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冲刺模拟卷04(含解析).doc
21页高考语文冲刺模拟卷语 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将条形码衡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因为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意味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变化,意味着政府政策方针和发展理念的变化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高,目前,中国GDP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总体物质财富比较丰富,贫困人口只占极少数。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的主要矛盾就不再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供求矛盾,而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需求满足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在总体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过去,社会首先要保证人们能够获得基本数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总体生产力水平较高的今天,人们不再满足于消费的数量,而是更加注重消费的品质面对这一变化,如果企业还是满足于单纯的数量扩张或规模经济,而不是注重产品的品质,就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因此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满足老百姓的高品质需求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的更高阶段广义的精神文明,不仅包括文明礼仪,也包括人们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和环境等各方面的追求,当下人们除了满足吃喝玩乐,还希望更多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更加看重社会安全和环境保护,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需求为此,除了继续发展生产力,还需要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等中国的发展经验表明,先努力发展经济,才能为建设民主和法治强国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相反在经济水平低下时贸然进行改革就可能遭遇东欧式的失败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物质文化需求是主要目标,因此关键是快速发展生产力,做大经济蛋糕。
而当经济总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如何公平地分配蛋糕日益成为一个主要问题当前,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这带来了一些社会矛盾和冲突既然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那么新时代的工作重心就是努力实现平衡式发展例如,通过收入调节政策减少收入差距,通过精准扶贫减少贫富差距过去中央推行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地区发展差距若能做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其成就不亚于从一个生产力水平落后的国家变成经济大国摘编自聂辉华《理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四个维度》)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而做出的科学论断B.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了当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C.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品质,实际上是应对供给侧转变做出的正确选择D.既要做大做强经济蛋糕,又要分好经济蛋糕,实现平衡式发展,这是新时代的工作重心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列举了缩小贫富和地区发展差距的一些做法,指出这同让中国摆脱贫困一样意义重大B.文章主要从四个维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矛盾所发生的变化做了解。
C.文章辨析了改革之初与当下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同,即从供求矛盾转变为需求满足不平衡矛盾D.文章第4段将美好生活需要区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联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百姓已不满足于吃得饱,更希望吃得好,这启示企业生产应从追求数量转向追求品质B.如果解决了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就会得到充分满足C.只有大力发展经济、具备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之后,社会政治体制改革才可能取得成功D.重新定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对社会发展变迁的把握,但终归是对人民向往的回应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 疾病医疗是城乡居民最现实的后顾之忧,医疗保险是解除这种后顾之忧的最重要的制度保障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陆续建立了面向城镇居民的劳保医疗、公费医疗制度和面向农村居民的合作医疗制度,为解除人民的疾病医疗负担和提升全民健康素质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农村土地承包制的全面推行和城镇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原有的由城镇单位与农村集体包办的医疗保障制度难以为继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全面推进适合市场经济改革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先后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简称“职工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以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简称“城镇居民医保")等制度。
