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冀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练习).doc
14页冀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 合拢 能奈 如火如荼 重峦叠障 B . 嘹亮 温训 司空见贯 郑重其是 C . 隽永 号淘 开天辟地 昂首挺立 D . 调剂 辐射 一泻千里 融会贯通 2. (2分) (2019七上·海珠期末)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珠江之畔,魅力海珠,穿行海珠,美景处处你看,这里有四季花开、 的十香园,令你 ;这里有水网交织、 的湿地公园,让人陶醉其中A . 别具匠心 忘乎所以 花枝招展 B . 别有用心 流连忘返 花团锦簇 C . 别有用心 忘乎所以 花枝招展 D . 别具匠心 流连忘返 花团锦簇 3. (2分)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 . 在同学们的热心帮助下,使他更加坚定了追求美好人生的信心 B . 中国人有信心有能力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C . 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和谆谆教诲总是浮现在眼前 D . 他迈着强健有力步伐正向我们走来 4. (2分) 下面一段话被打乱了语序,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不仅动物有这种本事,许多植物也能准确报时②例如南非有一种大叶树,它的树叶每隔两小时就要翻动一次③例如南美洲有一种第纳鸟,每隔30分钟就会“嘁嘁喳喳”叫上一阵,误差只有15秒④因此许多古代的学者或哲人推断说,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的作息时间⑤人类早就发现,许多生物有着极强的“时间观念”⑥非洲丛林中还有一种小虫,每过一个小时就改变一种颜色,因此许多当地人把它们捉回去当“虫表”A . ⑤ ① ② ③ ⑥ ④ B . ⑤ ③ ⑥ ① ② ④ C . ⑤ ③ ① ② ⑥ ④ D . ⑤ ① ② ⑥ ③ ④ 5. (2分) (2017·衢州)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表示谦称的一项是( )A .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B .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C .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D .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二、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8分)6. (8分) (2019九下·弥勒模拟) 在数字化阅读“攻城掠地”的当下,许多实体书店正以开放变革的姿态坚守发展,将“厚重”的文化积淀和“轻盈”的生活态度结合在一起 材料一:自2017年7月16日合肥三孝口“共享书店”落地以来,已有三万多读者通过“智慧书房”APP进行借还书阅读平均每个读者阅读量为7.81本,几乎达到中国每年的人均阅读量书店客流量与上半年相比,增加了52%未来,“智慧书房”APP将实现读者间的书本共享,运用大数据为读者提供优质贴心的推送服务材料二:巴西文化书店已有60年历史,在巴西有18家门店平均每天会有11场综合活动在各个门店举行,如文化美食活动、签售会、文化课程、儿童故事会等材料三:世界城市文化论坛一项研究表明,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书店之都”,每10万人拥有25家书店政府对纸质书的保护不遗余力每年11月30日,政府会组织“书店之夜”活动,数十条街连成一片繁华的步行街,市民们在街道两侧的书店里走走停停,享受购书和阅读的乐趣1) 从以上材料看出,当下实体书店坚守发展的方式有:①________;②实体书店与综合活动相结合;③________。
(2) 某书店将悬挂关于读书的古诗句,下列语句中最合适的一项是( ) A .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B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 .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D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7. (4分) (2017九上·揭阳开学考)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有约不来夜过半,________赵师秀《约客》) (2) 东市买骏马,________,________,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 父利其然也,________,不使学《伤仲永》) (4) 杜牧的《泊秦淮》中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 把王湾的《次北固山下》默写完整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3分)8. (3分) (2018七下·沭阳月考) 《西游记》中最能反映孙悟空反抗精神的故事是________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9. (7分) (2019·苏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 下面涉及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司马文章元亮酒,右军书法少陵诗”,这幅对联隐含陶渊明、杜甫等大家B .