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拿手法2.ppt
88页推拿手法,昆山中医院针推康复中心,一、手法的概念,用手或肢体的其他部分,按照各种特定的技巧和规范化的动作,以力的形式在受术者体表进行操作的一种医疗手段手法是治疗疾病和保健强身的一项临床技能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二、手法的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 以达深透手法的要求,持久:一是指手法要持续运用一定时间,保持动作和力量的连贯性,不能断断续续二是指手法在某一具体部位操作时,应该维持一定时间,使该部位产生感应(得气),切勿不停地乱移动操作部位有力:是指手法具有一定的力度,包括固定部位的压力和操作过程中运用的功力有力是前提,应根据治疗的对象、病症的虚实、施治的部位和手法的性质来决定力量的大小均匀:是指动作频率要有节奏而协调,不要时快时慢;用力要稳,不可忽轻忽重柔和:轻而不浮,重而不滞柔和不是柔软无力,而是不要用滞劲蛮力或使用突发性暴力在临床应用时,手法技术是关键,而力量则是发挥技巧的基础推拿禁暴力、蛮力 明朝张介宾《类经》:“今见按摩之流不知利害,专用刚强手法,极力困人,开人关节,走人元气,莫此为甚,病者亦以谓法所当然,即有不堪,勉强忍受,多见强者致弱,弱者不起,非惟不能去病,而适以增害,用若辈者,不可不为知慎”。
三、手法的补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补法:补充人体物质的不足或增强人体组织之功能的治疗方法 泻法:具有直接或间接地祛除体内病邪的作用,或抑制组织器官功能之亢进的治疗方法补法:凡刺激较弱、较浅,作用时间较长的手法 泻法:凡刺激较强、较深,作用时间较短的手法 古代小儿推拿手法补泻的记载:旋推为补,直推为清(泻); 左揉为补,右揉为泻; 顺摩为补,逆摩为泻; 缓摩为补,急摩为泻四、手法的应用,范围广而部位深:滚法、肘推、肘揉法; 范围广而部位浅:掌揉法、掌推法、擦法; 范围小而部位深:按、点法、肘压法、指击法、啄法; 范围小而部位浅:指揉法筋腱部位:拿法、弹拨法、拇指按揉法 穴位、压痛点:按法、点法、掐法、一指禅推法 关节功能障碍或错缝:摇法、扳法、拔伸法法虽有定,变通在人一、一指禅推法 【概念】 用大拇指指端、罗纹面或偏峰拇指桡侧面着力于经络穴位或部位上,肩肘关节及上肢肌肉放松,通过腕部的连续摆动和拇指关节的屈伸活动,使产生的力持续作用于经络、穴位或部位上,称为一指禅推法 【操作方法】 术者手握空拳,拇指自然伸直,并盖住拳眼,用拇指指端、偏峰或罗纹面着力于治疗部位或穴位,沉肩、垂肘、悬腕,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关节,拇指掌指关节或指间关节的屈伸运动,使产生的功力轻重交替,持续不断地作用于治疗部位,,,【动作要领】1.沉肩:肩关节放松,不要使肩部耸起用力。
若肩部未放松,操作则不能持久,易使上肢酸痛,使动作受到牵制、且易产生职业性劳损 2.垂肘:上肢肌肉放松,肘部下垂,略低于腕部,同时注意腕部尺侧略低于桡侧 3.悬腕:腕关节自然悬屈,但不可将腕关节用力勾紧,从面影响腕关节的灵活度,应在保持腕关节松弛的状况下,尽量使腕关节悬屈呈900 4.掌虚:手握空拳,指面不贴掌心,使之虚掌,拇指垂直盖住拳眼,使腕及拇指活动时起稳定作用 5.指实:拇指端罗纹或偏峰自然着力,吸定于治疗部位上 6.紧推慢移:紧推慢移就是指在某一治疗部位的操作需要按照一定的频率持续一定的时间,使得局部达到一定的刺激量的积累以后,再逐渐移向下一治疗部位,以提高治疗效应,频率要求每分钟约120~160次避免在治疗部位的少推快移注意事项】 1.一指禅推法临床操作时有屈伸拇指指间关节和不屈伸拇指指间关节两种屈伸拇指指间关节活动,刺激显得更为柔和不屈伸拇指指间关节操作,具有力稳、刺激强等特点临床上应根据各人拇指生理条件治疗要求而选择相宜的操作方法 2.操作中自然压力,不可用蛮力 3.频率均等,不可时快时慢临床应用】 一指禅推法刺激量中等,指面接触较小,故适用于全身各部,可用于治疗内、外、妇、儿、伤各科的多种疾患,尤以治疗内、妇科疾病为多。
