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改革学习心得.doc
7页课堂教学改革学习体会2月22日上午,安庄镇举办了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专题报告会,通过学习让我意识到课堂教学改革的深远意义.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主战场,是实践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主渠道以学案为载体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主要是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切入点,把教学的立足点,由教师“教”转向学生“学”,把备“教案”变为编写“学案”,为学生提供课堂自主学习的文本和方案把学生引向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之路 通过聆听讲座,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教学中的转变1、由“写教案”到“编写学案”的转变 备课、编写教案是最基本的教学常规,是上好一节课最基本的准备工作而现在编写学案是一种尝试、一种变革学案”即学生的学习方案,是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一定的学习方法,借助一定的材料或器材必须完成的学习内容教师编写学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习过程与方法、导学问题、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等几个部分①学习目标主要是依据课程标准及教材,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基础上制定的本节课所要完成的学习目标;②学习过程与方法主要是在掌握学生学情,吃透新课标与教材的基础上确定的课堂学习顺序以及各环节建议学生使用的学习方法;③导学问题是学案的核心内容,是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所设置的若干需要学生学习的知识点、考点或重点,导学问题必须符合三维目标,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必须符合学生学情,能把新信息熔入已有信息的知识架构中;④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是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用刚刚学过的知识分析一些事实、现象,完成一定习题,使新知识在运用中得到巩固,使新知识纳入其知识结构的完整有序的知识网络,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2、由“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的转变 “先学”是指学生根据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导学问题、学习方法,采取自学的方式自学教材并完成相应的课堂练习后教”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采取“生生互动交流”或“师生互动交流”进一步释疑解难,对自学过程中的难点或不求甚解的地方进一步理解掌握3、由“课后落实”到“当堂落实”的转变当堂落实指的是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利用学案中的课堂练习、小测、竞赛活动等对刚领悟的知识通过运用达到加深理解,进一步巩固的作用主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学生尝试独立完成课堂练习,第二步是学生互相交流、批改、订正或教师批改、讲评、订正,也可以让学生站板带领大家订正 课堂练习可以是例题的变型题,也可以是课本上的练习题或练习题的改造题,还可以是练习册上的原题或改选题,也可以是课堂知识的小测、听写、背诵、竞赛等课堂练习要根据学生实际,根据教学实际,在质与量两方面下功夫,进行严格筛选课堂练习题可分为必做题与选做题,必做题侧重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侧重于巩固强化课堂知识信息的识记、理解与运用,属基础题选做题侧重于对所学知识的深化运用,难度、灵活度较大,是对学有余力同学的培优,侧重于培养学生知难而进的钻研精神。
课堂练习能否起到当堂落实的效果主要抓好两方面的落实:一是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尝试着独立完成相应课堂练习,防止走过场或抄袭现象;二是在生生互动交流或师生互动交流过程中是否真正做到订正、理解、内化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发挥调控功能与主导功能,确保课堂练习的完成与订正达到当堂落实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课堂教学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与创新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灌输者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它的特点是学生是主体,强调全面性、民主性、发展性、活动性和开放性,使学生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得到和谐主动的发展其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基本套路是“读(阅读)、研(研讨)、点(点拨)、练(训练)、悟(顿悟) ” 课堂上老师把知识点以问题形式呈现给学生们,学生们带着问题自己阅读教材,解决问题;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就向小组同学们请教,共同讨论;然后同学在课堂上汇报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和结果,或者质疑讨论未果的问题;老师安排其他同学点评或者答疑,从而让更多同学展示自己学习方法,老师能发现错误症结和思维火花;然后老师启发引导大家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总结,使之系统化,并且提炼出方法;为使学生深入理解知识,老师又设置问题或练习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拓展巩固;最后当堂检测学习效果(也可根据安排放在下节课),反馈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其中为便于合作探究,各个班级划分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安排座次,根据学生素质与学习能力综合搭配,确保各个小组水平大致相当,每组设立小组长一名建立小组学习考核竞争机制,激励同学们小组内有合作,小组之间有竞争,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合作与竞争意识可见,课堂上既有学生个人的主动探究,生生之间的合作,也有师生之间的合作;既有小组内的合作,也有全班范围内的合作;既体现了自主探究,又体现了合作学习的理念教师变教为启、变教为导,学生变学为思、变学为悟,使教学过程不仅成为知识的认知过程,更重要的是成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情感交融、思维碰撞的生命历程一)主要体会:1、教学中突出了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模式摒弃了“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这种教学满堂灌,学生满堂装的知识单向传递的应试教育模式,而是通过学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说、自练的方法和机会,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与发展 2、教学中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摆正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充分认识到知识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基础,而不是学习的最终目标通过对知识点的问题化、层次化;教法的讨论化、示范化;技能训练的方法化、自主化。
帮助学生找到了一种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调整克服了学习中的不良心理,实现了“以导促学,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目的3、在教学中促进教师角色的转换 :教师只有转变观念,才能转变角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把教学的重心从研究教材的教法上转变到研究学生的学法上,促使教师进行角色转换学案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编导、引导、指导、诱导上在课堂上,教师要从主演变为导演,把主演的位置让给学生,要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去讨论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去理解和掌握己知的知识外,还应给予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大胆提出问题,标新立异,哪怕提出的问题是错误的,我们都要给予鼓励,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探索精神 4、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本,师生平等的教育理念: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先自学,然后通过学生的讨论、探索,使他们亲身参与课堂教学,这样就真正确立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唤起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精神在教学中,师生是平等的,老师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积极提出问题,同时要向学生学习,从学生身上吸取智慧力量,以建立科学、民主和平等的新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的实质意义是:教师通过对教材的再加工,形成符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文本。
学生根据学案的编排,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习通过自学实践,总结学习经验,形成自学的能力所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理想境界是,把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学案的编排,循序渐进地自学教材,完成学案所安排的学习内容学生个人学习疑惑问题,要通过合作学习得到解决,再有疑难由老师解决一节课自学的效果到底如何,课尾要用一定的问题习题加以检测 在课堂上,有的老师仍然讲得很多,学生的学习仍然有依赖性,就是因为老师的不放心而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学,我们说放心不放心最后看检测,学生懂了会了就应该放心了学生仍有不懂不会的地方是正常的,应该作针对性处理老师不放心,学生就有依赖,就很难形成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为此,我们教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相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效性,相信学生的自学潜能,更大胆的把学案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学,引导他们自学,逼迫他们自学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热情、自学习惯、自学能力,那么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会高涨起来我们也就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授之鱼不如授之渔”的目的我们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充满了期待,充满了信心希望老师们追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最高境界,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自主的学习吧!想一想,在课堂上,学生依照学案、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兵教兵解决疑难,归纳交流解题的思路办法,学习热情高涨,没有不学的学生,不待老师讲就能完成当堂的学习任务,教室变成了学堂,老师轻松自如的组织学生学,指导学生学,督察学生学,那该是多么理想的课堂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