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化学 艺术生精品提分秘籍 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化学用语课件.ppt

59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87479055
  • 上传时间:2024-09-0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24MB
  • / 5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专题二专题二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化学用语物质的组成、分类和化学用语 本部分的知识内容大部分在初中教材中,主要为“了解”或“理解”层次,在高考试题中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它主要涵盖以下几点要求:1.了解分子、原子、元素等概念的含义;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混合物与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与非金属的概念;4.了解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的概念;5.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考纲解读考纲解读 1.物质的组成宏观组成:宏观上物质由 组成,如单质是由 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 组成的纯净物微观构成:微观上物质由 、 、 等基本粒子构成分子是保持物质 性质的一种微粒,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一般来说,原子是由 、 、 构成不同种元素不同种元素同种元素同种元素分子分子原子原子离子离子质子质子中子中子核外电子核外电子化学化学原子原子一、物质的组成与变化一、物质的组成与变化元素元素基础知识梳理基础知识梳理 2 2.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物质的性质①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经过 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等②化学性质:物质 性质如: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可燃性、稳定性等2)物质的变化①物理变化:物质仅发生状态或外形的改变,而 的变化②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 在化学变化中常伴随有发光、放热、变色、气体放出、沉淀生成等现象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在发生化学反应时表现出来的在发生化学反应时表现出来的没有生成新物质没有生成新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1 1.分散系.分散系(1)概念:一种(或多种)物质 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 2)组成:由 和 组成3)分类: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可以分为 、 和 混合体系混合体系分散质分散质分散剂分散剂溶液溶液胶体胶体悬悬(乳乳)浊液浊液三、分散系三、分散系分散分散 2 2.胶体.胶体(1)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 之间的分散系。

      2)特征:均一、稳定, (填“能”或“不能”)透过滤纸, (填“能”或“不能”)透过半透膜3)性质①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光通过胶体时,胶体内会出现一条 ,这是由胶体粒子发生 而形成的,利用该性质可区分胶体和溶液②介稳性胶体的稳定性介于 和 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1~~100 nm不能不能光亮通路光亮通路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溶液溶液胶体胶体能能 (4)Fe(OH)3胶体的制备①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②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 mL饱和 ;③继续煮沸至溶液呈 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化学方程式: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FeCl3溶液溶液红褐色红褐色 1.丁达尔效应是不是一种化学变化?怎样提纯胶体?2.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吗?Na2O2是碱性氧化物吗?【提示】 1.不是,是一种物理效应提纯胶体的方法是渗析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CrO3等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O2,不是碱性氧化物问题探究一、问题探究一、 一、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一、物质的组成和性质1.分子、原子、离子:是微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微观构成.分子、原子、离子:是微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微观构成1)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晶体):熔沸点低①非金属单质(H2、X2、O2、O3、N2、P4、S、C60、稀有气体等)②非金属氢化物(HX、H2S、H2O、NH3等)③酸酐(SO2、CO2、SO3、P2O5、N2O5等)④酸类(HClO4、HClO、H2SO4、H3PO4、H2SiO3等)⑤有机物(烃类、烃的衍生物、糖类、氨基酸等)⑥其他(NO、N2O4、Al2Cl6等)考点整合考点整合 (2)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原子晶体):熔沸点高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石墨(混合型晶体)等;(3)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离子晶体):熔沸点较高绝大多数盐、强碱、大部分金属氧化物4) 由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物质(金属晶体):金属单质 2.元素:宏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宏观组成.元素:宏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宏观组成。

