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尾巴〔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docx
2页比尾巴(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幸福”这一概念,体会家庭和谐的重要性,学会表达和分享自己的幸福感受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发展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小事情的幸福感,培养学生感恩父母,关心家庭的情感二、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工具:笔、笔记本、示例图片、视频3. 教学资源:课本《语文》一年级上册三、教学流程1. 导入教师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源,给学生展示一些有关幸福的场景和事物,引导学生谈论和分享自己的幸福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学习任务1. 语文课本阅读:学生使用课本自主阅读《比尾巴》一篇小故事,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幸福感受和家庭和谐的重要性2. 分角色小组合作: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在小组内分配不同的角色,例如家长、孩子、农夫等要求学生根据故事情节以及自己担任的角色,合作讨论如何让故事中的家庭更加和谐,让故事结局更加美满3. 整合分享: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向全班介绍小组的讨论过程以及达成的结论,要求代表用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能够准确传达小组的主要观点和想法3. 拓展思考1.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整合分享的过程,对故事中幸福感的概念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教师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对重点进行加强深化。
2. 考虑将学习拓展至家庭生活中,学生可结合自己的家庭情况,思考自己的家庭是否和谐、是否幸福,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感恩父母的意识四、教学评价1. 学生的小组讨论和整合分享表现能力:能否开展合作交流,分享讨论结果,准确传达观点和想法2. 学生的情感态度:是否能够体会家庭和谐对于幸福感的积极影响,是否体验到分享自己幸福的快乐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在导入阶段利用更加生动的资源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2. 小组讨论和整合分享过程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并且获得有效的指导和评价2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