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准确表达化学反应?.docx
3页如何准确表达化学反应? 复旦初中 施昼悦一、教学思路1. 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级化学(上教版)第二章第三节中的内容根据《上海市初中化学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试验本)》,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学习水平为B级,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学习水平为C级,学生应能体会利用化学用语表达的便利,体验化学用语在表示化学变化中的重要作用教材从如何准确表达化学反应展开,引导学生感悟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掌握书写原则与方法,并进行简单的定量计算在此基础上,深化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理解,逐步建立从定性到定量的化学研究思想2.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会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等化学用语并能用文字表示化学反应,初步认识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具备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论基础但学生普遍关注物质的宏观变化,需要建立“宏观-微观-符号”相互转化的综合性、立体式思维,多角度看待化学变化3. 教学策略以学生学过的用文字表达化学反应的信息不完整性为切入口,通过展现反应的宏观现象与微观过程相矛盾,形成认知冲突,继而引导学生将对反应的碎片化认知整合为“宏观-微观-符号”的三维视角。
通过体验反应表示方法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构建“文字-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途径,感受化学方程式的价值和意义,加深对化学变化的理解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2.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3. 描述并理解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过程与方法1. 通过不断构建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2. 通过分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制作分子模型,体会用直观模型理解抽象概念的学科方法2. 通过对具体化学反应的分析,逐步建立从定性到定量的化学研究思想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描述并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难点:建立“宏观-微观-符号”的学科思维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视频、实物模型五、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初识化学方程式【视频】:双氧水的分解【提问】:1. 如何准确表述该化学变化?2. 比较、评价表达式2和3 3. 用微观示意图表示该反应它能完整体现反应的有关信息吗? 【活动】:1. 制作分子模型2. 演示该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3. 修正微观示意图及表达式34. 表达式4如何体现质量守恒?5. 怎么表达生成物的状态?观察现象讨论表达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产生氧气和水二氧化锰表达2:过氧化氢 水+氧气表达3:MnO2H2O2 H2O+O2无法体现反应前后质量守恒;无法表示反应产生气体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个数不守恒,与宏观不符演示该反应微观过程,使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个数守恒MnO2表达4:2H2O2 2H2O+O2MnO2表达式5:2H2O2 2H2O+O2↑温故知新建立化学变化“宏观-微观-符号”间的联系书写化学方程式【过渡】:从表达式1到表达式5,谁最能准确全面地表达该化学变化?书写时需要经历哪些步骤?【讲解】:我们把利用化学式表达化学反应的式子成为化学方程式【提问】:1. 为什么要配平?2. 如何书写镁带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需注意?总结书写方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符合客观事实归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感悟化学方程式书写应遵循的原则化学方程式意义MnO2【总结】:根据2H2O2 2H2O+O2↑,描述其中所表示的含义思考讨论体会从定性到定量的研究思想六、教学流程 如何准确表达化学反应? 活动过程策略评价现有的反应表达方式引课发现问题建立化学变化“宏观-微观-符号”间的联系构建物质间反应的表示方法观看视频回顾宏观现象;运用可视化模型体验反应的微观过程;展开反应的宏、微观定量分析梳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与原则构建“文字-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途径;整理化学方程式的构建过程;书写化学方程式并认识其所遵循的原则体会从定性到定量的研究思想总结描述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七、板书设计 微观:宏观:产生气泡,反应前后天平示数不变双氧水的分解符号:2H2O2 2H2O+O2↑ 如何准确表达化学反应?MnO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