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知识点人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一.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亦***
  • 文档编号:211029089
  • 上传时间:2021-11-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3.46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结果地壳 运动水平运动形成绵长的瓯裂蜜和巨大的褶皱山脉使地表 变得茴 低不平垂直运动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岩浆活动岩浆只有咂出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变质作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2.表现形式及其影响一、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二、外力作用1.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能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作用因素作用表现作用结果堆积物大的 先沉积小的 后沉积流水地势起伏变缓或河道弯曲,流水的速度减缓冲积扇、三角洲风气压梯度力减小或遇地形阻挡,风速减弱沙丘、沙垄海水海浪遇到倾斜海岸,速度减缓沙滩冰川冰川融化后夹杂的物质堆积冰硕湖杂乱无章风向5.根据风力堆积物判断盛行风向(1)根据沙丘判断风向:风向.沙丘剖面图风向-沙丘等高线图沙丘的缓坡为迎风坡 风向OOO ••• •••• OOO::: :::: OOO ••• •…戈壁沙漠黄土(2)根据堆积物的大小判断风向:堆积物颗粒由大到小的方向即风向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 岩石的分类:A是岩浆岩;B是沉积岩2. 地质作用:①冷却凝固;②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等外力作用;③变质作用(条件:高温高压;变质岩:大理岩、板岩;富含金属矿物);3.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判读方法(1) 关键是判断岩浆和岩浆岩。

      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直接冷却凝固而成,即只有一个箭头指向 的就是岩浆岩(侵入岩:花岗岩(坚硬);喷出岩:玄武岩(有气孔))2) 岩浆是岩石转化的“起点”,也是三类岩石的“归宿",即有三个箭头指向3) 三大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页岩、石灰岩、砂岩、砾岩)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沙正示意图②③岩A③④重熔再生①④岩浆变质表现因素作用结果风化作用温度、水、生物使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碎屑物留在原地总的趋 势是使 地表起 伏状况 趋于垩 缓侵蚀作用流水、海水、述川、风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常使 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 侵蚀地貌搬运作用流水、海水、冰川、风移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为堆积地貌的发 育输送大量物质堆积作用流水、海水、冰"、风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2-表现形式及作用3-侵蚀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作用因素作用表现作用结果流水湿润、半湿润地区水的流动破坏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并将侵 蚀掉的物质带离原地沟谷(V型谷)、瀑布、 丹霞地貌风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破坏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并将侵蚀掉 的物质带离原地风蚀蘑菇、风蚀城堡、 雅丹地貌冰川高纬度或高山地区,冰川运动不断侵蚀底部岩石和侧面岩壁冰斗、角峰、U型谷海水岩石海岸,波浪不断击打、侵蚀岩壁,使海岸后退海蚀柱、海蚀涯4-堆积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 名称判断依据一地形判断依据二未受侵蚀久经侵蚀形成地形倒置背斜岩层一般向 上拱起形成山岭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产生裂隙,形成 谷地中部岩层老,两翼岩 层新向斜石层,般向 下弯曲形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石致密,形 成山岭中部岩层新,两翼岩 层老二、地质构造与地貌1.褶皱褶皱基本形态及地貌:向背斜位移类型表现举例水平方向(图1)会使岩层在水平方向上被错翅美国圣安德列斯断层垂直方向 相对下降形成谷地或低地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图2) 相对上升发育成块状山或高地华山、庐山、泰山断层沿线常发育成沟谷、河流3.常见地质构造研究的实践意义2・断层及地貌断层: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 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发生破裂, 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

      坝水井油易发 生滑 坡现卜公路向斜 断层煤矿油、气此处岩石易破碎,不宜在此处建水库大坝岩层稳定不易 发生滑坡现象公路透水层隔水层Q泉隧道工程应选 址于背斜,而 不应选址于向 斜,避免渗漏向斜是良好 的储水构造, 利用向斜可 找水背斜是良好的 储油、储气构 造.利用背斜 可找油、找气断层处易于找 泉,但大顼等工 程建设应避开 断层T工煤矿区会发生透水审故煤矿区会发生瓦斯爆炸(1)利用地质构造找水一一向斜槽部、断层处岩层向槽部倾斜,利于地下水向槽部汇集,故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地下水出露成泉(2)利用地质构造找矿一一向斜槽部探矿、背斜处找油(煤、石油、天然气均在地质历史时 期的沉积岩中形成)向斜部分的地下(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掉) 注意:背斜处开采煤炭等,易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向斜处开采煤炭,易发生透水事故 背斜岩层向上拱起,油、气质量轻,分布于背斜顶部;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3)利用地质构造确定工程建设避开断层断层处易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坍塌隧道避开向斜向斜是雨水汇集区,建隧道可能会变为水道隧道选在背斜背斜的岩层呈天然拱形4.板块构造学说(1) 地球的岩石圈可以划分出六大板块:A为亚欧板块、B为非洲板块、C为印度洋板块、D 为太平洋板块、E为美洲板块、F为南极洲板块。