2016 年,国务院决定逐步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合二为一,整合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简称“居民医保”)当前,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构建和完善的同时,先后建立了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疾病应急救助等救助制度除此之外,商业健康保险、职工互助保险等补充性保险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建成,有助于实现医疗保险全覆盖当然,现今的医疗保障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医保政策公平性和多样性问题,不同群体保障的层次不一样;医疗保险资源分布不合理,一些地方医疗条件比较差;医疗保障缺口巨大,个人支出负担过重;商业保险发展迅速但整体覆盖面较低,商业健康险覆盖率不足;等等摘编自郑功成(加快完善全民医保制度》)材料二:材料三: 国家医保局日前发布《2019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方案明确规定,将根据医保基金支付能力适当扩大目最范围,优化药品结构,进一步提升基本医保药品保险水平,缓解用药难、用药贵的压力在新增调入药品中,将优先考虑国家基本药物、癌症及罕见病等重大疾病治疗用药、慢性病用药、儿童用药等过去一段时间,我国医疗保险处于较低水平,部分重特大病、罕见病的治疗费用来能列入医保范围,同时药品价格偏高,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多发,甚至出现病患因为得不到医保支持而放弃治疗的情况。
近年来,国家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推进了医疗、医保、医药三方面体制的联动改革,逐步提高了居民基本医保补助标准和大病保险报销比例,使医疗保险水平偏低的状况有了较大改善由于保险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需求不断释放,卫生服务利用水平不断提高,门诊人次和住院人次逐年上升此次调整医保目录,尤其是新增17种抗癌药并大幅降价,是一个重要举措,无疑是惠民利民深得民心之举我国是一个癌症多发的国家,由于抗癌药品研发力量还比较薄弱,需要从国外进口抗癌药,但过高的药价又制约了病患的使用近年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开得越来越大,进口药的关税不断降低,降低药价也有了现实条件正是基于此,此次17种抗癌新药不仅能够进入医保目录,而且能够大幅度降低药价,使病患不仅能够用得到药,而且用得起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在医疗费用上昂貴的压力摘编自《医保目录调整彰显深化医改新成就》)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解除城乡居民的疾病医疗之忧,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医疗保险这项工作,并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收到显著成效B.201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回落到1.3亿人,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居民没有享受到新农合的好处而失去了积极性。
C.2014年,我国职工医保基金收入为8000亿元,而2018年已逾12000 亿元;与此同时,我国职工医保基金支出也在持续稳步增长D.2018年,我国职工医保基金累计结存超过18000亿元,而职工医保基金支出为0000多亿元,这说明我国职工医保基金是充足的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如今的医疗保障制度依然存在医疗保险资源分布不合理、个人支出负担过重、商业健康险覆盖率不足等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B.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应因时而改,因时制宜,20世纪90年代推进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2019年调整医保目录就是有力的证明C.随着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调整以及医疗保障工作的推进,我国以前经常出现的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甚至放弃治疗的状况有望得到改善D.过去一段时间,我国没有把一些重特大病、罕见病的治疗费用纳入医保范围,这是因为当时我国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国家并不富裕6.西方有些记者认为我国现阶段的医疗保障工作成效甚微,如果要反驳他们的观点,你有哪些理由?请根据材料加以阐述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搬家孙金鹏亮子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士兵。
当兵的第三年,首长把亮子留下了,不过是在一个偏僻的地方和战友分别时,大家都哭了,战友们哭是因为要离开军营了亮子也哭了,哭着哭着,就想起了父亲,就想起那个有风的黄昏那个有风的黄昏,亮子才十八岁,风吹着亮子黑黑的胡子父亲听到征兵的消息下来了,就到河边找到了正在捉鱼的亮子父亲对亮子说:“孩子,在家你也没事,去当兵吧,当兵锻炼人!”那天晚上,父亲去了支书家,带去了一瓶珍藏多年的药酒——那是用蛇和中药泡出来的,平时父亲都舍不得喝亮子终于得到了一个名额,体验和政审后,亮子顺利进了部队亮子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能吃苦,表现得很突出到复员时,亮子竟然当了士官,并留了下来亮子回家探亲的时间少了,见父亲的时间也少了母亲去世得早,父亲年龄大了,家里没人照顾,亮子开始担心父亲,想父亲于是亮子就想着把工作调回去,可是哪有那么容易啊!又过了五年,亮子结了婚,有了孩子,亮子终于发现自己离不开这个地方了,可能永远回不了老家——不是不愿意回,是没法回这时候,亮子就想着把父亲接过来父亲头发白了,七十多了,再不尽孝,何时尽孝呢?亮子给父亲打,让父亲搬过来住父亲不愿意去,他说:“太远了,我都一把老骨头了,现在去外地住,不习惯父亲年龄大了,家里没人照顾,不愿意到这里来,亮子开始恨起自己。
一有时间,就打给父亲,了解家里的情况,了解父亲的身体状况终于有一天,父亲竟然说要搬来和儿子一起住亮子高兴得要命,立马请了假,开车去接父亲乡里乡亲都来送别,父亲喝了很多酒父亲说:“以后就不回来了,老了,要享几天的福了……”父亲到了儿子工作的地方,并不像里说的那样不习惯,相反,父亲天天都闲不住,一个人经常到后山上走来走去父亲看见儿子带兵,儿子真威武,声音嘹亮,真是好样的父亲看着,眼睛就眯成了一条线父亲喜欢到外面转来转去,一回来就与儿子不停地说话,说他喜欢这里的山山水水,喜欢这里的风土人情,真后悔没有早点来儿子很不解,这里有什么好呢?山路弯,水质苦,风沙大……没一样比得上家乡有一天,父亲回来时却说:“这地方东面有一片地,我看过了,这里的风水不错,我死后就把我埋在那儿亮子努力说服父亲:“那里以前可是乱坟岗……”“我找人算过了,那里风水好,适合我这样木命的人父亲坚持说父亲得了脑梗,突然就走了,在他所谓“好风水”的地方长眠了亮子一下子没有了依靠,他感觉更孤独了,一有时间就去乱坟岗和父亲说话到了黄昏,看门的守墓人看见亮子还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