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现状、成因及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I).doc
3页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现状、成因及对货币政策 有效性的影响. 20 个世纪 90 年代末以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长期不足,信贷膨胀 的态势相当明显进入 21 世纪以来,银行体系流动性持续宽松,特别 是 2005 年以来,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日趋突出被经济学家认为发生 几率极低的"流动性陷阱" 已在我国金融运行中初现端倪,并对金融 体系的稳健运营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1]2006 年,银行的巨额流动 性使到全国性的信贷规模急剧膨胀,间接推动了各种资产价格全面上 升,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有效性形成严峻挑战如何有效解决银行流 动性过剩问题,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而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 是摆在中央银行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银行流动性过剩的表现 (一)存差持续扩大 自 2004 年国家实行最新一轮的宏观调控以来, 机构的贷款余 金融 额增速逐渐低于存款余额增速,而且二者间差距不断扩大,贷存比大 幅下降截至 2005 年末,存款增速高于贷款增速 3.17 个百分点,是 2000 年的 3.8 倍;金融机构存差达到 9.2 万亿元,占存款余额的 32%; 存量的贷存比为 68.0%,新增量的贷存比为 53.6%。
2005 年,商业银 行每吸收 100 元存款,大约只有 53 元转化为贷款进入实体经济领域, 近一半的资金则滞留在金融体系进行体内循环 (二)超额准备金居高不下 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由 2000 年末的 4000 亿元增长 1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到 2004 年末的 1.265 万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 32.9%2005 年 3 月 17 日,中央银行虽然下调超额准备金率 0.63 个百分点,但金融机构 上存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依然是只升不降, 9 月末达 1.26 万亿元 到截至 2005 年 12 月末,全部金融机构超额储备率达 4.17%超额准备 金过高,不仅加大了中央银行的支付成本,也使其面临着货币政策传 导效果大打折扣的压力 截至 2006 年 7 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 率达 2.7% (三)M2 与 M1 增速差距持续拉大 2005 年,M2 的增速连续数月超过预期 15%的增长率,M2 与 M1 增 速差距从年初的 3.3%一路扩大到年末的 5.8%2005 年 12 月末,M2 余额为 29.9 万亿元,同比增长 17.6%,增速比上年高 2.94 个百分点; M1 余额为 1017 万亿元,同比增长 11.78%,增速比上年低 1.8 个百分 点。
进入 2006 年后,M1 与 M2 增速差距更大,一季度创下了 M2 同比 增长较 M1 同比增长高出 8.58 个百分点的新高 (四)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低 2005 年 3 月以来,整个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低其中,银行间市 场同业拆借利率从最高位的 2.18%下降到最低位的 1.11%左右;年末, 质押式国债回购 7 天品种加权平均利率仅为 1.56%,比年初的 1.84% 下降了 28 个基点,受此影响,货币市场收益率曲线呈现回落态势当 前银行间市场 1 年期国债和中央银行票据的收益率徘徊在 1.32%和 1.42%左右,两年期金融债发行利率也跌至 2.0%以下,均低于 1 年期 2.25%的银行存款利率,货币市场利率与银行存款利率出现了倒挂现 2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象2006 年第一季度央票利率、银行间回购和拆借利率较去年 末抬升 70 个基点左右其中,1 年央票与存款利差缩至 38 个基点, 市场化程度更高的银行间 7 天回购利率,其与存款利率利差缩至 19 个基点,但是依然没有改变币市场利率与银行存款利率倒挂的现象 二、我国银行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 (一)经济结构和区域发展失衡 经济决定金融,目前流动性过剩的根源是我国经济结构和区域发 展失衡。
相对于投资和出口的高速增长,消费近年来的增速远落后于 它们20 世纪末我国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投资增长一直是拉动 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在 2003 年以来的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上升 期,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2002 年 至 2005 年 , 我 国 全 社 会 固 定 资 产 投 资 增 长 率 分 别 为 16.1%、26.2%、27.6%和 25.7%,而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增长率则分别为 8.8%、9.1%、13.3%和 12.9%; 2006 年上半年,前者增长 29.8%,后者只增长了 13.3%,投资与消费 的比例失衡问题加剧消费相对落后使大量资金沉淀在银行体系内部 循环 同时投资也存在结构失衡问题一边是大企业的资金过剩,另一 边却是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的极度紧张;一边是某些热门行业重复投资 导致产能过剩, 一边则是医疗、教育等部门严重的投资不足 另从区域看,以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地区 的流动性问题突出,而广大的中西部仍面临资金不足的局面;城市存 3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