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三化学第四章构成物质的粒子教学教案.doc
4页专题四 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一、分子和原子1、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一种分子就代表一种物质,不同于原子还可以构成分子后再构成物质因此可以说:水分子是有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但不能说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或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这等同于说水是由氢气和氧气构成的这显然是不成立的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和原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很小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能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能看见2)分子总是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运动在任何状态下都在进行着,在受热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加,运动速率增大3)分子间有距离(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5)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二、原子的结构1、原子的构成 原子是由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又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2、质子、中子、电子之间的关系在原子中,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由于核内质子数跟核外电子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质子数跟中子数不一定相等。
原子核多带电荷数即核电荷数由质子决定所以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不同原子的质子数不同,因此质子决定了原子的种类,即只要两个原子内质子数相同,就表示同种元素,用同一元素符号表示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称为同位素如1H、2H、3H(氕氘氚),其中质子数都是1,而中子数分别为0、1、23、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的基本构造以及核外电子的排布可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来表示,如下图,以钠原子为例11281如图为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圆圈表示原子核,圈内的数表示质子数(或核电荷数),“+”表示质子带正电圈外圆弧表示电子层其中分布这一定数量的电子在该电子层上运动由内而外依次为第一电子层,第二电子层和第三电子层每层电子层上得数字表示该电子层的电子数如第二层数为8,表示该层有8个电子其中每层分布的电子数最多为2n2,其中n表示电子层数如:n=1,则第一层上最多排2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n=2,则第二层上最多排8个电子达到稳定的结构以此类推,剩余的排在最后一层但最外层电子层最多排8个,次外层最多排18个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会通过得失电子来达到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若只有一个电子层如H,则达到2为稳定,H一般失去最外层电子)。
以4为分界,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在化学反应中会失去电子使次外层变为最外层,电子数为8,如钠原子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大都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若最外层接近8如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会得到一个电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若最外层电子数略大于或等于4,则可能的电子,也可能失电子,这要根据与它化合的原子得失电子的强弱程度由此可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4、离子 如上述所述,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失去电子的原子带正电,为阳离子质子数多余电子数,所带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如Mg失去2个电子变为镁离子用Mg2+其中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得到电子的原子带负电,为阴离子所带电荷数=电子数-质子数如O得两个电子后变为氧离子O2-,其中2表示一个氧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若得失一个电子,1通常省略不写在很多化学反应里,几个原子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就好像一个原子一样,这样的集团叫做原子团如:NH4+、SO42-等 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即为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是电子后的结构如O2-、Na+、Cl-示意图如右图所示离子跟原子的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不同因为离子是由相应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的。
三、元素与元素周期表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称为元素元素是宏观概念,它不同于原子、离子等表示一个具体事物(粒子),它只是一个统称,一个概念1、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序号是按照原子的质子数一次排上的因而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序号即原子序数=质子数1)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中有七个横行,每个横行代表一个周期,共七个周期18个纵行,每个纵行代表一族,七个主族A,七个副族B,8、9、10三个纵行组成第VIII族,最后一行为0族中学阶段大多研究主族元素和少数副族元素2)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可参考原子结构示意图来研究: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每个电子层代表一个周期,有几个电子层就代表该元素在第几周期因此第一周期有两种元素,二三周期有八种元素这三层称为短周期元素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同一主族的元素,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因为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因而同主族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二三周期,同主族的元素原子序数相差8(3)原子半径大小 在元素周期表中,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也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
2、相对原子质量 国际上以一种C—12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一个质子的质量),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所得的比值叫做相对原子质量即:原子内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和跟一个质子的质量之比,是一个整数比,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在化合物中,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各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在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序号表示原子序数(=质子数),右上角为元素符号,中间为元素名称,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四、化学式与化合价1.化学式 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式又叫分子式 (注释: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构成的由离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又叫离子式化合物是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稳定结构的阴阳离子相互化合而形成的其中金属元素容易失去电子,非金属元素容易得电子由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而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离子式由非金属跟非金属化合而成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分子式分子式、离子式、原子式表示物质组成时统称为化学式2、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宏观意义:a.表示某种物质;b.表示该物质的组成元素微观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结构(原子个数比)3、化合价 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他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性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
即:原子形成阴阳离子时所带电荷数要使正负电荷数为零,就需一定数目的阴阳离子相互化合1)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氧元素通常显-2价,氢元素通常显+1价化合价标在元素的顶端,跟离子表示方法不同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化合时,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2)化合价规则: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在单质分子里,化合价为零4、化学式的读写 化学式的书写要依据客观事实和化合价原则化学式书写:a.先确定化合物的组成元素,阳离子写在前面,阴离子写在后面 b.确定元素的化合价,根据化合价原则,求正负化合价的最小公倍数用最小公倍数除以各自化合价就是化合物中各原子的原子个数如Fe2O3,中,Fe显+3价,O显-2价,最小公倍数为6则Fe个数为2,O个数为3读时从后往前读,读作原子个数都为一时读作某化某,不为一时,通常加上原子个数如:三氧化二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