本法在临床应用时根据部位和病种,姿势不尽相同,如治疗头面部,一般用偏峰着力,为避免屈指时碰撞头面,操作时其他四指需放开推胸腹部时还可结合指摩法操作,称复式手法推颈项部时用罗纹或偏峰吸定,四指向上自然伸直,两手若同时操作,称蝴蝶双飞势推四肢关节部位时指峰吸定,用持续劲,便于深透附:缠法,用大拇指指端或偏峰着力于经络穴位或部位上,以腕部快速的摆动带动拇指关节屈伸活动基本要求与一指禅推法同,推法加快谓之缠,动作越快越好,每秒钟须达到4~5次此为心功劲,即缠绵不断之意,施术者要运全身之气,集功力于指,由轻而重,由浅入深,逐渐深透缠法频率快,摆幅小,动作快而不乱,轻而不浮;接触面积小,能量扩散小,因此功力集中,易于渗透,有活血祛瘀,生肌托毒之功效,具有较强的消散作用,常用以治疗外科疮疡初起二、滚法 【概念】 用第五掌指关节背侧吸附于治疗部位上,以腕关节的屈伸动作与前臂的旋转运动相结合,使小鱼际与手背在治疗部位上作持续不断的来回滚动的手法称为滚法操作方法】 术者手指自然弯曲,用手背第五掌指关节背侧吸定于治疗部位或穴位,肩关节放松,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关节的屈伸以及前臂的旋转运动,以三、四、五掌指关节为轴,以手掌小鱼际侧为轴,两轴相交形成的手掌背三角区,使之在治疗部位上作持续不断的来回滚动,产生功效。
动作要领】 1.术者肩关节放松,并前屈、外展,使上臂肘部与胸壁相隔约15cm左右,过近、过远的不利于手法操作与用力 2.肘关节屈曲,约呈1200~1500左右角度过大不利于前臂的旋转运动;角度过小则不利于腕关节的屈伸运动,同时不能使滚法的力量有效地发挥 3.腕关节放松,伸屈幅度要大,手背滚动幅度控制在1200左右,腕关节屈约800~900伸约300~4004.第五掌指关节背侧要吸定,小鱼际及手掌背侧要吸附于治疗部位,不可拖动,跳动与滑动 5.滚法的压力,摆动的幅度、速度均要相对一致,不可忽快忽慢,时轻时重,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性 6.手指要自然弯曲,指掌部均应放松,指掌不宜过于伸直、紧张,使掌背成平面而影响手法的滚动,也不宜手指用力过度弯曲,而导致腕关节紧张,因此限制了滚动的幅度 7.术者两脚分开,上身前倾约300频率约每分钟120~160次,,,【注意事项】 1.在米袋上进行锻炼,必须将米袋稳定,以免影响操作 2.左右手锻炼时间须相等,以免两手操作技能发生差异 3.在锻炼过程中,手法压力须逐渐加强,但避免运用暴力来进行临床应用】 滚法操作时,由于具有接触面积广,压力大特点,临床上运用于肩背部、腰臂部以及四肢等肌肉较丰满的部位。
常用于治疗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病症,如急性腰扭伤、慢腰痛、肢体瘫痪、运动功能障碍等疾患除标准滚法外,临床根据不同的病情滚法也有一些变化,如在需要刺激量小的时候,常常采用以小鱼际为力点的小鱼际滚;在需要刺激量大的时候,常常采用以小指、无名指、中指的掌指关节突起处为力点,附着于治疗部位的小滚法;在患者较肥胖或施治部位范围较广的腰背以及下肢部位,当需要刺激量较大时,也可以采用前臂滚法术者用前臂尺侧吸定于治疗部位,沉肩,屈肘关节,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作主动摆动,带动前臂的旋转运动,使前臂在治疗操作部位上作来回往返的滚动三、揉法 【概念】 用手指罗纹面,掌根和手掌大鱼际着力吸定于一定治疗部位或某一穴位上,作轻柔缓和的环旋运动,并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一起揉动的方法,称为揉法根据着力部位的不同可分为:指揉法、掌根揉法、大鱼际揉法操作方法】 1.大鱼际揉法 术者沉肩、垂肘、腕关节放松,呈微屈或水平状,大拇指内收,四指自然伸直,用大鱼际附着于治疗部位,稍用力下压,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部,使大鱼际在治疗部位上作轻柔缓和的环旋转动,并带动该处皮下组织一起揉动2.指揉法 用指腹着力于治疗部位,作轻柔缓和的环旋转动,并带动皮下组织一起揉动的方法。
