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irena_remap_2030_summary_ch_2014.pdf

56页
  • 卖家[上传人]:E****
  • 文档编号:106591864
  • 上传时间:2019-10-1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31MB
  • / 5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REmap 2030 可再生能源发展路线图 报告概要 2014 年 6 月 版权所有 © IRENA 2014 除非另作说明,否则只要声明 IRENA 为资料来源,即可免费使用、共享或转载本出版物 中的信息 本报告于 2014 年 1 月首次发布,是 REmap 2030 调查结果的第一版在当前版本中, 部分内容和数据已进行更新(尤其是第 25-28 页的内容,包括图 7,以及第 38-39 页的 内容,包括表 3) IRENA 简介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 (IRENA) 作为一个政府间组织,为各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内提供重要 的国际合作平台,卓越的研究团体以及有关可再生能源政策,技术,资源数据与融资方面 的知识信息库,以促进全球向可持续能源社会的转型 完整的 REmap 2030 报告、本调查结果概要和其他补充材料可在此下载:www.irena.org/ remap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或提供反馈,请发送邮件至remap@irena.org 或 secretariat@irena.org 与 REmap 团队取得联系 此外,亦可通过 www.irena.org/publications 获取 REmap 报告。

      报告引用 IRENA (2014), REmap 2030: A Renewable Energy Roadmap, Summary of Findings, June 2014. IRENA, Abu Dhabi. www.irena.org/remap 免责声明 虽然本出版物旨在促进对可再生能源的采用和使用,但是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并未就任何特定的项目、产品或服务提供商提供 背书 本文件中采用的名称和材料陈述并不意味着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对任何国家、地区、城市或区域或其权威的法律地位或者对其 边界或界限限定发表任何意见 前言 2011 年,联合国秘书长提出了“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SE4ALL) 倡议,倡议中提出2030年前力争 实现的三个相互关联的目标:确保现代能源服务的普及;实现全球能效改善速率翻番;以及使可再生 能源在全球能源构中所占的比例翻番IRENA 加入了这一全球行动,并作为 SE4ALL的可再生能源中 枢发挥着领导作用REmap 2030是IRENA 为如何共同协作实现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比例 翻番所提出的解决方案,而本报告则是应对这一挑战的首份全球路线图的概要 REmap 2030在呼吁采取切实行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好消息。

      这个好消息是,按照目 前的技术水平,完全可能在2030年前实现梦寐以求的目标,甚至超越这一目标令人惊讶的是,如 果将外部成本考虑在内,转型至可再生能源社会并不会增加成本 行动起来的呼吁是说:除非各国当即采取必要措施,否则实现此目标将变得遥不可及如果我们继续 采用之前的做法,按照当前的政策,全球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只能从现在的18% 增长到21%,而不可能 达到应有的36%或以上 REmap 2030代表的是前所未有的国际共同努力的成果,它聚集了来自42个国家的 82名国家级专家的 心血,这些专家经过长达一年的全球网络研讨会、地区会议和全国性研讨会开展合作研究,参与人员 包括技术专家、行业机构和政策制定者REmap 2030的调研结果清晰明了与基于矿物燃料的能源 系统相比,可再生能源可提供更为广泛的参与度,对我们的健康更为有利,可创造更多工作机会和有 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 这一目标在当今变得日益迫切随着科技创新,扩大利用规模进一步降低 成本,许多可再生能源技术已经能够提供最具成本效益的能源服务方式 虽然取得了这些进步,对可再生能源在全球推动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的发展中应发挥的积极影响仍存 在误解。

      政策制定部门并未充分认识到可再生能源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普通民众无法轻易得到客观 透明的信息REmap 2030旨在努力弥补这些不足 当然,不可能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决方案,因为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行动路 线REmap 2030号召各国结合自身国情,借鉴最全面最透明的数据,塑造本国可再生能源的未来, 此外,它也是一份可随时更新改进的研究报告本概要会随附一份更为全面的报告以为辅助,还提供 了一系列针对各国家和特定专题的研究资料 但在核心层面,REmap 2030提供一个简单的选择要么立即行动起来,通过可再生能源建立一个健 康、繁荣和环境可持续的未来要么能固守成规,眼睁睁看着以可持续能源系统为基础的未来憧憬日 渐离我们远去对我而言,别无选择可再生能源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势在必行,Remap正是为这一 势在必行提供了一条行动路线 Adnan Z. Amin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 总干事 REmap 2030 - 概要3 REmap 2030 - 概要4 REmap 2030 - 概要5 “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倡议所 传递的信息 2011年,联合国秘书长提出“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倡议之时,他在向全世界传达这样一个信息: 要实现可持续的、公平的发展进步,我们就一定要改变社会的能源利用方式。

