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拓展训练活动——高空断桥.doc
4页拓展训练活动——高空断桥淄川区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基地 肖宏刚项目名称:高空断桥项目类型:挑战个人心理的高空类项目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自身潜能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3、教育学生要战胜自我,克服恐惧的心理,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4、通过活动,磨练学生的毅力,克服心理惰性; 5、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关心同学和与人相处的良好品质教学方法:1、讲解; 2、引导与指导; 3、示范 ;4、讨论 ;5、总结与点评活动方式:a、先行后知的体验式 b、单个体实践式活动重点:高空断桥的跨越式体验过程活动难点:对胆小学员的心理,促其完成体验活动场地:拓展活动区的高空断桥场地活动器械:1、安全头盔、半身安全带、 铝锁、静力绳与升降器、环扣与主绳教学过程:准备阶段(一)文化广场的整队男女生各站一路纵队,然后带学生到活动场地相关要求)1、学生自带马扎2、着装要求以运动服或校服为宜,脚上以运动鞋或旅游鞋为宜二)断桥场地的整队一般站成四五排,男女生分开站队,女生在前男生在后。
另外,男女生通过限数报数随即分成男女混合小组,以便分组进行体验活动,一组一排强调注意事项:1、不准吃零食,不准乱扔垃圾,注意保持场地卫生,但可以带水、 喝水,下课后将瓶子统一带回2、不准打闹,乱动场地器械,要遵守纪律,注意安全3、要积极参与活动,适时适当的给同学鼓劲加油严禁恶语攻击同学4、对违反上述规定者要酌情做出处罚二、讲解阶段(一)拓展起源与发展1、拓展起源:二战期间,英国的大西洋商务船队屡遭德国军队的袭击,船员在逃生时,只有少数人能活下来,并发现这些人不是那些身强力壮的体能最好的海员,而是那些年龄较大求生欲望最强的船员,由此得出以下结论:当灾难降临时决定一个人能否生存的决定因素不是个人体能,而是人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和意识2、拓展产生:1942年德国人汉恩与他的朋友创建了“阿德伯威海上学校”,专门训练海员的海上生存能力与技巧分析与结论)1、阿德伯威海上学校-拓展基地雏形2、汉恩---拓展运动的创始人3、海员----最初训练的对象3、拓展的发展a、训练的对象范围扩大b、拓展运动的全球性普及c、训练内容的增加以及活动规则的产生我国是在1995年,由北京拓展训练学校(今北京人众人拓展训练公司)校长刘力引入中国,第一批受训人员是新华社全体员工,中国第一个拓展训练基地诞生在新华社房山绿化基地。
※小资料※拓展,在发达国家已介入到高校的管理专业课程,成为MBA团队管理课程的重要构成部分我国的北京,上海,深圳的一些学校也于近几年陆续开设了类似的课程 (二)活动目标的说明三)活动任务及注意事项1、活动任务:每位学员(学生)戴上护具利用升降器爬到离地四米高的桥面上,从一块桥板跳到另一块上,再返跳回来,然后返回地面2、注意事项:a、在桥板上不能助跑;b、站在桥板的边缘时,可探出脚掌的三分之一;c、动作要求是单腿起跳,单腿落地,跨步跳跃,即要有腾空的动作;d、无论距离多么近,皆为跳跃,不能迈步;e、跳跃过程中,不许双手死拽面前的主绳,但可用一只手轻抓以保持身体重心四)介绍护具有登山绳、主绳、扁带、半身安全带、铝锁、头盔、升降器告之:我们用到的护具、其安全系数及标准都符合国际登山协会的规定目的是不让学生担心安全,打消对装备疑虑)1、主绳与静力绳(登山绳)扁带、半身安全带、都可以承重两吨a、主绳挂在断桥上空的钢丝绳上,用双扣一反一正挂住,以确保安全,即双保险;b、登山绳,挂在竖直钢管上,承担上与下时学员的安全;c、扁带一端紧扣升降器,一端与铝锁相连,三者合用共保学员上与下的安全;d、半身安全带,将其穿在学员身上,保护其安全。
2、护具的用法:a)头盔:戴时注意反正,松紧度以伸入两手指时略有压迫感即可;b)半身安全带:前后要分清 腰带要反扣 松紧度以在腰部伸入四指 略有压迫感即可;c)升降器: 黑色开关(全开关)升降器与登山绳连接的开关注意:学生不能动,只有指导老师可以动 , 银色开关(半开关)学生在上与下时,因此开关操作方法是用右手的大拇指按在银色开关上的半月形凹槽, 一扣一松来控制下降速度,保证学生安全说明:黑色开关,若打开,升降器就会完全脱离登山绳,银色开关被打开,只会顺着登山绳走,而不会脱离D)铝锁:用在扁带与半身安全带的连接和主绳与半身安全带连接锁时要将螺母旋转到底后,再回转半圈至一圈以防锁死,一般情况下,有老师操作 ,学生不准动教学方法:1 、讲解法; 2、实物演示法;3、示范法(教师示范与学生示范);4、重点讲解;5、观察纠正法三、学生体验阶段:(一)准备阶段:1、学生做热身运动,活动一下关节2、在地面上, 模拟跨越练习:在地面上划出与断桥间相似的距离,练习跨越以提醒学生记住起跳脚,同时通过练习增强学生自信3、统计有心脏病、恐高症 腿和胳膊有重伤及其他严重情况而不能做的学生人数二)高空体验:1、活动方法:a、确定首选试跳 :选一个胆大 ,自信心强,勇于跨越的学生,第一个体验。