      (1)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地壳中含量较大的前五种元素的质量分数:O:48.6%;Si:26.4%;Al:7.73%;Fe:4.75%;Ca:3.45%(2)元素的存在形态:游离态和化合态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每一种元素都能自身组成物质,即单质;绝大多数元素都与其它种类的元素组成物质,即化合物4).同位素和同素异形体①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例如、、等②同素异形体: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例如金刚石和石墨等 二、物质的分类二、物质的分类1.物质分类的方法物质分类的方法(1)交叉分类法:由于一种分类方法所依据的标准有较大的局限性,所能提供的信息也比较少,故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通过从不同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交叉分类法却是对同一事物从多个角度分类的一种方法示例如下图: (2)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还可以再分类,进行层层深入、由粗及细的分类示例如图: 2.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纯净物混合物组成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无固定的组成和结构物理性质有一定的熔沸点 无一定的熔沸点 化学性质保持一种物质的性质 保持原有物质各自性质 分离不能用物理方法将组成纯净物的各元素分开,只能通过化学方法才能达到分离各元素的目的 可用物理方法将混合物中各物质分离开来 ((1)判断是否为纯净物的标准:)判断是否为纯净物的标准:a.有固定组成:如Fe3O4,由同种分子组成的是纯净物。

      易错点: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金刚石和石墨混合为混合物;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16O2和16O3混合为混合物b.有固定熔沸点如玻璃无固定熔点,为混合物c.结晶水合物都是纯净物 (2)(2)常见混合物:常见混合物:① 高分子(如蛋白质、纤维素、聚合物、淀粉等);② 分散系(如溶液、胶体、浊液等);③ 同分异构体(如二甲苯总是混合物,含邻、间、对三种);④ 同素异形体间的混合物:白磷和红磷,金刚石和石墨,氧气和臭氧 (3)(3)常见特殊名称的混合物:常见特殊名称的混合物:① 氨水、氯水、王水、天然水、硬水、软水、水玻璃、福尔马林、盐酸、浓硫酸;② 爆鸣气、水煤气、天然气(沼气,可燃冰)、石油气、裂解气、空气;③ 钢、生铁、漂白粉、碱石灰、黑火药、铝热剂、水泥、玻璃、煤、石油 3.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和化合物(1)单质:由一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称为单质2)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构成的纯净物称为化合物 4.酸、碱、盐和氧化物.酸、碱、盐和氧化物(1)酸: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称为酸,例如硝酸、硫酸等(2)碱: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称为碱,例如NaOH、Ca(OH)2等。

      3)盐:由酸根离子和金属阳离子(包括NH4+)构成的化合物是盐,例如碳酸钠等4)氧化物:由两种元素形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氧化物 ①氧化物的两种分类及相互关系 酸性氧化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既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不成盐氧化物:不能与酸或碱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不成盐氧化物 通常所讲的酸酐是针对含氧酸而言的,对于一般的无机含氧酸来说,酸酐是酸中心元素的等价氧化物,如H2SO3—SO2;HNO3—N2O5对于有机酸,酸酐则不是氧化物,还含有其他元素(如乙酸酐CH3COOCOCH3)某些金属元素也有相应的含氧酸,如HMnO4、H2CrO4,其对应酸酐分别是Mn2O7、CrO3,均为金属氧化物难溶性酸的酸酐一般不能直接与水化合,如SiO2 ②②氧化物辨析比较氧化物辨析比较 A.酸性氧化物和酸酐的关系:酸性氧化物都是酸酐,例如SO2是H2SO3的酸酐;酸酐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例如:乙酸酐不是酸性氧化物多种酸可以对应同一酸酐例如:磷酸和偏磷酸的酸酐都是P2O5,硅酸和原硅酸的酸酐都是SiO2。

