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教版语文必修2第四单元第17课知能优化训练.doc
6页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 ”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唯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必不能禁失吾之悲 禁:经受B.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卒:最终C.吾亦既许汝矣 许:答应D.更恐不胜悲 更:更加解析:选 D “更”是“又” 的意思2.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Error!B.Error!C.Error!D.Error!解析:选 D。
A 项“而”:①连词,顺承关系;②连词,转折关系 B 项“之”:①助词,的;②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 项“以”:①介词,把;②介词,用D 项“为”都是判断词“是” 3.下列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表现林觉民对妻子的眷恋的一组是( )①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②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③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④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⑤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⑥故唯日日呼酒买醉A.①③⑤ B.②④⑥C.①②⑤ D.③④⑥解析:选 C③表现其妻子对林觉民的眷顾, ④是林觉民欲告诉妻子自己参加起义之事,⑥写林觉民的悲伤排除这三项即可4.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表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文体上看,是一封写给妻子的书信,表面上写的是对妻子的眷顾,实际上是写自己慷慨赴义的决心B.节选部分回忆了与妻子共同生活中的三件小事,这些事虽然都是只言片语,却都能表现作者对妻子的爱C.特别是第二件事,作者回忆婚后生活,夫妻恩爱,携手并肩,窃窃私语,这更加增加了作者离别妻子时的万分悲痛D.第三件小事是作者在赴义之前回家面对妻子的情景,这种欲言又止、呼酒买醉的悲痛心情,实则是出于对妻子的关爱。
解析:选 A表述错误,文章既有离别妻子的无限的悲痛,又有为国家百姓牺牲“小家”顾“大家”的悲壮5.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翻译的重点是文言虚词“以” “之”的意义和用法在这两句中有五个“之”字,两个“以”字,要注意具体语境中的使用情况答案:(1)我的意思是说凭你瘦弱的身体,一定经受不住失去我的悲痛2) 当时我内心的悲痛,是不能用笔墨来形容的二、语言运用6.在下面横线处各补上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形成完整的排比句人要懂得尊重自己,尊重自己所以不苟且,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要懂得尊重别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要懂得尊重自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所给的语句形式看,仿写的语句要采用顶真的修辞手法,写出“尊重别人”和“尊重自然”的结果答案:尊重别人所以不狂妄 不狂妄所以有修养 尊重自然所以不胡为 不胡为所以有理性7.上海某电台早间节目直播中,主持人在播放音乐间隙,用上海话聊天逗听众一名听众给节目热线发了一条短信:“求你们不要说上海话了,我讨厌你们上海人!”主持人语调认真地说:“这位听众,请你以一种团成一个团的姿势,再以慢慢的比较圆润的方式,离开这座让你讨厌的城市,或者讨厌的人的周围 ”很快,电台主持人在直播节目中回击听众的一句话“团成一团,圆润离开”成了网上论坛的热门话题你认为主持人回击那位听众的话合适吗?请你以一位听众的身份发表自己看法并说明理由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对于这则调侃性的对话,我们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但主持人的说法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要注意语言文明、得体。
