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生沟通与心理辅导案例.doc
5页师生沟通与心理案例.案例背景:李志,男,15岁,初三学生父亲长期在外打工,无暇顾家;母亲在家务农,小学文化,对儿子疏于管理和教育该班班主任是新分配的年轻教师,工作经验较为欠缺 事件缘起:该生经常早上赖床没有参加做操活动,上课时经常沉溺于小说中的风花雪月,多次在课堂上顶撞科任教师5月的一天早操,班主任发现李心又缺席了,最终在宿舍找到了他班主任当即想把他叫到办公室进行训话,但成李心扔下一句:“我不怕你!”跑了班主任很恼火,上午第二节课时,派班干部把李专的桌椅搬进学校保管室,并把他拉扯到保卫科保卫科长要求李心写“说明书”被拒绝,只好告知了既是年段组长又是心理咨询师的我场景呈现:进入保卫科,学生站在墙边,心情激动,手攥拳头保卫科长脸色铁青,班主任面色凝重……为打破僵局,我轻拍学生的肩膀,看着他的眼睛,轻声地对他说:“请你到我办公室来坐坐聊聊!”也许是我年段长的头衔让他知道了目前的处境:“行为很糟糕,事件很严重,老师很生气”!一脸疑惑的他,屁颠屁颠地跟我到心理咨询室 第一次咨询:(根据个案记录整理) 谈话前和班主任进行短暂交流,了解事件经过 咨询师:同学,你很清楚,好几次你与科任老师产生冲突,我相信你的情绪会受到影响的,你愿意与我一起探讨困扰你较长时间与老师的冲突问题吗? (点评:以“帮助”、探讨的方式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学生:(沉默片刻)愿意! 咨询师:几位教师反映,你在上课看小说我想这肯定有你的道理,想听听你的想法 学生:嗯有这回事!我认为我没有过错,看小说也是学知识,有助于拓宽知识面! 咨询师:体育运动也能增长知识,你上文化课干嘛不选择上运动场呢? 学生:看小说是我的最爱,所以我选择小说 咨询师:如果上课能凭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那么你班五十几位同学将可能有几十种选择,哪教室不就成了“猩猩的世界”了吗? 学生:(笑着说)我能一心二用! 咨询师:你入学成绩不错,但几次考试后成绩明显下降,个别科目严重滑坡,这说明你“一心二用”的效果并不被看好,你的“看小说加听课”的方式可能是不妥当的! 学生:(无语) (点评:使用心理咨询的“面质”技术,帮助学生从“言行不一致”中探索问题的矛盾性,有助于缓解紧张气氛,进一步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咨询师:你的身份是学生,主要任务在于接受知识、接受教育、学会为人处事,如果不能很好地接受这些教育,在学校的日子是不是也不好过啊? 学生:(情绪激动)我本来就不想读书,是我家里人逼我读的! 咨询师:你的意思是想离开学校到社会上闯荡吗?如果是这样,我没意见,你可以自由选择。
但有一点要提醒你注意,学校是接受教育,并且比较单纯的场所,老师同学会让着你,但不是怕你凭你现在的性格,动辄发火,动不动想打架,如果要就业,估计不会如你所愿,有可能会吃些苦头! 学生:(无语,偏向一边的头稍微转正,不时瞟我几眼) 第一阶段分析:通过观察和对话发现,该生与老师有很强的抵触情绪所以,中采用直接切入、先入为主的方法,表明咨询师对学生的熟悉和关注程度对强势的学生宜软硬兼施、不卑不亢,适时采用“面质”技术,让学生在自相矛盾的话语中悟出认知上的错误 咨询师:你对某些科任教师的课颇有微词,这很正常如果是我的话,我会采用理性分析法,看看是哪方面出了问题: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合我,还是因老师的批评使我一叶障目,产生了偏见?如果是教师上课不负责任,学生有申诉的权利,学校有关部门肯定会妥善解决的……你能说说与父母的关系吗? (点评:由此及彼,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归因方式”,由“归因外求”转向“归因内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对教育教学工作有意见可以通过正当的途径反映,而不是以消极的方式去发泄 学生:我和妈妈自小相依为命,关系挺好的;和爸爸很少沟通,他除了经济上对家里的付出,对我们很少过问!他生气起来很凶!我不喜欢他! 咨询师:你不喜欢他?因为他的脾气。