      B.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分别与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对应关系: a.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例如:Mn2O7等;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例如:CO、NO、NO2等对于NO2,和碱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盐和水,仅是非金属氧化物,2NO2+2NaOH===NaNO2+NaNO3+H2O b.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例如:Mn2O7、Al2O3 C.氧化物还可分为:普通氧化物,过氧化物,超氧化物,臭氧化物例如:K2O、K2O2、KO2、KO3 D.酸性氧化物一定不和酸反应是错误的,例如:SiO2+4HF=SiF4↑+2H2O 5.5.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的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在熔融的状态下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注意:注意:判断电解质的关键不是看能否导电,关键是要看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否电离出离子,能够自身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才是电解质,而导电只是一种现象 6.常见物质的俗名及分类.常见物质的俗名及分类苏打(纯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 双氧水:H2O2重水:D2O(H2O)王水:浓HCl、浓HNO3(3∶1)明矾:KAL(SO4)2·12H2O胆矾:CuSO4·5H2O绿矾:FeSO4·7H2O熟石灰:Ca(OH)2生石灰:CaO碱石灰:CaO·NaOH草木灰:K2CO3等电石气:C2H2等水煤气:CO、H2沼气(天然气、坑气):CH4 石炭酸:OH草酸:HOOC—COOH、蚁酸:HCOOH甘氨酸:H2N—CH2COOH 石灰石(大理石、方解石):CaCO3硅石(石英、水晶、脉石):SiO2光卤石:KCl·MgCl2·6H2O电石:CaC2孔雀石(铜绿):Cu2(OH)2CO3重晶石(钡餐):BaSO4金刚石:C 福尔马林:HCHO溶液蚁醛:HCHO蚁酸:HCOOH氯仿:CHCl3TNT:2,4,6­三硝基甲苯甘油:丙三醇石油: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冰醋酸(无水乙酸):CH3COOHSiO3的水溶液芒硝:Na2SO4·10H2O漂白粉:Ca(ClO)2、CaCl2刚玉:Al2O3干冰:CO2 生石膏:CaSO4·2H2O熟石膏:2CaSO4·H2O赤铁矿:Fe2O3磁铁矿(磁性氧化铁):Fe3O4金刚砂:SiC 三、物质间的转化三、物质间的转化1.物质的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这两种变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也有一定的联系。

      四.分散系、胶体四.分散系、胶体 1.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的体系叫做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如果按照分散质微粒的大小来分类,可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叫做溶液,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于1nm的分散系叫做浊液,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介于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 2.2.三种分散系的比较三种分散系的比较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分散系粒子直径<1nm1nm~100nm>100nm分散系粒子单个分子或离子许多分子集合体或高分子大量分子的集合体能否透过滤纸能能不能能否透过半透膜能不能不能稳定性稳定较稳定不稳定胶体能较稳定存在的原因:胶体粒子带有同种电荷胶体能较稳定存在的原因:胶体粒子带有同种电荷 3.胶体的性质.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现象:用一束光通过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时,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观察,可以看到光亮的“通路”,这个现象称作丁达尔现象或丁达尔效应这是由于胶体微粒对可见光的散射形成的丁达尔现象可用于区别溶液和胶体 (2)电泳:在电场的作用下,胶体微粒做定向移动,这种现象成为电泳。

      电泳现象说明胶粒带电荷 (3)聚沉: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称为聚沉胶体聚沉的条件有:①加热、②加电解质溶液、③加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 4.4.常见胶体:常见胶体:根据分散质粒子的构成分粒子胶体:Fe(OH)3胶体、AgI胶体分子胶体: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根据分散质状态分气溶胶:烟、云、雾液溶胶:AgI胶体、Fe(OH)3胶体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 五、化学用语五、化学用语 常见的化学用语主要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结构式、结构简式以及方程式和各种模型等 2.2.各种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各种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 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和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从不同的侧重点反映出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化学方程式表示出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量的关系;离子方程式侧重离子反应的实质;电极反应式表示出电子的得失与流向;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在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附加了反应热和物质的状态(反应热与物质状态有关)三大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得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是书写各种方程式的重要依据灵活运用这三大定律,有利于方程式的快速配平和正确书写。

      如: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往往需要利用得失电子守恒来确定;离子方程式的配平离不开电荷守恒定律 典例赏析典例赏析 【例1】下列说法没有错误的是 (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蒸馏水绝对纯净,其中不含任何离子C.原子中均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D.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考点一考点一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含义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含义 【【解析解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则A错水也能极少量电离出H+和OH-,则B错H中不存在中子,则C错答案答案】】D【【易错点易错点】】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如:铁、汞、氦气、氖气、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就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变式练习变式练习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由两种原子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②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③鸡蛋白溶液中加入(NH4)2SO4的浓溶液后形成沉淀属于化学变化④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没有改变,分子种类增加了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⑥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物理变化A.①④       B.②③C.只有⑤ D.只有⑥ 【解析】①两种原子可以是两种同位素或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前者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如HD,后者组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

