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采油厂生产安全事故管理暂行办法.docx
8页某采油厂生产安全事故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编制目的 ???????为了专心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全面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追究制,有效预防和削减各类安全生产事故,严格追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保障我厂财产安全和职工身体健康,有效促进我厂经济快速发展,特制定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吴起采油厂生产安全事故管理暂行方法(以下简称方法) ???????第二条编制依据 ???????本方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X省安全生产条例》以及国务院新颁布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为依据,以我厂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为重点进行编制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本厂各生产领域发生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责任人包括厂内各级领导、广阔干部职工以及为本厂服务的全部外协作业队伍 ???????第四条事故分类 ???????(一)一般可以把安全生产事故分为生产安全事故和非生产安全事故 ???????1、生产安全事故分为:交通事故、伤亡事故、火灾事故、爆炸事故、中毒事故、油气泄漏事故、设备安全事故、质量安全事故、环境污染事故、职业危害事故以及其它安全事故等。
???????2、非生产安全事故分为:盗窃事故、人为破坏事故以及其它事故等 ???????第五条事故分级 ???????按事故严重程度可分为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 ???????1、一般事故:是指造成1-2人受伤,导致失去劳动能力在105天之内,经济损失在2000-10000元之内的直接经济损失事故 ???????2、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5人受伤,导致失去劳动能力在105天以上,经济损失在1-5万元之内的直接经济损失事故 ???????3、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2人死亡或重伤2-5人(包括5人),经济损失在5-20万元之内的直接经济损失事故 ???????4、特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包括3人)死亡,重伤5人以上(不包括5人),经济损失在20万以上的直接经济损失事故 ???????第六条事故原因 ???????事故原因是指由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即人的担心全行为和物(环境)的担心全状态因素作用下,而造成的事故的直接原因,事故原因有以下11种: ???????1、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
???????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3、安全设施缺少或有缺陷 ???????4、生产场地环境不良 ???????5、个人防护用品缺少或有缺陷 ???????6、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7、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 ???????8、劳动组织不合理 ???????9、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10、教育培训不够、缺乏安全操作学问 ???????11、其他 ???????第七条生产中职工受伤害方式 ???????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月(年)报表》(劳字1-2表),职工受伤害方式分为以下13种: ???????1、物体打击:指由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如落物、滚石、锤击、碎裂、崩倒、砸伤等伤害,但不包括因爆炸引起的物体打击 ???????2、提升和车辆伤害:指本企业内机动车辆和提升运输设备引起的人身伤害事故如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发生的挤、压、撞以及倾覆事故和车辆行驶中上、下车及提升运输中的伤害等 ???????3、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与机械工具引起的绞、辗、碰、割、戳等人身伤害事故。
如机械零部件、工件飞出伤人,切屑伤人,人的肌体或身体被旋转机械卷入,脸、手或其他部位被刀具碰伤等 ???????4、起重伤害:指从事起重作业时引起的伤害事故如在起重作业中,脱钩砸人,移动吊物撞人,钢丝绳继裂抽入,安装或使用过程中倾覆事故以及起重设备本身有缺陷等 ???????5、触电(包括雷击)伤害:指电流流经人体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如人体接触暴露的临时线或接触带电设备的金属外壳,触摸漏电的手持电动工具,以及触电后坠落和雷击等事故 ???????6、灼烫伤害:指生产过程中因火焰引起的烧伤,高温物体引起的烫伤,放射线引起的皮肤损伤,或强酸、强碱引起人体的烫伤,化学灼伤等伤害事故但不包括电烧伤以及火灾事故引起的烧伤 ???????7、火灾伤害:指企业发生火灾事故及在扑救火灾过程中造成本企业职工或非本企业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事故 ???????8、高处坠落伤害:指由于重力势能差引起的伤害事故如从各种架子、平台、陡壁、梯子等高于地面位置的坠落或由地面踏空坠入坑洞、沟以及漏斗内的伤害事故但由于其他事故类别为诱发条件而发生的高处坠落,如高处作业时由于人体触电坠落,不属于高处坠落事故。
