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x

32页
  • 卖家[上传人]:哈****
  • 文档编号:288609218
  • 上传时间:2022-05-05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333.56KB
  • / 3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2018年一轮复习必修四1考纲要求考纲展示高频考点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1个总趋势: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个基本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条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3对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的概念;(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2一、社会发展的规律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含义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最主要的内容是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等各种不同的2)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精神社会意识形式反映夯实基础3夯实基础社会意识具有。

      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作用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生产力的发展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相对独立性阻碍推动性质阻碍决定反作用促进阻碍4夯实基础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发展的过程是的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在阶级社会: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主义社会: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前进的、上升的曲折阶级斗争改革5二、社会历史的主体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的概念:一切对社会历史起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2)人民群众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的决定力量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群众观点:相信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2)群众路线:一切群众,一切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推动劳动群众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社会变革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为了依靠夯实基础6核心考点考点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正确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包括两方面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2)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中,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历史唯物主义既反对抹杀社会意识的反作用的形而上学机械论,又反对把这种反作用加以夸大的历史唯心主义7核心考点(3)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与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不是矛盾的图示如下:8特别提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和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类别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物质与意识区别研究对象人类社会整个世界地位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作用对二者关系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依据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联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体现9特别提示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包含两方面内容(1)同步性角度: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有时落后有时先于社会存在。

      2)反作用角度: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存在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存在发展10易错易混1.(2015广东卷,33)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辨析:社会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2.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辨析: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3.人们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存在的发展方向辨析: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存在的发展方向4.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如影随形辨析: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与社会存在的变化不是完全同步的11易错易混5.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辨析: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具有双重性6.凡是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辨析:唯物主义分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历史观上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12典型考题C(2017年全国高考全国3卷20).2016年10月,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优势,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

      强化互联网思维的依据是互联网思维决定了网络时代社会形态的性质和面貌互联网思维适应了网络时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意识先进与否的主要尺度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A.B. C. D.13典型考题C(2017年全国高考全国3卷21).“爆竹声中一岁除”是传承千百年的中国春节习俗,然而2017年春节期,许多人选择少放甚至不放烟花爆竹,北京、上海等许多城市的烟花爆竹燃放量较往年大幅减少,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在从“放”到“少放”或“不放”的变化中,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绿色环保过春节正成为“新年俗”年俗的这种变化表明社会意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变化的社会意识可以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社会意识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社会存在变化的反映A.B.C.D.14核心考点考点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正确认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15核心考点2.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16特别提示上层建筑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精神方面,而上层建筑既包括制度和设施等社会存在的内容,也包括意识形态等社会意识的内容17方法技巧区分社会基本矛盾(1)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不一定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只有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辨别生产关系的变革与上层建筑的变革:所有制结构调整、分配制度的改革、土地制度的改革等属于生产关系的变革;而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法律体制的完善、思想观念的解放等则属于上层建筑的变革18易错易混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辨析: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才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2.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矛盾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辨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3.上层建筑的发展必然促进经济基础的变革辨析: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19典型考题C(2017年全国高考天津卷11).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也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编纂民法典不是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而是对现行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科学整理、修改完善,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这说明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有规范和引导作用ABCD20典型考题D(2017年全国高考江苏卷32).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画面最大、图像数量最多的涂绘类岩画花山岩画主要描绘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和剑、钟、铜鼓等器物,以及日月星辰等天体图形,记录了古代先民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材料表明A生产方式制约社会发展进程B生产关系是对生产力的反映C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D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21核心考点考点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2.社会存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之间的内在关系22易错易混1.(2015江苏卷,28B)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辨析: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2.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的辨析: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的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辨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4.我国现阶段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改变现在的生产关系辨析:我国现阶段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其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23典型考题C(2016河南毕业班适应测试)2015年7月初,国土资源部批准33个区县作为实施土地改革方案的试点,为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探索经验此项改革的实施()旨在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旨在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符合辩证法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符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A.B. C. D.24核心考点考点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人民群众的作用具体阐释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广大劳动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和发展25核心考点2.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1)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2)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3)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社会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