      2) 六大板块上覆于熔融的软流层之上,一直处于缓慢的、不断的运动之中3) 板块间的相互运动主要有相向、相离等形式,并因此产生不同的地貌形态4) 板块内部相对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 5.板块运动形成的地貌板块运动张裂相撞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 挤压碰撞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 互挤压碰撞边界类型生长边界消亡边界一4影响形成裂谷或海洋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海沟、岛弧、海岸山脉举例东非大裂谷、红海、大 西洋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 岛弧、美洲西岸山脉图示二―堡竺二二二_生长边界嚣篇陆板块~消亡边界6、山地对交通的影响影响一般原则原因实例首选公路运输,其次是铁路运输①山地修建交通运输干线的成 本高、难度大;②建造公路的 成本、技术难度较铁路小西藏先有新藏、 青藏等公路,后 有青藏铁路线路 分布①线路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 盆地和河谷地带;②线路一般呈“之”字形或“8”字状(线路尽 量与等高线平行);③避开陡坡和 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 发地段;④在适宜的过河点跨过河 流;⑤尽量选择经过各级居民点; ⑥避免占用耕地,避开农田水利设 施原因:①尽量节约建设成本;② 降低技术难度;③ 工程施工要安全;④ 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运营安 全性① 同蒲铁路沿汾 河谷地伸展;② 陇海铁路的西 段沿渭河谷地伸③ 晶昆铁路沿地 形走势曲折伸展线网 密度平原、山间盆地、河谷等人口稠密、 经济发达的地方,线网密度大山区人口主要集中在河谷地 带,联系较多的居民点,方便 出行,吸引较多的客货流,从 而提高营运量,增加经济效益新疆的南疆铁路 和兰新铁路均沿 山麓分布,连接 大小绿洲【注意】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区别(1) 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导致的岩层变形变位,它是地壳运动的“足迹”,它主要有褶皱(向 斜、背斜)、断层。

      2) 构造地貌是由地质构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特征,它的主要类型有山地、谷地、平原、盆 地、陡崖等特别注意向斜谷、向斜山、背斜山、背斜谷、断块山均为地貌类型7.地质剖面图的判读① 若地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下沉,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② 若地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地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地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③ 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时开始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④ 若上下两个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是由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稳抬 升或褶皱隆起上升,地层遭受外力侵蚀形成的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壳上升形成的;若侵蚀面上部为风化壳,是由于地壳上升后一直遭受外力侵蚀所致⑤ 若地形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周围岩石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周围岩石形成的年代三、河流地貌1、河谷的演变图2图3阶段初期侵蚀类型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 源头侵蚀为主地貌特点剖面图中期向下的侵蚀作用减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河谷不断加深和延长,河谷深而窄,谷壁 陡峭,横剖面呈“V”形河道开始变得弯曲,河流在凹岸侵蚀,在 凸岸堆积,使得河道更为弯曲,河谷拓宽成熟期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为主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槽形地貌类型7K意图地区分布形成原因冲积扇山前地带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 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前沉积下来,形成扇状 堆积地貌,称为冲积扇。

      河漫滩 平原河流中下 游地区河流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不断升高扩 大,在枯水期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期河 漫滩被淹没,继续接受堆积如果河流改道或继 续向下侵蚀,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 滩连接在一起形成河漫滩平原三角洲河流入海口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并受到海水顶托作 用,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挟带泥沙沉积在河口前 方,形成近似三角形的堆积体随着沉积物质的 增加,堆积体向海洋一侧扩展而形成2、冲积平原的形成河流对聚落的影响影响聚落规模影响聚落分布耕地破碎地区耕地连片地区平原地区山区河谷中乡村的规模相对较小乡村规模较大一般沿河呈线状分布 在洪水淹不到的地方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 地带,即高于洪水位的地方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 .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①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②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③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2) .河流对聚落规模及分布的影响③曲流段(凹岸、凸岸)的流速差异①河流的曲流段 示意图②曲流段环流 剖面图A凹岸使蚀、凸岸堆积〈平面图)修凹岸使蚀、凸厚堆积〈剖面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