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届四川省广元市万达中学、八二一中学高二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18页2025届四川省广元市万达中学、八二一中学高二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为椭圆上关于短轴对称的两点,、分别为椭圆的上、下顶点,设,、分别为直线,的斜率,则的最小值为()A. B.C. D.2.已知函数的导数为,则等于()A.0 B.1C.2 D.43.下列函数中,以为最小正周期,且在上单调递减的为()A. B.C. D.4.命题p:存在一个实数﹐它的绝对值不是正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任意实数,它的绝对值是正数,为假命题B.:任意实数,它的绝对值不是正数,为假命题C.:存在一个实数,它的绝对值是正数,为真命题D.:存在一个实数,它的绝对值是负数,为真命题5.设函数的定义域为,满足,且当时,.若对任意,都有,则的取值范围是()A. B.C. D.6.圆关于直线l:对称的圆的方程为()A. B.C. D.7.在中,已知点段上,点是的中点,,,,则的最小值为()A. B.4C. D.8.已知直线,,若,则实数()A. B.C.1 D.29.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棱长为a,M,N分别为A1B和AC上的点,A1M=AN=,则MN与平面BB1C1C的位置关系是( )A.相交 B.平行C.垂直 D.不能确定10.在等腰中,段斜边上任取一点,则线段的长度大于的长度的概率()A. B.C. D.11.设等差数列,前n项和分别是,若,则()A.1 B.C. D.12.直线被椭圆截得的弦长是A. B.C. D.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数学家欧拉年在其所著的《三角形几何学》一书中提出:任意三角形的外心、重心、垂心在同一条直线上,后人称这条直线为欧拉线,已知的顶点、,其欧拉线的方程为,则的外接圆方程为______.14.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若2是与的等比中项,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16.已知实数,满足不等式组,则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2分)已知a>0,b>0,a+b=1,求证:.18.(12分)已知p:,q:(1)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范围;(2)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范围19.(12分)如图,在三棱锥中,,点P为线段MC上的点(1)若平面PAB,试确定点P的位置,并说明理由;(2)若,,,求三棱锥的体积20.(12分)如图,已知抛物线 的焦点为,点是轴上一定点,过的直线交与两点.(1)若过的直线交抛物线于,证明纵坐标之积为定值;(2)若直线分别交抛物线于另一点,连接交轴于点.证明:成等比数列.21.(12分)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满足,,底面,且,.(1)证明平面;(2)求平面与平面的夹角.22.(10分)已知圆,P(2,0),M点是圆Q上任意一点,线段PM的垂直平分线交半径MQ于点C,当M点在圆上运动时,点C的轨迹为曲线C(1)求曲线C方程;(2)已知直线l:x=8,A、B是曲线C上的两点,且不在x轴上,,垂足为,,垂足为,若D(3,0),且的面积是△ABD面积的5倍,求△ABD面积的最大值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设出点,的坐标,并表示出两个斜率、,把代数式转化成与点的坐标相关的代数式,再与椭圆有公共点解决即可.【详解】椭圆中:,设则,则,,令,则它对应直线由整理得由判别式解得即,则的最小值为故选:A2、A【解析】先对函数求导,然后代值计算即可【详解】因为,所以.故选:A3、B【解析】A.利用正切函数的性质判断; B.作出的图象判断; C.作出的图象判断; D.作出的图象判断.【详解】A.是以为最小正周期,在上单调递增,故错误;B.如图所示:,由图象知:函数是以为最小正周期,在上单调递减,故正确;C.如图所示:,由图象知:是以为最小正周期,在上单调递增,故错误;D.如图所示:,由图象知:是以为最小正周期,在上单调递增,故错误;故选:B4、A【解析】根据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为全称量词命题判断,再利用特殊值判断命题的真假;【详解】解:因为命题p“存在一个实数﹐它的绝对值不是正数”为存在量词命题,其否定为“任意实数,它的绝对值是正数”,因为,所以为假命题;故选:A5、D【解析】由题意得当时,,根据题意作出函数的部分图象,再结合图象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当时,,又,∴当时,,∴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且;又,则函数图象每往右平移两个单位,纵坐标变为原来的倍,作出其大致图象得,当时,由得,或,由图可知,若对任意,都有,则,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图象变换,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属于中档题6、A【解析】首先求出圆的圆心坐标与半径,再设圆心关于直线对称的点的坐标为,即可得到方程组,求出、,即可得到圆心坐标,从而求出对称圆的方程;【详解】解:圆的圆心为,半径,设圆心关于直线对称的点的坐标为,则,解得,即圆关于直线对称的圆的圆心为,半径,所以对称圆的方程为;故选:A7、C【解析】利用三点共线可得,由,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求解.