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练半小时】2020版高考语文(浙江)一轮练习:基础突破 基础组合练26 含答案解析.pdf
3页基础组合练基础组合练 26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以“逃离城市,奔向东海”为集结号令的朱家尖东海音乐节已成功举办七届,七年来,它承 载(zǎi)了许多人的奔赴之心和歌以永志的热忱(chén) B.如果“中国制造”依然停留在贴牌等简单的加工层面,满足于凑和,中国最终将处于全球产 业价值链的最低端只有对症(zhènɡ)下药, “中国制造”才能成为“中国创造” C.网剧《白夜追凶》对观众没有半点胡弄,通缉(jí)犯弟弟和警队顾问哥哥铤(tǐnɡ)而走险,你白 天我黑夜地当警局“关队长” ,上演精彩戏码 D.贵州省高院引进司法智能机器人,以贵州司法大数据分析工作为平台,建立案由模(mó)型, 提供量(liànɡ)刑建议,实现了办案质量和效率双提升 答案 D 解析 A 项“载”读 zài,永—咏B 项和—合C 项胡—糊, “缉”读 j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3 题 古人说:“一生一死,乃见交情 ”这话不错,患难之交最珍贵[甲]可凡事都有悖论:瓷器 越华贵,越经不起碰摔;交情越深厚,越经不起伤害楚汉之际,张耳与陈余结为刎颈之交,后 来只因一次误会,竟水火不容,刀戈相见。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秉性不同关系不大,还能互补,价值观不一样很难交为朋友许多 人觉得薛宝钗最配贾宝玉,宝玉偏不喜欢无它,话不投机半句多 有的人交朋友很实际,就是为了获取利益俗话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嘛,可是一旦目 的达不到,便翻脸不认人,所谓的“好朋友”成了“狗屎一堆” [乙]有一首诗写得好,说朋友是“雪夜的火炉、雨中的红伞、无言的牵挂、彼此的忧欢、一个 灵魂孕育在两个人的胸膛……”可是,我们无须背诵华丽的辞藻,未必探寻朋友的哲理内涵[丙] 人之交友出于天性,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为的是人生路上能有几位同行的伙伴,走得不寂寞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悖论 B.刎颈之交 C.话不投机半句多 D.未必 答案 D 解析 D 项未必:不一定此处应改为“不必” ,照应前面的“无须”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的不 需要,不必要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 B.乙 C.丙 答案 B 解析 乙句中, “一个灵魂孕育在两个人的胸膛”是一个主谓结构的句子,不能与前面几个名词性 短语相并列,因此这个分句前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文字恐惧症”最可怕的危害在于它可能使语言的教学行为完全丧失其教育学上的意义,甚至 阻断有效阅读供给主体精神滋养的途径。
B.穿过时空隧道,我仿佛看到了文昌阁里众人膜拜、香火缭绕的场景,仿佛听到了莘莘学子 “之乎者也”的读书声,仿佛体会到了举人们金榜题名的喜悦 C.京广高铁已经全线贯通,北京至广州最快不到 8 小时,比目前京广铁路上最快的普速客车时 间缩短了一倍多 D.我国的慈善事业刚起步,注重筹募善款是可以理解的,但用发展的眼光看,我们应当致力于 慈善文化和慈善氛围的营造,不能仅仅盯着数额 答案 B 解析 A 项语序不当, “使语言的教学行为完全丧失其教育学上的意义”与“阻断有效阅读供给主体 精神滋养的途径”应互换位置C 项不合逻辑,表降低、减少时不能用倍数,应将“一倍”改为“一 半”D 项搭配不当, “慈善文化”与“营造”不搭配,可在“慈善文化”后加“的培育” 5.3 月 14 日上午,73 岁老人张某和丈夫冯某去城市广场展销会选购农产品,因展销会人多拥挤, 且张某患有老年痴呆,9 点左右,张某和丈夫冯某走散,当时,张某身穿红色上衣,头戴蓝色毛 线帽冯某赶紧联系了儿子冯先生,冯先生立即报警,并想通过朋友圈发布寻人启事 请根据以上材料,帮助冯先生拟一则寻人启事,其他相关信息请用“×××”代替,要求不超过 100 个字。
寻人启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张某,女,73 岁,患老年痴呆,3 月 14 日上午 9 点左右,在城市广场展销会上走失 身着红色上衣,头戴蓝色毛线帽,烦请见到者尽快与家属联系,定当面酬谢联系人:冯×× 联系:××× 二、名篇名句默写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 3 小题)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 子·劝学》) (2)时维九月,______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并诗》) (3)____________________,幽咽泉流冰下难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 《琵琶行》) (4)________________,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 慢》) (5)青山隔送行,________________,淡烟暮霭相遮蔽。
夕阳古道无人语,________________王 实甫《长亭送别》) 答案 (1)金就砺则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 (3)间关莺语花底滑 冰泉冷涩弦凝绝 (4)三杯两盏淡酒 却是旧时相识 (5)疏林不做美 禾黍秋风听马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