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特第二专题=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剖析.ppt

191页
  • 卖家[上传人]:今***
  • 文档编号:107814008
  • 上传时间:2019-10-2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1.54MB
  • / 19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专题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本专题共四讲,反映了资本主义的垄断性发展与世界性危机,明示了俄国“一国胜利”的理论创新与实践突破,探索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最初道路,分析了苏联模式的成败得失,展示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胜利发展通过本章学习,弄清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和特殊性;了解苏联模式的成就和弊端,明确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意义教学目的:,1、社会主义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俄国 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与实践; 2、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初探索; 3、社会主义在多国的胜利; 4、苏联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俄国“一国胜利”论的理论与实践;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作用和 严重弊端 ; 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的原因教学重点:,1、苏联模式是如何形成的? 2、如何认识社会主义 在多国的胜利?,教学难点:,列宁简介:弗·伊·列宁(1870—1924),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于1870年4月22日出生在俄国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州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州国民教育总监1887年在家乡中学毕业后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期间参加学生民主运动,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1889年移居萨马拉,组织了当地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

      第一讲 列宁关于俄国首先实现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1893年到彼得堡参加工人运动,1895年创立了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同年底被捕,1897年被流放到西伯利亚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但是新选出的三个中央委员旋即被捕,各地党组织陷于涣散状态列宁于1900年获释,并于1903年出席了旨在重建被沙皇政府破坏的党组织的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会上形成了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布尔什维克的意思是多数派在艰难曲折的革命斗争中,列宁逐渐成为公认的俄国工人政党的领袖人物第一讲 列宁关于俄国首先实现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1916年7月写成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这是马克思《资本论》的直接继续,它总结了《资本论》出版以后资本主义在半个世纪中的发展,对帝国主义做了全面的分析,深刻地阐述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基本矛盾,揭示了帝国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规律,进一步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标志着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形成第一讲 列宁关于俄国首先实现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在列宁的领导下,1917年俄国人民终于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他成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总理(当时称人民委员会主席)。

      列宁从新的历史条件出发,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实际以及国际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实际相结合,他一生不断总结俄国和国际工人运动的经验,理论上有许多创新和建树在他逝世后,他的思想被称为列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并列为马克思一列宁主义第一讲 列宁关于俄国首先实现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1、列宁的帝国主义论; 2、马恩关于夺取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学说 3、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不发达 国家首先胜利的理论; 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 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 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的理论 ; 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一、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与社会主义可能 在不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理论,,,1.列宁的帝国主义论 帝国主义一词到20世纪初在国际上广为流行,各家各派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究竟什么是帝国主义?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森、第二国际理论家希法亭、考茨基以及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人之一布哈林等人都比较一致地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一种“政策”一、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与社会主义可能 在不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理论,,,列宁在1916年出版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阶段,是资本主义的最高、最后阶段,其特殊性表现在垄断性、腐朽性和垂死性方面。

      第一、帝国主义的实质是“垄断” 列宁认为,帝国主义的实质就是垄断,帝国主义就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列宁认为,帝国主义是腐朽的资本主义这种腐朽性是帝国主义特有的,是与帝国主义的垄断分不开的为什么垄断会导致腐朽?原因有二:一是垄断导致技术进步和其他一切进步的动因消失,在经济上人为地阻碍技术进步;二是从自由竞争当中生长起来的垄断并不消除自由竟争,而是凌驾于这种竟争之上第二、帝国主义的主要特征是它的寄生性或腐朽性和垂死性或过渡性,,,第三、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垄断资产阶级为了攫取高额利润,必然要争夺世界霸权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是以国家综合实力做后盾的,但其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又是不平衡的,实力总是在不断变化的,这就造成了实力与占有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之间不相适应的状况,要改变这种不相适应的状况,不可避免地要引起战争而战争必然会造成全世界经济的破坏,激化国内外的阶级矛盾,世界革命危机日益发展,最后必将以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而告终据此,列宁断言“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

