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质的分类及其转化-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新教材新高考)解析版.pdf
23页第01讲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知识体系,(金属单质(如N a)的I质 非金属单质(如O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如C O2)碱性氧化物(如N%0)纯净物混合物酸f强酸(如 HC k HN O3,H2 S OJ,按强弱I 弱酸(如 C H3 c o OH、H2 c o 3)一元酸(如HC 1)化V合按电离出的H+数:二元酸(如H2S O.)多元酸(如H3P OJ(强碱(如 N a OH)按强弱:1I I 弱碱(如 N HH2碱;【按电离出的0H 一 数一元碱(如N a OH)二元碱 如 Ba(O H)zJ多元减 如F e(O H)J正盐(如 Na2C03)、盐 酸 式 盐(如 NaHCOa)碱式盐 如 CU2(OH)2CO3溶液(如 NaCi溶液)(悬浊液(如泥水混合物)浊液 乳浊液(如油水混合物)一、物质分类逻 辑 和 学 习 要 求核心逻辑:物质根据性质或组成进行分类,同类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的规律相似化学中有很多种物质,根据组成或性质将其进行归类并且命名,每个类别的物质在组成或性质上相似(纯净物),如果存在差异则会进一步 细 分(单质、化合物),直至同一类别的物质组成/性质十分接近(化合物一氧化物一酸性氧化物)。
不同类别的物质之间可以通过反应实现转化,对于同一类元素(金属/非金属),转化路径基本一致学 习 要 求:1、理解物质分类的依据2、判断常见物质所属的具体类别及其性质a)熟 记 各 类 常 见 物 质(特别是各类氧化物、六大强酸、四大强碱)b)熟记容易分类错误的物质c)熟 记 各 类 物 质 的 性 质(酸、碱、酸式盐和各类氧化物的性质)3、区分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4、掌握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从单质一盐的转化路径5、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霞知识梳理一、物质的分类1、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任何物质都是有元素组成的,根据元素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常用的方 法1)同素异形体:由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如:金刚石和石墨、白 磷(PQ和红磷、氧气和臭氧【注】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换是化学变化同素异形体之间由于结构不同,物理性质有差异,但由于同种元素组成,化学性质相似或略有差异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氧气和臭氧2、分类方法树 状 分 类: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方法单质:C h、F e、H e 等纯 净 物 有 机 化 合 物:C H4,葡萄糖、酒 精(乙 醇)等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无机化合物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盐:由金属阳离子或N HJ与酸根离子结合氧化物:只含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溶液:N a C l 溶液、稀硫酸等混 合 物 胶 体:F e(0H)3 胶体、淀粉胶体等浊液:泥水【注】冰水混合物、胆矶、明矶、水银等并非混合物,均为纯净物。
酸的分类:酸可依据电离出氢离子的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也可按照酸分子中是否含氧元素,将酸分为含氧酸和无氧 酸一元酸:H C I、HNC)3、C H3 c o O H 等二 元 酸:H2 c3、H2 s(h 等多元酸:H3P 04无氧酸:HC1、H2S等含氧酸:HNO3、H2 S O 4 等碱的分类:可依据电离出0 H.的个数,将酸分为一元碱、二元碱、多元 碱也可按照溶解性,将碱分为可溶性碱、难溶性碱一元碱:Na O H、NH3 H20二元碱:M g(0 H)2、CU(0 H)2多元碱:Fe(0 H)3、Al (O H)3可溶性碱:Na O H、Ba (O H)2 等难溶性碱:M g(O H)2、CU(0 H)2 等盐的分类正盐:既 不 能 电 离 出 也 不 能 电 离 出 0 1 的盐,如 Na 2 c3、CuS O4酸式盐:酸根能电离出M的盐,如 Na HCO s、Na HS 04碱式盐:能 电 离 出 0 H-的盐,如 CU2(O H)2 c氧化物的分类:依据氧化物的性质,可将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及不成盐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
如 CO 2、S 02 S i O z 等碱性氧化物: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如 Fe z O s、Ca O 等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如 ALO 3不成盐氧化物:既不与酸反应也不与碱反应如 NO、C O 等【注】NO 2 不属于酸性氧化物Na z2、Fe 3(h不属于碱性氧化物属于过氧化物,Fe s Ch 属于复杂氧化物易错 题】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X)如MLO,为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X)如 NO、C O 为不成盐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X)如 ALO s 为两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V)(2)交叉分类: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如 Na z CCU,从其组成阴离子来看为碳酸盐,阳离子来看为钠盐经典典例1.酸式盐是盐的一种,可看作是多元酸中的氢离子未被完全中和所得到的盐,常见的有NaHCO3 KH2PO4等已知W P S与足量的KOH反应只生成KH2P5 一种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KH2P2属于正盐 B.KH2PO2中的P为+5价C.H3PO2和属于三元酸 D.KH2PO2可以和KOH反应生成K3PO2【答案】A【分析】H3P。
2与足量的KOH反应只生成KH2P2 一种盐,则说明KH2PO2为正盐,且H3PO2为一元酸,以此解题详解】A.由分析可知,KH2PO2属于正盐,A正确;B.KH2P2中K、H为+1价,为-2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为0的原则可知,P为+1价,B错误;C.由分析可知,H3PO2和属于一元酸,C错误;D.由分析可知,KH2PCD2属于正盐,则KH2PCD2不可以和KOH反应,D错误;故选A2.嫦娥五号将月壤等样本成功带回地球,科学家用充满氮气的人造水晶容器进行了保存深入研究表明月壤富含Fe、He、SiO2 AI2O3、FeO、CaO等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气可保护月壤样品中低化合价的成分B.Ca属于碱性氧化物C.通过月壤样品组分推测,该样品中Si元素的含量最高D.科学家在分析月壤时,对物质进行分类,有利于更深入地研究【答案】C【详解】A.氮气性质稳定,常用作保护气,可保护月壤样品中低化合价的成分,A正确;B.Ca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B正确;C.月壤富含Fe、He、SiO2,AI2O3、FeO、CaO等物质,但不知道各物质的含量,无法推测含量最高的元素,C错误;D.科学家在分析月壤时,对物质进行分类,可根据不同类别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更有利于更深入地研究,D正确;故答案为:C。
