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教材高中化学人教版选择性第一册课件-实验活动1-探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pptx
18页实验活动1探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第二章2021素养目标原理梳理5.勒夏特列原理: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因素(如温度、压强及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浓度等),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实验探究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微思考1】向FeCl3溶液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1)若向上述溶液中滴加较浓的FeCl3溶液或KSCN溶液,溶液的红色将如何变化?为什么?(2)若向上述溶液中加少量铁粉,会发生什么反应?上述溶液的红色如何变化?提示 (1)溶液红色变深,滴加较浓的FeCl3溶液或KSCN溶液时,c(Fe3+)或c(SCN-)增大,使平衡Fe3+3SCN-Fe(SCN)3向右移动,Fe(SCN)3浓度增大,溶液红色变深2)发生反应Fe+2Fe3+=3Fe2+,溶液红色变浅2.【微思考2】向K2Cr2O7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NaOH溶液的作用是什么?向K2Cr2O7溶液中滴加硫酸溶液,又会引起怎样的变化?提示 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H2O2+2H+,若加入NaOH溶液,OH-中和H+,减小了氢离子浓度,使平衡向右移动,溶液黄色加深若滴加硫酸溶液,增大了氢离子浓度,使上述平衡左移,溶液橙色加深。
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微思考1】根据Cu(H2O)42+(蓝色)+4Cl-CuCl42-(黄色)+4H2OH0试讨论:(1)将盛有CuCl2溶液的试管加热,溶液颜色如何变化?(2)将(1)中试管置于冷水中,溶液颜色又会如何变化?提示 (1)加热时,平衡Cu(H2O)42+(蓝色)+4Cl-CuCl42-(黄色)+4H2OH0正向移动,溶液蓝色变浅,黄色加深2)将(1)中试管置于冷水中,平衡Cu(H2O)42+(蓝色)+4Cl-CuCl42-(黄色)+4H2OH0逆向移动,溶液蓝色变深,黄色变浅2.【微思考2】将两个封装有NO2和N2O4混合气体的圆底烧瓶分别浸入热水和冷水中,气体颜色将如何变化?为什么?提示 浸入热水中,混合气体温度升高,平衡2NO2(红棕色)N2O4(无色)H0蓝色黄色现欲使溶液由黄色变成蓝色,请写出两种可采用的方法1);(2)答案 (1)降温(2)加AgNO3溶液解析 欲使溶液由黄色变成蓝色,即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采取降温或加AgNO3溶液的方法3.(2020湖北武汉高二期末)已知化学反应:Fe(s)+CO2(g)FeO(s)+CO(g),其化学平衡常数为K1;化学反应:Fe(s)+H2O(g)FeO(s)+H2(g),其化学平衡常数为K2,在温度为973K和1173K的情况下,K1、K2的值分别如下:温度K1K2973K1.472.381173K2.151.67请填空:(1)平衡常数K1的表达式为。
2)现有反应:CO2(g)+H2(g)CO(g)+H2O(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3,根据反应与可推导出K1、K2与K3之间的关系式为,据此关系式及上表数据,能推断出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3)能判断反应一定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填字母)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B.气体密度不随时间改变C.H2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改变D.单位时间内生成H2和H2O(g)的物质的量相等(4)图甲、乙分别表示反应在t1时刻达到平衡,在t2时刻因改变某个条件而发生变化的情况:图甲中t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是图乙中t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是5)一定条件下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反应,当使CO2和CO的浓度同时增大为原来的两倍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填“不”“逆向”或“正向”)移动3)反应在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因此反应过程中压强一直不变,不能判断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故A错误;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反应过程中混合气体的质量保持不变,由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因此反应过程中混合气体的体积不变,故反应过程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一直不变,因此不能判断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故B错误;反应过程中,H2的体积分数发生变化,当H2的体积分数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生成H2代表逆反应,生成H2O(g)代表正反应,若单位时间内生成H2和H2O(g)的物质的量相等,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
4)图甲t2时刻之后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平衡不移动,则改变的条件可以是加入催化剂;由于反应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因此增大压强时平衡不移动,故t2时刻改变的条件也可能为增大压强图乙t2时刻之后c(CO2)增大,c(CO)减小,平衡逆向移动,由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因此改变的条件为降低温度5)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因此同时增大CO2和CO的浓度为原来的两倍时,化学平衡不移动本 课 结 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