答案:不合适 “团成一团,圆润离开” ,暗含“滚”的意思媒体是服务于公众的,面对听众的偏激情绪,主持人出言不逊,进行反击,其措辞是不得体的;上海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作为大众传媒的主持人要有容量和气度;睚眦必报打造不了和谐社会……一、基础知识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恐汝不察吾衷 衷:衷情B.虽不谓吾言为是 是:正确C.适冬之望日前后 适:恰逢D.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 肖:相像,类似解析:选 A “衷”的意思是 “内心”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 )A.汝泣告我 B.意同手书C.瓜分之日可以死 D.卒不忍独善其身解析:选 DD 项, “善”是使动用法,其余三项是名词作状语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Error!B.Error!C.Error!D.Error!解析:选 BA 项,①介词,用;②助词,与“来”连用,表时间B 项,都是介词,把C 项,①介词,凭借;②连词,来 D 项,①介词,因为; ②介词,用4.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司马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B.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C.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D.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解析:选 D。
“所以”一词表原因,不表结果现代汉语表结果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8 题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以今日事势观之 第:只是B.抑汝能之乎 抑:或者C.今日吾与汝幸双健 健:健康D.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 忍:忍心解析:选 C。
C 项, “健” ,健在,好好地活着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 ②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B.①吾辈处今日之中国 ②瓜分之日可以死C.①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 ②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D.①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 ②吾亦望其言是实解析:选 BA 项, “以”:①相当于“而” ,表修饰;②介词,把B 项, “之”都是助词,的C 项, “而”:①连词,表转折; ②连词,表并列D 项, “其”:语气词,表祈使语气;②代词,那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可以死”反复出现,十分深刻地揭露了旧中国惨不忍睹的现状,这样的黑暗现实,正是作者勇于牺牲的原因B.作者对妻子的叮咛,对孩子将来的期望,对死后家庭情况的悬揣,正表现了一个感情丰富的人对生的留恋C.结尾时,作者用“吾今与汝无言矣 ”收住话头,表现了作者在做大事前的理智与冷静,展现了其钢铁意志D.作者是个革命者,本来不相信有 “鬼” ,现在却希望它“真有” 这是一种孤苦的愿望,不忍丢下心爱的妻子解析:选 C “吾今与汝无言矣 ”实则满腔眷恋之情无从说起,表现了作者对妻子的爱和无限眷恋。
8.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这两句话翻译的重点是文言实词和句式第一句重在文言句式的翻译,第二句重在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的理解,这句话同时是定语后置句答案:(1)试问自古以来什么时候曾见过破镜能重圆的?那种比离散比死还要痛苦,这将怎么办呢?(2)天下的人不应当死却死了和不愿意分离却分离了的人,不能用数字来计算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3 题邹容,字威丹,四川巴人父某,行商陇蜀间,略知书容少慧敏,年十二,诵“九经” 、《史记》 、 《汉书》 ,皆上口父以科甲期之,容弗欲,时喜雕刻,父怒,辄榜笞至流血,然愈重爱容稍长,从成都吕冀文学与人言,指天画地,非尧舜,薄周孔,无所避冀文惧,摈之。
父令就日本学,时年十七矣与同学钮永建规设中国协会,未就学二岁,陆军学生监督姚甲有奸私事,容偕五人排闼入其邸中,榜颊数十,持剪刀断其辫发事觉,潜归上海,与章炳麟见于爱国学社是时,社生多习英吉利语,容调之曰:“诸君堪为贾人耳 ”社生皆怒,欲殴之广州大驵冯镜如,故入英吉利籍,方设国民议政厅于上海,招容,容诘镜如曰:“若英吉利人,此国民者,中国民邪,英吉利国民邪?”镜如惭,事中寝容既明习国史,学于冀文,复通晓《说文》部居疾异族如仇雠,乃草《革命军》以摈满洲自念语过浅露,就炳麟求修饰炳麟曰:“感恒民当如是 ”序而刻之会虏遣江苏候补道俞明震检察革命党事,将逮爱国学社教习吴朓朓故惎容、炳麟,又幸脱祸,直诣明震自归,且以《革命军》进明震缓朓,朓逸,遂名捕容、炳麟容在狱,日就炳麟说经,亦时时讲佛典,炳麟以《因明入正理论》授之,曰:“学此,可以解三年之忧矣 ”明年,狱决,容、炳麟皆罚作西人遇囚无状容不平,又啖麦饭不饱,益愤激炳麟谓容曰:“子宜惩忿自摄持,不者至春当病温 ”明年正月,疾果发体温不大热,但欲寐;又懊烦冤,不得卧;夜半独语骂人,比旦皆不省炳麟知其病少阴也,念得中工,进黄连、阿胶,鸡子黄汤,病日已矣。
则告狱卒长,请自为持脉疏汤药,弗许;请召日本医,弗许病四十日,二月二十九日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