3.下列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A.酸性氧化物:C 02 SiO2 SO”H20B.混合物:碱石灰、氨水、水煤气、氢氧化铁胶体C.碱:熟石灰、纯碱、苛性钠、氢氧化领D.碱性氧化物:Na?CaO、M gO、A12O3【答案】B【详解】A.酸性氧化物是一类能与水作用生成酸或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水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A错误;B.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氢氧化铁胶体属于分散系,都属于混合物,B正确;C.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C错误;D.属于两性氧化,D错误;故选Bo霞知识梳理二二、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分散系:一 种(或多种)物 质 分 散 到 另 一 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质,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为分散剂分散系的分类: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聚集状态(气、液、固)的不同对分散系进行分类共九种分散系分散刊状W分散医状W亲 例气 态气 鑫空 气液 态云、变固 舍烟液W气 密泡 沫液 舍 酉 精、孚L浊 液漏水悬全虫固W气 鑫泡沫塑料液 诙珠固 舍有色玻加、合 金三种分散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可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溶液 胶 体 浊液1 nm 100 nm,粒子大小、胶体(1)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可分为气溶胶、液溶胶和固溶胶2)胶体的分类:按分散剂的状态不同分类,分散剂为气态,称为气溶胶,分散剂为液态,称为液溶胶,分散剂为固态,称为固溶胶气溶胶:烟、云、雾液溶胶:F e(0 H)3 胶体固溶胶:有色玻璃常见胶体:牛奶、豆浆、空气、血液、墨水、土壤、蛋白质溶液、淀粉溶液等3)F e(0 H)3 胶体的配制试剂:蒸储水、饱 和 F e C L 溶液过程:向沸水中逐滴滴加饱和F e C L 溶液,加热直到溶液变为红褐色时,停止加热,即 得 到 F e(0 H)3 胶体A方程式:F e C l3+3 H20 一 F e C O H H C 胶 体)+3 H C 1【注】不可用自来水配制,不能加热时间过长,防止胶体变成沉淀4)胶体的性质及应用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光通过胶体时,形 成 一 条 光 亮 的“通路”,这是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造成的利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别溶液和胶体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介稳性: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与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但改变条件就有可能发生聚沉聚沉:加热、加入电解质或加入与胶体粒子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等均能使胶体粒子聚集成为较大的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中析出。
电泳: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中做定向移动电泳现象说明胶体粒子带电荷,工业上静电除尘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拓 展】胶体的其它性质布朗运动:胶体粒子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并非胶体独有的的性质电泳:胶粒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能在分散剂里作定向移动,这种现象称为电泳如工厂静电除尘利用了胶体的电泳解题思路溶液、胶体、浊液的比较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悬浊液乳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 mu1700 nm大于100 nm大于100 nm稳定性稳定介稳体系不稳定不稳定分散质粒子能否透过半透膜或滤纸均能透过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均不能透过均不能透过实例食盐水淀粉胶体泥浆水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经典典例1.FeCy溶液、Fe(OH)3胶体、Fe(OH)3浊液是三种重要的分散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FeCy溶液与Fe(OH)3胶体的外观都是澄清、透明、均匀的B.分别用一束光透过三种分散系,只有Fe(OH%胶体出现丁达尔效应C.三种分散系的颜色都相同,且均能与盐酸反应D.三种分散系均属于混合物【答案】C【详解】A.溶液和胶体外观性质相近,都是澄清、透明、均匀的,A正确;B.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溶液和浊液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B正确;C.FeCb溶液为棕黄色,而Fe(0H)3胶体和Fe(0H)3浊液都为红褐色,C错误;D.溶液、胶体、浊液均属于混合物,D正确;故选Co2.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用激光笔照射可以区别溶液和胶体B.向沸水中滴加F e e.饱和溶液可以制备Fe(OH)3胶体C.胶体区别于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丁达尔效应D.胶体和溶液都是混合物,它们属于不同的分散系【答案】C【详解】A.胶体的分散质粒子能够使光线发生散射作用而沿直线传播,即用光照射会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而溶液的溶质离子不能使光线发生散射作用,因此用光照射不能产生光亮的通路,因此用激光笔照射区分溶液和胶体,A正确;B.把几滴FeCb饱和溶液滴入到沸腾的蒸储水中,继续加热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得至Fe(0H)3胶体,B正确;C.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C错误;D.分散系根据分散微粒直径大小分为溶液、胶体、浊液,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Co3.如图是一种具有磁性的 纳米药物分子运输车,可利用磁性引导该药物到达人体内的病变部位。
该技术可大大提高治疗效果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有机物外充二氧化硅药物四氧化三铁A.该“纳米药物分子运输车”属于混合物B.葡萄糖等这类含碳化合物属于有机物C.该 纳米药物分子运输车 分散于水中可得浊液D.该“纳米药物分子运输车 中的四氧化三铁中铁的价态为+2、+3价,故四氧化三铁为混合物【答案】D【详解】A.根据 纳米药物分子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