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淡墨写就无声诗——李公麟及其画风研究.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474665659
  • 上传时间:2023-10-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7.59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南京艺术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淡墨写就无声诗——李公麟及其画风研究 姓名:金前文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美术学中国画人物 指导教师:尚可 20080422 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 纵观中国画的发展,北宋时期是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重要转型期,李公麟正是这一时期乃垒整个中国人物画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在名家辈出、高手如林的北宋画坛上脱颖而出在绘画上他能博取众家之长,绘画题材异常广泛,人物、鞍马、山水、花鸟等,无所彳<精,特别是他有力推进了“不施丹青亦光彩照人”的白描创作形式,以及在创作中讲求“以诗情入画意’’的艺术实践,都极大丰富了人物画的艺术表现,推动了人物画的变化和发展 本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李公麟的绘画风格,以及他在绘画形式与技法表现上的创造;同时从不同层面研究了李公麟形成其画风的重要原因;阐明了李公麟在绘画史上的地位及其绘画对同代及后世的影响关键词: 李公麟、绘画风格、白描、文人画 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Ⅵr11en we look at the developing hist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s.the No.hemSong dynasty is a vital transferring period.In the painting cycle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there existed many great and famous painters.However,Li Gonglin hold a leading role whowas a significant painting.star not only in that era but also in the whole history of Chinesefigure paintings.Then he became another great master of Chinese figure paintings after WUDaozi.His line drawings for folks were full of the fluency,changes and his artistic、Ⅳorks weregood at expressing deep meanings,describing individuals facial expressions and displaying theabstract content.Especially his unique drawing methods,SO·called the simple,straightforwarddrawing style,rolled the poem’S mood into his paintings.So his figure’S drawings developedgreatly. From different angles this article discussed Li Gonglin’S drawing styles as well aS thecreativity in drawing.Beside this.from different 1evels.this article looked into and analyzedthe reasons of his drawingstyles.Meanwhile.Li Gonglin’S position and influence in thehistor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aintings Was elaborated carefully.Keywords:Li Gonglin;drawing-style;the simple and straightforward drawing style;literatipainting lI 南京艺术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书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取得的研究成果.本人声明: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的或撰写过研究成果,也不包含其他人为获得南京艺术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锚父 签字日期:矽钐年争月劳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南京艺术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南京艺术学院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院博士、硕士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南京艺术学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娩岔荫文 导师签名: 翔 旁签字日期:加8年4月2易日 签字魄瑚年r月力确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邮编: 引言 引 言 学画必言北宋,北宋书画艺术是中国艺术史上辉煌灿烂的一页,也是中国画的重要转型期,宋代绘画尤其是北宋绘画的伟大成就千百年来一直被视为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无论是巍峨壮阔的巨幅山水画,或是精微传神的花鸟画,抑或是气韵生动的人物画及文人雅士们抒怀的作品,都是我们认识中国书画艺术必读的经典,然而我们看到常被今人学者引用的一段论述,即北宋中叶著名的绘画史学家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u1中所写:“若论佛道人物、仕女牛马则近不如古:若论山水林石、花竹禽鱼则古4i及近”。

      看到这段评论时,我们4<禁诧异,同是北宋中期被元人汤厘推为“宋人人物第一”、“独步当时”比1并有经典的《五马图》留世的李公麟的成就怎么就被忽略了呢?究其原因,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约成书时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而据明代吴修《续疑年录》推断,李公麟于熙宁三年(1070年)才考取进士及第,由此推测,当时李公麟之画风可能还尚未成气候,而郭若虚或许亦无缘观到之后这位在人物画坛上引领风骚的后起之秀,或得闻而无缘补之,我想若郭若虚有机会定会改写之前对人物、牛马画的评价了 李公麟笔下“扫去粉黛、淡毫轻墨、高雅超逸”口1的白描画,“不施丹绘,而莹映巧妙,变化恍忽”H3,被南宋刘克庄称为“天下绝艺矣”畸1线描是中国画中最有特色的技法之一,而李公麟正是白描创作的大力推动者,他的“白描”线条简淡素洁、优雅柔和,与吴道子线条的疏放劲健、激越昂扬不同,他以对绘画特有的灵性、坚韧的品性,加上他独特的创造性,使他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达到了超越前人的高度,成为一代画坛巨匠如果说晋唐五代人物画家的“白画”和“粉本”尚带有作画底稿的性质,那么李公麟笔下的“白描”就是将线描技法升华成了一种成熟的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中国画表现形式,他使白描技法成为后人学画必遵从习、研摩的典范,他犹如群龙之首,开宗立派,垂范后世。