目的有二,一是做示范起榜样的作用,让学生树立信心;二是点评其动作,表扬其优点,指出问题,以帮助进一步明确动作要领与体验要求,为活动顺利进行做好铺垫b 、男生,女生交替进行或每组学生轮流进行2、分组方法:(是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采取的方法) 采用时,要求各组要确定队名队长和响亮的有激励作用的口号3、教学措施1)限制个体体验时间,为保证每位学员都有机会体验,故要限制体验时间,以给学生一定的紧迫感,促进活动的顺利进行与完成在一般情况,每人完成活动的任务的时间限制在2-3分钟,个别学生若发生特殊情况,则酌情延长时间,比如掉下断桥者,胆小犹豫畏缩不前者,但不能时间过多2)充电措施,及时引导全班同学或每组其他成员,在体验者上桥前,加油助威或每组所有成员围成一团,齐喊口号,为体验者鼓劲,树立信心,在桥上出现犹豫的同学,桥下的同学也要为其鼓劲,增强其自信,促其战胜自我,成功逾越3)对于完成任务的同学,应及时肯定与表扬,并带领或要求桥下同学为其鼓掌喝彩,提升其成功而愉悦的心情,同时达到全班分享拓展活动气氛4)对仅仅有恐惧引起的畏缩不前的学生,可使用下面方法:a、不断给其鼓励 坚定其信心 让其做深呼吸向前移动。
b、建议下方的学生给其鼓励,c、让其喊1、2、3 跳 5)对不同学生据不同的表现采取多样化的心理方式a、对于胆小者,可适当采取反面孤立的方式:“你难道让下面的同学取笑你吗”; b、对于想跳但又犹豫者可适当接应一下;c、对于极度恐慌的学生应予以安慰;d、对于胆大一次成功的学生,及时适当的肯定与表扬,可以运用击掌竖起大拇指等身体语言;6)对于掉下断桥的学生 ,及时采取应对措施a、稳定其情绪,予以安慰 b、帮助学生重新站在桥面上树立信心四、回顾阶段:(一)回顾阶段的教法:问题提问法,讨论法,总结法二)活动过程设计: 1、提问:a)为什么平地上轻易跳过的距离,到了空中就不易做? b)人为什么会产生恐惧? c)怎样去鼓励同学 如何接受同学的鼓励? 2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 3、学生发言:a举手自检式发言b代表发言4、教师总结:a)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b)人生与俱来都有自我保护的本能; c)只有勇于面对困难接受挑战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心理素质; d)断桥一小步,人生一大步; e)适应改变是现代人必备素质之一。
五、与学生告别,整理器械 反思:有序 合作 信心肖宏刚高空断桥是基地拓展运动中的重点项目,是一项以挑战个人心理素质为主的运动该项目的意义在于“断桥一小步,人生一大步”,突破个人心理障碍,超越自我,激发个人潜能,重塑自我断桥项目有很强的挑战性和趣味性,故深受师生们的青睐本学期我有幸参与断桥项目的教学工作,颇有感触:一、活动设计要有序化拓展活动教学式是由教师讲解与学生体验所构成的特殊的认知活动这种认识活动是将新知识面授于学生,教师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传播一定的、必要的、相关的理论,使每个学生的认知迅速提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理解、讨论、探索,然后体验,最后掌握所学因此,指导教师在设计活动教学流程时,必须使活动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必须使教师讲的思路和学生学得思路合拍,必须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认知条件二、抓住细节,培养学生自主与合作探究意识新课改实施以来,鼓励学生对发现的问题要与教师同学探究,以寻求答案,这样可增强学习的自主意识在断桥课上,让学生针对活动任务,共同探究以下问题:1、如何克服恐惧,战胜自我?2、采取何种方式给同学加油,以帮助同学完成任务?3、怎样接受同学的鼓励?面对上述问题,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相互磋商,寻求合适的答案。
三、帮助学生增强信心的几点做法一)巧用数据,消除疑虑断桥项目上配备了安全装备,目的是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在介绍装备时,除了告诉学生所有的装备皆是国际登山协会认定的专业装备,还特别注意提讲装备的承载重量等关键数据,例如,登山绳的承载重量是两吨,每米四十元(人民币),以此有力的证明其安全性,才使学生大胆而放心的使用安全装备,消除疑虑,从而增强信心二)合理运用语言激励在体验过程中,教师适时地运用肯定与赞扬的语言,可以给予学生帮助上桥前,学生要在地面上做模拟跳跃练习,其间,教师可以适时的说:“你跳得真远!”“你的动作非常规范!”等话语,学生听到后,会增强自信;当学生站在桥上时,教师可以说:“你能行!”“你一定能跳过去!”“你现在的状态很好!”等话语,以帮助学生稳定心态,战胜自我,勇于挑战;当学生成功时,一句“你真棒!”“向你祝贺!”可以及时地提升学生喜悦的心情,并延长学生愉悦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