【详解】由点是的中点,则,又因为点段上,则,所以,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平面向量共线的推论,考查了基本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8、D【解析】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可得结果.【详解】因为直线,,且,所以,故选:D.9、B【解析】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得平面BB1C1C的法向量和直线MN的方向向量,利用两向量垂直,得到线面平行.【详解】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由图可知平面BB1C1C的法向量.∵A1M=AN=,∴M,N,∴.∵,∴MN∥平面BB1C1C,故选:B.【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立体几何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利于空间向量判断线面平行,属于简单题目.10、C【解析】利用几何概型的长度比值,即可计算.【详解】设直角边长,斜边,则线段的长度大于的长度的概率.故选:C11、B【解析】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和求和公式变形求解即可【详解】因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分别是,所以,故选:B12、A【解析】直线y=x+1代入,得出关于x的二次方程,求出交点坐标,即可求出弦长【详解】将直线y=x+1代入,可得,即5x2+8x﹣4=0,∴x1=﹣2,x2,∴y1=﹣1,y2,∴直线y=x+1被椭圆x2+4y2=8截得的弦长为故选A【点睛】本题查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考查弦长的计算,属于基础题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解析】求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与欧拉线方程联立,求出的外接圆圆心坐标,并求出外接圆的半径,由此可得出的外接圆方程.【详解】直线的斜率为,线段的中点为,所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斜率为,则线段垂直平分线方程为,即,联立,解得,即的外心为,所以,的外接圆的半径为,因此,的外接圆方程为.故答案为:.【点睛】方法点睛:求圆的方程,主要有两种方法:(1)几何法:具体过程中要用到初中有关圆的一些常用性质和定理如:①圆心在过切点且与切线垂直的直线上;②圆心在任意弦的中垂线上;③两圆相切时,切点与两圆心三点共线;(2)待定系数法:根据条件设出圆的方程,再由题目给出的条件,列出等式,求出相关量.一般地,与圆心和半径有关,选择标准式,否则,选择一般式.不论是哪种形式,都要确定三个独立参数,所以应该有三个独立等式14、 ①. ②.【解析】第一空:由,代入已知条件,即可解得结果;第二空:由与关系可推导出之间的关系,再由递推公式即可求出通项公式.【详解】,可得由,可知时,故时即可化为又故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故数列的通项公式故答案为:①;②15、3【解析】根据等比中项列方程,结合基本不等式求得的最小值.【详解】由题可得,则,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故答案为:16、##【解析】画出可行域,通过平移基准直线到可行域边界来求得的最大值.【详解】,画出可行域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当时,取得最大值.故答案为:三、解答题:共70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见解析【解析】将代入式子,得到,,进而进行化简,最后通过基本不等式证明问题.【详解】∵,,,∴,.∴=,当且仅当,即时取“=”18、(1),;(2),【解析】解不等式,(1)由题意得,从而求得;(2)由题意可转化为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从而得到,化简即可【小问1详解】解不等式得,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解得,,即实数的范围为,;小问2详解】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解得,,即实数的范围为,19、(1)点P为MC中点,理由见解析(2)【解析】(1)根据平面PAB,得到线线垂直,再得到点P的位置;(2)根据平面PAB,将问题转化为计算即可.【小问1详解】∵平面PAB,平面ABP,∴又∵在中,,∴P为MC中点.∴若平面PAB,则点P为MC中点【小问2详解】当P为中点时,在中,,,∴,同理可得∴在中,,∵由(1)知平面PAB,∴∴三棱锥的体积为20、(1)证明见解析 (2)证明见解析【解析】(1)设直线方程为,联立抛物线方程用韦达定理可得;(2)借助(1)中结论可得各点纵坐标之积,进而得到F、T、Q三点横坐标关系,然后可证.【小问1详解】显然过T的直线斜率不为0,设方程为,联立,消元得到,.【小问2详解】由(1)设,因为AP与BQ均过T(t,0)点,可知,又AB过F点,所以,如图:,,设M(n,0),由(1)类比可得.,且,成等比数列.21、(1)证明见解析 (2)【解析】(1)由已知结合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可得;(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向量法可解.【小问1详解】∵,,∴,又平面,平面,∴平面;【小问2详解】∵平面且、平面 ,∴,,又∵,故分别以所在直线为轴,轴、轴,建立如图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由,,可得:,,,,,由已知平面,平面,,,,,平面,所。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