      在确保人人享有现 代能源服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到2030年,我们要让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比例 翻一番 实现“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需要对我们共同的未来做出一项投入,这项投入必须全面落实到2015年 以后的联合国发展议程之中2014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为响应秘书长的这一倡议增添了新 的急迫感正如该委员会报告所清楚表明的那样,全球以能效和可再生能源为重心的向清洁能源的转 型,成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的最佳的选项 因此,REmap 2030的出台恰逢其时REmap 2030系首次提出的此类全球路线图,在对26个全球最重 要能源市场进行前所未有的深入分析基础上,它不仅表明了我们必须开展的行动,还展示了如何完成 这些目标的具体措施路线图的核心包括一个非凡的发现:到2030 年我们不仅能使全球的可再生能 源的比例实现翻番,而且还可能以更加经济的方法实现这一目标换言之,这既是应对本时代最大的 挑战-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案, 也是成本效益最佳的一个方案 此外,REmap 2030还展示了如果通过推动可再生能源来进一步实现“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的其他 目标,确保现代能源服务的普及,实现全球能效改善率翻番。

      路线图为全球亿万无电地区的人口提供 了一种途,让他们能够使用到清洁、健康、和当地产生的能源路线图还展示了可再生能源和能效之 间紧密的共生关系,其中某一方的进步可带动另一方向前推进 我们面临的挑战在于确保让这一信息传播到尽可能广泛的人民大众中去REmap 2030不仅需要被国 际政策制定者和气候科学家所了解,也要让金融家和企业家、行业领导者和风险投资家所熟悉其 传递的信息清晰明了:世界正处于新的工业革命的黎明时分,蓄势待发这一新的工业革命将由取 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健康的能源来驱动让我们用满腔热情把握这一机遇,建立一个更加美好 的世界 Kandeh Yumkella 联合国秘书长特别代表 兼“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倡议 CEO 致谢 本研究报告由国际可再生能源署 (IRENA) 编制它由创新与技术部主任 Dolf Gielen 进行 设计,Dolf Gielen 同时也是 IRENA REmap 团队的负责人分析协调由 Deger Saygin 完成各 国情况的研究由以下分析人员完成:Ruud Kempener、Masaomi KoyamaAsami Miketa 和 Nicholas Wagner,并得到 Varun Gaur 和 Emily Kwok 的协助。

      社会经济分析和政策分析由本机构内部各专 家进行:Rabia Ferroukhi、Arslan Khalid、Álvaro López-Peña、Shunichi Nakada 和 Michael Taylor, 并得到 Kathleen Daniel 和 Estrella Piechulek 的协助Zuzana Dobrotkova、Elizabeth Press、Jeff Skeer 和 Frank Wouters 为本分析研究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Craig Morris(咨询顾问)负 责技术编辑 本研究受益于多名 IRENA 国家联络员和 REMAP 专家提供的意见,他们提供了信息、评阅了各国分 析方案或路线图草案,并参与了评审会议他们提供极具价值的意见与建议值,对报告的完善起到了 很大的作用各国联络员和专家名单如下: 澳大利亚:Helen Bennett、Shari Lapthorne、Arif Sayed、Tim Sill、Veronica Westacott;比利 时:Reinhilde Bouckaert、Els van de Velde;加拿大:Michael Paunescu、Nadja Schauer;中国:Dong Ming Ren、Kaare Sandholt;丹麦:Therese Kofoed Jensen、Hans Jørgen Koch、Jakob Stenby Lundsager、Trine Tougaard;厄瓜多尔:Jorge Burbano、Daniel Ortega、Alfredo Samaniego、Luis Villafuerte;欧洲委员会:Thierry Bertouille、Tom Howes、Oyvind Vessia;法国:Cécile Gracy、Remy Lauranson;德国:Alexander Haack、Rainer Hinrichs-Rahlwes、David Jacobs、Niklas Martin、Tobias Nagler、Thomas Pregger、Martin Schoepe、Gerhard Stryi-Hipp、Sven Teske、Ellen von Zitzewitz; 印 度:D.K.Khare;印度尼西亚:Herman Darnel Ibrahim;意大利:Maria Gaeta、Luca Miraglia、Estella Pancaldi、Riccardo Toxiri、Jan Okko Ziegler;日本:Junichi Fujino、Mirei Isaka、Yoshihiro Kaga、Kenji Kimura、Yuki Kudoh、Daisuke Kunii、Hiranao Matsubara、Toshiaki Nagata、Mika Ohbayashi、Tetsuro Oi、Yoshiaki Shibata、Manabu Utagawa、Tatsuya Wakeyama、Yoh Yasuda;马来西亚:Wei-nee Chen、Gladys Mak、Lim Shean Pin;墨西哥:Margott Galvan、Eduardo Iglesias Rodríguez、Ricardo Saldana;摩洛哥:Karim Choukri;荷兰:Rick Bosman、Marc Londo、Karina Veum;尼日利亚:Eli Jidere Bala;俄罗斯:Evgeniy Nadezhdin;沙特阿拉伯:Thamer AlMahoudi、Ibrahim Babelli、Ahmed Al Sadhan、Otman Al Saleh、Hussain Shibli、Maqbool Moos;南非:Andre Otto;韩国:Jiwoon Ahn、Yong-Kyung Chung、Sangjun Lee、Yungsoo Shin、Jin Yong Soh、S.K.Gavin Yu;汤加:‘Inoke F. Vala;土耳其:Selahattin Çimen、Mustafa Erkeç、Sebahattin Öz、Yusuf Yazar;乌克兰:Oleksandr Grytsyk、Igor Kovalov、Mykola Pash。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