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里采用设问修辞,自问自答,强调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C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D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托物言志,诗人借登凌绝顶,俯视众山,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毅力,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壮志2) 两首诗都写到归鸟,请分别说说其表达作用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10. (1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骄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乙】沈宣词尝为丽水令,自言家大梁①时,厩常列骏马数十,而意常不足。
咸通六年,客有马求售,洁白而毛鬣类朱,甚异之,酬以五十万,客许而直未及给,遽为将校王公遂所买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公遂曰:“竟未尝乘因引出,至则奋眄② , 殆不可跨,公遂怒捶之,又仆,度终不可禁翌日,令诸子乘之,亦如是;诸仆乘,亦如是因求前所直售宣词宣词得之,复如是会魏帅李公蔚市贡马③ , 前后至者皆不可公阅马,一阅遂售之后入飞龙④ , 上最爱宠,为当时名马选自《唐语林》)【注】①大梁:今河南开封②奋眄:举头斜视,不驯服的样子③贡马:向皇帝进贡的马④飞龙:指皇家1)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 故虽有名马 虽:即使 B . 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同“饲”,喂 C . 策之不以其道 策:马鞭 D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通:通晓 (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②客许而直未及给,遽为将校王公遂所买3) “也”常表示某种语气,同时暗含情感结合语段【甲】第一段的内容,说说其结尾的“也”字暗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4) 联系《马说》,结合语段【乙】,简述王公遂不能让所买之马成为“名马”的原因。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11. (11分) (2019九下·长兴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的南山普溪钓叟①陶渊明的南山是庐山,王维的南山是终南山……我的南山是干山②乡下房子朝南,山在吾乡之南,照理是时时处处可以望见南山的,正所谓“开门见山”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山,是静默的存在,人的心灵若不能与之相契相应,便不能觉着它的有无③祖母六十六那年,姑姑烧来一块肉好大一块肉,它雍容端方地坐在大罗碗里,还高出一截来肉皮上面的肉皮和肥肉被精心地切成方块状,整整六十六块这肉名义上是给祖母吃的,但很大程度上饱了她孙子孙女的口福到最后只剩汤了,我拿筷子往汤底探寻,终于揉到极小的一块放进嘴里一咬,才知只是块骨头,但绝不是普通的骨头,它圆融融,滑塌塌,坚硬如铁吐到桌面上,却是一块石头这是怎么回事呢?母亲的解释让我茅塞顿开风俗里也包括肉碗里放块小石头,以石头代山,取寿比南山之意,祝愿长辈健康长寿经了这事,我看南山时,心底里每每会生出一份温情,当然还有一份亲近南山的期盼④后来在梦里无端地出现这样的情形:港面开阔,河水清澈,菱蔓挨挨挤挤,密密的枝叶间有白色菱花绽放,星星点点祖母把痛,我扳桨,我们一路往南山……⑤至今,我还记得第一次得见南山的情形。
夏夜,闷热难耐,便起身走出门去,仰面躺在篱笆边的水泥洗衣板上数星星,不觉恍然入眠醒来天已大亮,世界清凉可爱站起身来,不意间就望见那南山,心中便涌起难以言表的大欢喜⑥从此,南山便融入我的世界,眼中有山,心中亦有山每至雷雨过后,碧空如洗,便会欣然南望南山静默如太初,但颜色分外凝重清晰,面目可亲南山是三座玲珑小山的组合:东山长,西山高,中间矮又小在我的想象里,那是两个大人护着小孩玩咧从祖母的口里,我知道了那三座山在德清界里,东面的叫龙山,西面的叫凤山,中间的叫干山⑦小学时的春游干山,终于让我得偿所愿春游队伍开出学校大门,前面红旗引路,浩浩荡荡,蜿蜒前行山越来越近,两个多小时后,那一抹黛色终于变成具体可辨的乌青山石和青葱草木然而一条大河横在了面前,让我们不能进前于是只得就地休息,隔岸观山⑧终于眼见得载了一年级同学的水泥船就在干山溪对面了小同学登上南岸后,船便回来渡我们过去过了干山溪,旋即登山大多数人选择登龙山或凤山,我不加思索上干山干山海拔只有六七十米,比凤山低了一半从没登过山的我,虽也很快登顶了,却已是腿酸脚软、气喘吁吁了我坐在山石上歇力,发现山下的世界一下微缩了河道纵横交织,村坊星罗棋布干山溪贴山而流,蜿蜒西去。
水面的船小似蚌壳,溪畔的塔细若笔杆我极目北望,努力寻找韩家湾的所在,但终究徒劳无果我想此刻祖母也许正抬头远望,但也定然看不见她坐在山巅的孙子我大失所望,两只清明粽子落肚后,便歪在石头上恹恹欲睡了不一会,哨声响起,便下山集结,渡河北归了⑨以后,亲近干山的机会就很多了暑假跟着大人们到德清斫草,每次往南进入干山溪,然后往西、过东或上南德清所多的是圩田,上得岸去,遍地是草,圩埂、田埂、水渠,蹲下来一路斫去,身后便留下一堆堆的草不多时便一担一担地装进船里⑩然而,我不见南山久矣外出读书,继而工作,终年为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