用中指着力的称中指揉法;食、中指着力的称双指揉法;食、中、无名指三指着力的称为三指揉法;用大拇指着力的称拇指指揉法中指、双指和三指揉法要求术者腕关节微屈,将指腹着力于治疗部位,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关节摆动,使指腹在治疗部位上作轻柔的小幅度的环绕拇指揉法要求腕关节放松,而后作大拇指的掌指关节环旋运动,使指面在治疗部位上作轻柔缓和的小幅度环旋运动,并带动该处皮下组织一起揉动3.掌根揉法 用手掌掌根着力于治疗部位上,作轻柔缓和的环旋转动,并带动该处皮下组织一起揉动的手法要求术者手掌掌根稍用力下压,腕关节放松,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及手掌连同前臂作小幅度的回旋运动,并带动该处肌肤一起揉动动作要领】 1.要求吸定治疗部位,操作的手既不能有与被治疗部位体表的有相对的摩擦运动,也不可过分用力向下按压,要力达皮下 2.操作时腕关节放松,动作要灵活、自然、顺畅、协调而有节律性 3.频率每分钟120~160次但作拇指揉法时频率要缓慢 4.大鱼际揉法操作时以前臂作主动摆动,腕关节不可作主动外展摆动指揉法揉动幅度要小注意事项】 1.操作时用力要轻柔,不可用蛮力 2.揉动幅度由小到大,动作要有节奏。
3.操作中需与摩法相区别临床应用】 1.大鱼际揉法着力面积大,而且柔软舒适,刺激更为柔和,老幼皆宜,临床常用于头面部、胸腹部、胁肋部和四肢关节 2.指揉法临床上多用于小儿推拿,施术面积小,功力较集中,动作柔和而深沉,适用于全身各部位或穴位三指揉法临床上常用于颈部,以治疗小儿先天性斜颈,还可用于脐和双侧天枢穴 3.掌揉法着力面积较大,刺激柔和舒适,适用于面积大又较为平坦的部位,如腰背部、腹部以及四肢掌揉腹部,有温中散寒的功效掌揉腰背部及四肢肌肉,有较好的放松肌肉,解除痉挛的功效,常用于肌肉酸痛和强刺激手法作用后引起的反应,能起到缓解作用四、摩法 【概念】 用手掌掌面或食、中、无名三指相并指面附着于穴位或部位上,腕关节作主动环形有节律的抚摩运动,称为摩法手指面着力的手法为指摩法,手掌面着力的手法为掌摩法操作方法】 1.指摩法 术者指掌部自然伸直、并拢,腕关节微屈,将食指、中指或无名指的末节指面附着于治疗部位,沉肩、垂肘,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指在体表作环旋摩动(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2.掌摩法 术者手掌自然伸直,腕关节微背伸,而后将手掌平放于体表治疗部位或穴位,以掌心或掌根部作为着力点,腕关节放松,连同前臂一起作环旋摩动。
动作要领】 1.肩、肘关节及手臂放松,肘关节微屈在1200~1500之间 2.腕关节放松,指掌关节自然伸直、并拢 3.操作时指面或掌面要紧贴体表治疗部位,可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 4.摩动时压力要均匀,动作要轻柔,一般指摩法操作时宜轻快,频率每分钟120次左右,掌摩法操作宜稍重缓,频率每分钟100次左右注意事项】 1.手法要先轻后重,腕关节作主动环转活动时,要灵活轻巧,不可滞涩不畅 2.用力应平稳均匀,不可过于按压临床运用】 摩法刺激轻柔缓和,属于轻刺激手法,适用于全身各部位以胸腹以及胁肋部为常用,具有和中理气功效用于下腹部有调畅气机,通调水道之功效在腰背四肢应用,具有行气活血、散瘀消肿之效由于摩法主要是长时间施术于穴位或部位,通过穴位和经络作用于人体,所以其功用常因所施部位或穴位不同,而体现不同的治疗作用五、擦法 【概念】 用指、掌贴附于体表一定治疗部位,作直线来回摩擦运动的手法,称为擦法操作方法】 术者腕关节伸直,使前臂与手掌近似相平用手掌的小鱼际部、大鱼际部或全掌,贴附于体表的治疗部位,稍用力向下按压,肩关节放松,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作主动摆动,带动前臂以及手掌在体表作均匀的上下或左右往返摩擦移动,使治疗部位产生一定的热量。
用小鱼际着力摩擦的,称为小鱼际擦法有大鱼际着力摩擦的,称为大鱼际擦法有全掌着力摩擦的,称为掌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