      ②同种元素可以形成单质(纯净物)也可形成由同素异形体构成的混合物③为盐析现象,应属于物理变化④分解反应分子种类增加,化合反应分子种类减少,还存在分子数不变的化学变化⑥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均属于化学变化答案答案】】C 【【点拨点拨】】(1)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这里的物质不能改成分子,如H2和D2是不同的分子,但它们都是氢气,放在一起时是纯净物;但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因为同种元素可能组成不同物质,如氧元素可以形成O2和O32)对于化学变化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认识:①从物质变化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②从化学键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中的两个方面,仅有化学键的破坏或仅有化学键的形成不是化学变化 【例2】下列物质中,按照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氮气、净化后的空气、氧化镁B.液溴、水和冰混合、澄清石灰水C.白磷、生锈的铁钉、高锰酸钾充分加热后的剩余固体D.氯水、氯化钾、胆矾考点二、了解常用的分类方法考点二、了解常用的分类方法( (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 【答案】B 【【变式练习变式练习2 】】请按下列线条提示,画出Fe、Cu、S、H2、HCl、NaOH、H2SO4、Ba(OH)2、NaHCO3、K2O、N2O4、CuSO4的树状分类图: 【解析】在众多物质中,分类的方法很多,常用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将物质分类后对同类物质性质的学习起了很好的归纳作用 【【答案答案】金属—Fe、Cu 非金属—S、H2 酸—HCl、H2SO4 碱—NaOH、Ba(OH)2 盐—NaHCO3、CuSO4 氧化物—K2O、N2O4 【【例例3】】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下列生产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氮肥厂用氢气和氮气合成氨B.钢铁厂用热还原法冶炼铁C.硫酸厂用接触法生产硫酸D.炼油厂用分馏法生产汽油考点三、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考点三、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如氮气与氢气合成氨气,冶炼铁、生产硫酸过程中都伴随新物质生成,A、B、C错;分馏是分离几种不同沸点的挥发性物质的混合物的一种方法,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将原来的物质分离,属于物理变化答案】D 【【变式训练变式训练3】】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导电 ②爆炸 ③缓慢氧化 ④变色 ⑤无水硫酸铜吸水 ⑥工业制氧气 ⑦白磷转变成红磷 ⑧久置浓硝酸变黄 ⑨丁达尔现象 ⑩发光 A.①④⑨ B.⑥⑧⑩ C.②⑥⑦ D.③⑤⑦⑧【【答案答案】】D 【例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混合物,后两种是纯净物的是(  )A.蓝矾 玻璃 无色的刚玉B.汽油 液氯 冰醋酸C.石蜡 纯盐酸 淀粉胶体D.干冰 铝热剂 硫铁矿  考点四、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考点四、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答案答案】】B 【【变式训练变式训练4】】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B.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C.催化剂能改变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D.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 【【答案答案】】C 【例五】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考点五、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考点五、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及其相互联系分类组合碱酸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A纯碱盐酸烧碱氧化铝二氧化碳B烧碱硫酸食盐氧化镁一氧化碳C苛性钾醋酸萤石过氧化钠二氧化硫D苛性钠油酸苏打氧化钠三氧化硫答案:答案:D 【【变式训练变式训练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酸酐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B.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C.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D.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考点六考点六.化学用语化学用语【【例例6】】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图正确的是A.H2O2的电子式:B.O2-的结构示意图:C.二氧化硅的分子式:SiO2    D.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 【解析】双氧水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应该是 ,A不正确;O2-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个,B不正确;二氧化硅形成的晶体是原子晶体,不存在分子,SiO2只能表示化学式,C不正确,因此正确的答案选D。

      答案】D 【【变式训练变式训练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答案】B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