???????9、坍塌伤害:指建筑物、堆置物等倒塌和土石塌方引起的伤害事故如因设计、施工不合理造成的倒塌以及土方、岩石发生的塌陷事故 ???????10、瓦斯爆炸伤害:指可燃性气体瓦斯与空气混合形成的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混合物接触火源时引起的化学性爆炸事故 ???????11、其它爆炸伤害:凡不属上述爆炸事故均列为其它爆炸事故 ???????(1)锅炉爆炸:指固定或承压锅炉发生物理性爆炸事故 ???????(2)压力容器爆炸:指承压容器在一定的压力载荷下引起的爆炸事故如容器内盛装的蒸汽、液化气以及其他化学成份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后导致的容器爆炸 ???????(3)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如煤气、天然气、乙炔、氢气、液化石油气体等 ???????(4)可燃性蒸汽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如酒精、汽油挥发气等 ???????(5)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如铝粉、镁粉、有机玻璃粉、聚乙烯塑料粉,面粉、谷物粉、糖粉、煤粉、木粉、煤尘以及可燃性纤维,麻纤维(亚麻)、棉纤维、晴纶纤维、涤纶纤维、维纶纤维、烟草粉尘等爆炸事故。
???????(6)间接形成的可燃性气体与空气相混合,或者可燃蒸汽与空气混合,如可燃固体、易自燃物、水氧化剂的作用快速反应,分解出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遇明火爆炸的事故如锅炉在点火过程中发生的炉膛爆炸,以及钢水包爆炸事故等 ???????12、中毒和窒息:中毒指人接触有毒物质,吃有毒食物、呼吸有毒气体引起的人体急性中毒事故如煤气、油气、沥青、化学、一氧化碳中毒等;窒息指在坑道、深井、涵洞、管道、发酵池等通风不良处作业,由于缺氧造成的窒息事故 ???????13、其它伤害:凡不属上述伤害的事故均称为其它伤害如扭伤、跌伤、冻伤、钉子扎伤、野兽咬伤等 ???????第八条事故报告应当准时、精确、完整,任何部室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敬重科学的原则,准时、精确地查清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事故损失,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依法追究责任 ???????第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报告和依法调查处理 ???????第十条对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举报(举报联系方式0911-7886807),厂安委会应准时派遣调查小组予以核实。
???????第二章事故报告 ???????第十一条事故报告程序:若发生事故,现场负责人应积极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救援(救援方案根据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执行)同时,必需在第一时间内依据事故性质报警(火警119、匪警110、急救120、交通事故122),在报警的同时,向安全环保质监部报告事故现场状况,安全环保质监部依据事故状况,准时向安委会副主任或主任报告,同时,依据事故性质,马上启动相应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第一时间到达事发觉场,马上组织抢险救援,并做好事故现场的维护工作和事故勘察工作 ???????第十二条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状况; ???????(三)事故的简要经过; ???????(四)事故己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五)已经采取的措施; ???????(六)其他应当报告的状况 ???????第十三条事故报告后出现新状况的,应当准时补报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准时补报。
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准时补报 ???????第十四条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马上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削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十五条事故发生地就近全部职工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马上赶赴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救援 ???????第十六条事故发生后,厂安全环保质监部、石油保卫大队、交警中队、保卫部人员应当妥当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 ???????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或者现场录像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当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第十七条采油厂安全环保质监部应当建立值班制度,并向社会公布值班联系方式(0911-7886807),受理事故报告和举报 ???????第三章事故调查 ???????第十八条事故鉴定:由厂安委会组织厂内相关部室人员组成调查组,对事故进行初步认定后报厂安委会副主任或主任,详细鉴定界限以物价部门、消防部门和医疗部门出具的鉴定报告为准。
???????第十九条事故调查组履行下列职责: ???????(一)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状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