学生:对,动不动就发火,摔东西咨询师:我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事,你虽然不喜欢你父亲的冲动,但你好像性格更接近于他?你不喜欢他发火,为什么自己也很容易冲动呢?学生:我……我也不知道怎么现在也变成这样了咨询师:其实容易冲动并不是坏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你看,你其实很不喜欢爸爸的脾气,但却无意识模仿了他的脾气那你喜欢自己这样冲动吗?(点评:家庭教育能折射出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环境而且,家庭是许多问题的突破口,学生可以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的来源,消除抵触,正面面对自己的行为) 学生:我的确有错说话做事都比较自我,欠思考可班主任端掉我的桌子就正确?他有什么权利把我赶出教室? 咨询师:你的班主任有丰富的知识不假,但他刚从大学毕业,初次当班主任,实践经验比较缺乏,年龄也比你大不了几岁,你会发火,凭你的态度,他能不发火吗?况且班主任的成长与你的成长一样,需要时间磨砺,我相信他很快会是一个成熟的班主任,也相信你不久也能成为好学生! 学生:老师,不是我一个人对班主任有意见,很多同学都有意见他经常拖课,不分场合批评学生,婆婆妈妈,不象男人! 咨询师:你现在反映的情况很好,这就对了,我会向有关人员转达你的意见,但现在你是否感觉到自己在本次事件的处理方式上也有些不妥呢? 学生:嗯,我太粗鲁了。
说真的老师,我初中就因打架被学校处分过处分没什么,错都错了,我愿意接受任何处分,但我希望继续留下来学习老师,你准备给我什么处分? 咨询师:不是错就错了的问题,不要“承认错误,坚决不改”啊关于处分,学校没给我下指标,你都想通了,处分你有必要吗?你说说,准备怎么做?我非常想听你富有绅士风度的一句话,来作为我们今天谈话的结束语 学生:我回教室上课,向班主任赔礼道歉 咨询师:不想离开学校自谋出路了? 学生:(笑笑)我那是“死鸡子嘴硬”! 咨询师:好,我相信你!你现在首先要做的是搬回自己的课桌椅吧? 学生:(沉默、搓手) 咨询师:是不是我让班主任安排学生干部帮你搬? 学生:行!谢谢老师! 咨询师:你还记得刚才说过的话吗? 学生:我会实现自已的诺言! 咨询师:好!敢作敢当,有责任感好样的,老师喜欢你! (点评:使用咨询技巧的“积极关注”,关注学生的积极面,挖掘学生原有的资源,充分肯定学生的做法,激发学生改变自己的信心,并且愿意去作些尝试 第二阶段分析:通过对话,学生的情绪渐趋稳定,改变自我的意向在咨询师的暗示下不断增强到这,可以搭一个“台阶”让学生顺理成章地走下来。
学生离开咨询室后,我立即找来班主任,在肯定他工作热情的同时,严肃表明:教师没有剥夺学生学习的权利……班主任诚恳接受下午,班主任在课堂上检讨了自己的行为并接受张远的道歉,师生“休战” 为了巩固教育成效,我与班主任针对张远的实际制定此后的方案,并且在不同的场合多次约谈张远,他进步很快,脸上多了几分成熟和深沉 方案: 1.亲子互动与学生父亲联系,建议定期与孩子通,加强沟通,为孩子在学习上提供强劲的精神动力 2.家校联系鼓励家长积极而主动与班主任联系,了解孩子阶段成长的学习与生活状况学校也积极反馈请况,家校良好互动,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 3.心理咨询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学生调整认识,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和不满的想法帮助学生调整入学适应和人际适应,使他在新环境中找到支持系统 4..明确学习目标班主任指导学生制订长、短期学习目标,逐步改变态度,提高学习积极性 案例反思:“师生冲突”是学校心理咨询中常见的问题中学生自尊心强,有着对事物独特的见解,但这种见解往往是幼稚的、自我中心的,甚至是偏激的为此,学校管理部门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谭嗣同说:“为学莫重于尊师”。
尊师是学生的首要行为规范,学校要把它提高到“尊重教师就是尊重知识”的高度而常抓不懈 (二)加强班主任业务技能培训,树立为学生服务,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意识,人性化地实施管理技巧,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只会让学生离教育越来越远 (三) 教务部门定期召开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座谈会,了解教学情况;每学期举行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育教学满意度测评,强化“每一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 (四)由班主任牵头,分阶段召开由师生共同参与的“班科会议”,及时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缓解矛盾,形成畅通的反馈通道 (五)班主任每学期对全体学生要家访或访问一次,特殊学生要经常与其家长沟通,使家校形成教育的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