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二课中国画的艺术境界和艺术语言.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48850871
  • 上传时间:2023-08-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5.0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首 页 课题第二课 中国画的艺术境界和艺术语言课型第几课时课时教学目标(三维)1. 了解中国画的概念等相关知识2.了解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及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3.激发对祖国优秀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画的独特的艺术语言  教学难点: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授、分析、讨论、ppt多媒体使用教材的构想教材着重从中国画的概念、创作与评价标准、表现方法、造型要求、用色特点、表现形式、意境营造等方面来介绍中国画,着力于使学生体会中国画的艺术境界和艺术语言课 时 教 学 流 程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一、 目标展示1、了解中国画的概念等相关知识2.了解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及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3.激发对祖国优秀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二、主体学习、交流展示中国山水画和一幅西方风景画的对比欣赏导入本课:中国画的艺术境界和艺术语言      “形神兼备与气韵生动”的理解  “形”指什么?“神”指什么?  “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理解    以人物画《韩熙载夜宴图》、花鸟画《禽兔图》为例详细分析。

        “写心立意与以大观小”的理解    “骨法用笔与应物象形”的理解    “随类赋彩与色不碍墨”的理解  中国画的意境与章法  关于意境的理解  关于章法的理解    中国画的诗书画印结合表现方式  诗书画印结合是中国画的一种特殊艺术风格,兴起于宋代画家借助题诗、款识、书法、印章等艺术手段,作为画面的补充、阐发、烘托和说明,来尽情地倾露自己的思想感情  以郑板桥的作品为例说明    三:当堂检测怎样理解中国画“以大观小”的表现方法?找出相关作品并举例说明课堂总结:  中国画在世界画坛上独树一帜,自成体系,欣赏中国画首先要了解它的艺术特点希望本课的学习能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成为我们深入了解和继承、发扬这部分优秀传统艺术的良好开端学生欣赏并分析作品“性”外形“神”气质“气韵”是中国传统绘画理论的重要审美范畴之一,指作品中蕴含的生机、气势、节奏和韵致学生思考并回答(请同学分组讨论,交流) a.“写心立意”:通过表现客观世界实现自我精神的抒发——中国画的诗情画意b.“以大观小”:超越直观世界,用心灵的眼笼罩全景,从全体来看部分,把全部景界组织成一幅气韵生动、有节奏、有和谐的艺术画面——中国画的构图 a.“骨法用笔”  是说的与骨法概念密切相关的问题。

        南齐谢赫德六法中的“骨法用笔”一法中,借用“骨法”来说明用笔的艺术性,包括着笔力、力感、结构表现意思在内  b.“应物象形”  蕴含着天人关系和物我交融的古代哲学思想,它代表着中国画家的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应物”: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反应状态  “形”头脑中经过加工的艺术形象,它可以是有取舍、有想象、有夸张的艺术意向随”对象的形、色、质、香等类相,以及画家审美心理感受的类相而“赋彩”如:《出水芙蓉图》、《簪花仕女图》等  宋代的“运墨而五色具”  明清以后:“色不碍墨,墨不碍色”--色墨和谐、色墨交融  “意境”是一种借助匠心独运的艺术手法所营造出的情景交融、境与意会,意味隽永深长的艺术境界意”是人们的思想和情感,而“境”则是由象引发的“象外之象”“章法”是指画面构图、构思学生完成并说明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