      后人若论及白描人物画,皆以吴道子和李公麟为正宗因此元人汤厘说他为 “宋人人物第一”可谓言之凿凿 我们从历代对李公麟作品的著录来看,虽经北宋靖康之变(1127年),金人攻陷汴京,掳走了徽、钦二帝的同时,也劫走了御府所藏大量字画,但仅南宋《宣和画谱》所录李公麟的作品仍然有107件之多其作历尽战乱朝代更迭,其中大部分已流落海外或散落民间,能留传至今的作品可谓凤毛麟角在欣赏大师留存的经典作品时,作为画学后生,不免要追问他能有所突破创新并最终得以成功的因素和关键到底是什么? 纵观中国绘画史,李公麟可谓承前启后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北宋文入学士画家的重要代表文人画思潮对花鸟、山水、人物诸画科都有很大影响,而对人物画的影响则在李公麟的作品中也得以体现画家是历史的参与者,也是时代的一面镜子,从而也是我们透视一个时代文化倾向和审美旨趣的重要窗口李公麟博学多才,遍学诸家,而后勇于突破陈规,“不蹈袭前人”,“更自立意,专为一家”№3他广交游于当时的文豪士大夫间,谈禅论道,切磋诗词、技艺,即至晚年亦对绘画笔耕不辍,他一生的艺术实践,可作为一个典型的艺术传承和发展中的艺术家的范本本文正是以他作为切入点,从美术〔1〕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是继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之后又一画史名著,约成书于熙宁七年(1074年),记事始’j:晚唐会昌元年,止于北宋熙宁七年,共记画家270人。

      〔2〕参见元代汤厘‘画鉴》〔3〕参见南宋刘克庄<后村先牛大全集》〔4〕参见南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5〕参见南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6〕参见南宋《宣和画谱》 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史角度研究其人物画的历史地位,期望通过对他自身及其绘画风格形成的原因及主要艺术特色的分析研究,深入到画家的历史时代中去,使我们更加全面的了解北宋的绘画,同时更加明晰时代与画家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今天深刻认识艺术发展的规律,处理好中国人物画中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或说“传统笔墨”与“笔墨当随时代”的关系,推进当代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和创新,定大有裨益 第一章李公麟的生平 李公麟(1049年~1106年),字伯时,祖籍安徽舒城,生于北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正是崔白、郭熙初露头角的年代,他出生的第二年武宗元(约980年~1050年)病逝,和李公麟同年出生的还有秦观(少游)(1049年~1100年)、李唐(唏古)(约1049年~1130年),而王安石(1021年~1086年)长他二十八岁,苏轼(子瞻)(1037年~1101年)和王诜(晋卿)(1037年~约1093年)同岁,长李公麟十三岁,黄庭坚(山谷)(1045年~1105年)长李公麟四岁,米芾(元章)(1051年~1107年)小他两岁,而后来这些人都在李公麟的人生轨迹上担当过重要角色。

      李公麟生活在诗词书画全盛、名家辈出的北宋时代据史料记载李公麟出生于书香门第,“舒城大族,家世业儒”…李公麟父亲李虚一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任过大理寺卿和左朝议大夫,使李公麟从小就受到了良好家庭环境的熏陶家中收藏的大量书画名迹开阔了李公麟的眼界,也培养了他典型的文人情趣北宋艺学十分昌盛,上至皇臣下至百姓都好收藏,李虚一也很爱好收藏古代文物,家里藏有大量名家的法书名画,使李公麟自幼就接触到了许多大师手笔,在这种环境里成长的李公麟,有了学习绘画的物质基础,再加上他惊人的天赋瞳1,他对家中所藏的吴道子、王维、韩斡等名家名画,都细细鉴赏、深入揣摩、一一临摹他少年时即能体悟“古人用笔意”,这些积累影响了他对书画和传统文化的喜爱,也培养了他的鉴赏能力,形成了他以后幽洁高逸的艺术气质同时为他以后兼收并蓄诸家之长,继而自成一家奠定了基础 李公麟于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与同乡李元中、弟李公寅(亮工)同时中进士,为 “龙眠三李”D1之一陆佃(1042年~1 102年)曾推荐他为中书门下省删定官,董敦逸招他为御史台检法,后官至朝奉郎居京师十年,不游权贵之门,以访名园荫林为乐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他因患手疾而辞官归乡H1,《宋史》卷四中称:“元符三年,病痹,遂致仕。

      既归老,肆意于龙眠山嫡1岩壑间雅善画,自作《山庄图》,为世宝于徽宗崇宁五年(1 106年)病逝,享年约五十八岁因舒城郊外有一龙眠山,李公麟辞官还乡就曾长居于山下(龙眠山庄今坐落在龙眠乡双溪村李庄,遗迹尚可辨认)至终老,所以又自号“龙眠山人’’,自称“龙眠居士”《安庆府志》亦载: “龙眠山擅江北名山之胜,宋李公麟归老于此’’〔1〕参见宋代邓椿《画继》卷三〔2〕苏轼曾评价李公麟在创作实践中有惊人的记忆力时说:“天机之所合,不强而自记也是说他天生具备特异的秉赋〔3〕参见《挥麈第三录》卷二:“元佑中,舒州有李亮工者,以文鸣荐绅间,与苏、黄游,两集中有与其唱和两李伯时以善丹青,妙绝冠世,且好古博雅,多收三代以来鼎彝之类为《考古图》又有李元中,字画之工,追踪钟、王时号‘龙眠三李’同年登进士第,出处相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