) c(NO2)一定小于 1,B错误; C.若容器在某 时刻, NO的体积分数为 50% ,可得反应的三段式: 2NO22NO O2 起始量 (mol/L) 0 0.5 0.35 变化量 (mol/L) 2 x 2x x 平衡量 (mol/L) 2 x 0.5 2x0.35 x 若 0.5 2x2x0.35 x, 解之得,x0.05 , 求出此时浓度商Qc0.4 20.3 0.1 2 4.8K,说明此时反应未达平衡, 反应继续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NO进一步减少, 所以 C错误; D.温度为 T2时, k正 k逆 K 210.8,因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 度后化学平衡常数变大,所以T2 T 1,D正确。
第卷非选择题 ( 共 58 分)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 5 小题,共 58 分) 15(8 分,除标注外,每空2 分) 图 1 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原 子序数的关系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元素 F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__第三周期第A族(1 分)__ (2)C 、D、E、G 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S 2 O 2 Na Al3(1 分)__( 用离子符号表示 ) (3) 二元化合物 X是含有元素 A的 18 电子分子, 3 g X(g) 在 25 101 kPa 下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放出Q kJ 的热量,写出表示X 燃烧热的热化学 方程式: __C2H6(g) 7 2O 2(g)===2CO2(g) 3H2O(l)__ H10Q __kJ/mol__ (4) 某同学设计实验用图2 所示装置证明元素A、B、F的非金属性强弱 ( 其中 溶液 b 和溶液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