      2、马恩关于夺取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学说 马恩的基本观点:马恩在研究了资本主义特别是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状况后,坚持认为社会主义将首先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英、法、德三国同时取得胜利 1892年恩格斯指出:欧洲工人阶级取得社会主义的胜利,“至少需要英法德三国的共同努力,才能得到保证”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第403页 1893年又指出:“无论是法国人、德国人或英国人, 都不能单独赢得消灭资本主义的光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87页马恩的依据: (1)社会主义应该建立在生产力 高度发达的基础上; (2)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带来 人类社会的国际化马恩的跨越理论 (关于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过渡到社会主义) 对于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不发达国家,能不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呢?马恩的回答是“落后国家可以大大缩短自己向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过程”但他们同时又指出,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一个条件,就是只有在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进国家的带动和帮助下,才有可能马克思晚年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变化 19世纪70年代以后,在马克思晚年撰写《资本论》第三卷期间,西欧资本主义社会并没有按照马克思的预期模式发生革命。

      与此同时,马克思敏锐地注意到了欧美发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表现出来的与其早期不同的特征根据资本的私人性越来越少,而社会性越来越多的新特征,马恩认为,未来社会应该是: “社会财产+大工业生产+股份公司=现代社会主义”3.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 不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理论 列宁在深入研究和分析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基础上,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问题上,列宁突破了马恩的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首先胜利”的新观点,而且是在不发达国家首先取得胜利1)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各国在竞争中往往以军事冲突和战争的方式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内部的冲突加深,从而造成资本主义统治链条中的薄弱环节 (2)帝国主义战争的严重破坏,使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的社会矛盾尖锐化,使这些国家的人民除了起来革命之外没有别的出路列宁着重分析了社会主义可以在经济落后国家首先胜利的条件这些条件主要是:,,,,(3)不发达国家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势力存在,造成这些国家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动摇性、甚至叛卖性,他们不可能举起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把这些国家引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4)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人数虽少,但革命性强,有农民作同盟军,有经过长期革命斗争锻炼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如果这些条件汇合起来,就可以形成一种直接的革命形势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不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理论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3.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列宁早在《国家与革命》中就深刻地阐明了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时提出的一个重要原理,这就是:无产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无产阶级应当打碎这个机器,并用新的国家机器来代替它 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列宁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并且密切结合俄国的实际,提出了无产阶级不需要打碎旧国家机器中某些不具压迫性的机关的思想4.实现苏维埃政权工作重心的转移 1918年3月,苏维埃政府经过激烈的斗争,终于同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赢得了暂时的喘息时间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列宁及适时地提出苏维埃要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即把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建设的任务提到一切工作的首位5.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步探索 列宁对经济上还相当落后的俄国,如何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问题作了最初探索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并没有立即没收私人大企业,而是计划先对其实行工人监督 列宁还设想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根据俄国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列宁认为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是可以“实行资本家阶级曾经实行的计算和监督”。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提出:“国家资本主义是我们的救星”,,1、 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列宁解决了俄国以特殊形式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回答了帝国主义时代初期的重大历史性课题,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 2、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世界和俄国 (1)、 资本主义由自由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状况---- (2)、列宁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反对当时机会主义 3、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二、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列宁领导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第一,十月革命的胜利是科学社会主义的辉煌胜利 第二,十月革命的胜利,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打开一个缺口,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世界新格局,开辟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第三,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新的社会发展道路,即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关于十月革命的影响,关于十月革命的影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给我们送来了 马克思列宁主义” 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与革命的成功标志社会主义实现了第二次飞跃。

      十月革命的实践证明了“一国革命论”的可行性,而这一时期的实践既证明了实现社会主义“一国建设论”的现实可能性,又表明了它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第二讲、苏联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邓小平在总结从苏联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时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许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9页,不发达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十月革命后提出的新课题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对于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在认识上经历了曲折的过程:,第二讲、苏联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列宁先后搞了两种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 从1917年十月革命前后到1921年初党的十大前的三年半,搞的是“战时共产主义”的“ 国家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从1921年春党的十大到1924年列宁逝世的三年,搞的是“新经济政策”的“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第二讲、苏联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1)实行战时共产主义的最初动因 从1918年3月起,英、法、日等14个国家对苏维埃俄国联合进行武装干涉外国干涉者与国内反革命势力勾结起来,从四面八方发动进攻,占领了苏俄四分之三的土地,形成了对新生政权的包围圈。

      于是苏俄除了迅速建立战时体制外,别无出路为了对付战争,苏维埃政权采取了以下措施1.列宁实行军事共产主义政策, 试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1918-1921) 第一,实行余粮征集制 第二,实行了广泛的工业国有化 第三,为动员全部工业为前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