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柳州市科技创新“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

41页
  • 卖家[上传人]:亦***
  • 文档编号:273867431
  • 上传时间:2022-04-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3.80KB
  • / 4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柳州市科技创新“十三五”开展规划柳州市科学技术局2017年1月科技成果与人才工作稳步推进科技成果成绩斐然,柳州市 主要完成的科技成果有一项、三项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 奖(柳州欧维姆公司“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创新与应 用”工程,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和B地中海贫血的遗传分析及其 在临床和人群预防中的应用”工程等),一项获国家技术创造二 等奖(鱼峰水泥集团“管磨开流选粉节能技术及其水泥绿色制成 应用”工程);两项获广西科技进步特别贡献奖(上汽通用五菱“五 菱之光,系列微型汽车自主研发及制造”工程、鱼峰水泥集团“水 泥绿色制成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及产业化应用”工程等)欧维 姆公司提供缆索及相关技术为我国建成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球 面射电天文望远镜作出重要贡献(FAST——我国地外生命与电 子信息的战略研究基地,在20〜30年内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城 市技术合同成交总额5・24亿元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全 市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家、人才小高地28个;拥有特聘专家 2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3人,博士 160人全市有 专业技术人才19.21万人,技能人才40.5万人,其中高级技能人才 4.32万人,占比10.67%。

      科技创新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完善支持科技服务创新创业 政策,激发万众创新活力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柳州市出台了 《中共柳州市委员会 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 转 型升级 工业再上新台阶”三年计划的决定》《中共柳州市委员 会 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开展的假设干意见》《柳州 市十大科技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柳州市科学技术奖励方法》《柳 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柳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创新型特 色园区的假设干意见》《柳州市“十二五”人才开展规划》以及《柳 州市专利申请资助及奖励方法》《柳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 暂行方法》《柳州市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暂行方法》《柳州市关 于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实施方案》《柳州市工业企业应用工 业机器人补贴资金管理方法(试行)》等一系列支持实体经济增 长、科技奖励、创造专利、科技平台、产学研合作及创新人才发 展等方面的科技激励政策和措施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加,投入 结构不断优化,“十二五”期,市财政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投 入5・02亿,支持科技工程820项,获国家、自治区科技部门经费 支持3.52亿80%以上的科技经费、科技工程由企业获得,75% 以上的经费集中投入汽车、工程机械、钢铁等重点产业和高新技 术产业开展。

      全社会科技创新投入逐年增长,全社会研究与试验 开展经费投入强度保持在1.6%左右第二节“十三五”科技创新开展呈现新趋势科技创新开展是国际竞争的大势所趋,居于国家开展全局的 核心位置创新作为引领开展的第一动力,为柳州市科技创新发 展带来了新机遇,也提出了新挑战世界科技创新开展呈现新趋势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 变革蓄势待发世界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呈现多中心、多领域齐 头并进态势,跨界融合加快,重大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正在催 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科技实力成为重塑世界经济结构和 竞争格局的关键各国普遍加大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力度,加强 科技资源统筹协调,美国部署“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德国实施 “工业4.0计划”、日本推进“科学技术创新综合战略”、俄罗斯实 行“2020创新开展战略”,各国纷纷抢占战略制高点,抢抓开展主 动权创新驱动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战略部署我国正处于加 快转变经济开展方式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处于 深层次矛盾交织和“三期叠加”阶段,为此,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 施创新驱动开展战略,提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 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三个面向”的战略思想。

      全国科技创新 大会召开,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开展战略纲 要》,进一步强化了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要求通过科技创新和 体制机制创新的“双轮驱动”战略,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发挥 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开展科技创新是自治区和柳州市经济社会开展的核心动力我国 经济开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的新常态十三 五”时期,自治区把创新驱动摆在广西“四大战略”之首,大力推 进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人才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建设创新型广 西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大力支持柳州加快开展,赋予 柳州打造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的定位和使命等重大举措,柳州市 的经济社会和科技开展进入重要机遇期,作为传统工业型城市,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迫切需 要依靠科技创新,培育开展新动力;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 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生态文明城市等建设,迫切需要依靠 科技创新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应对人口老龄化、增强人民健 康素质、消除贫困、建设智慧城市、实现在广西率先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等,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支撑民生改善因此,《柳州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把科技创新驱动 作为新时期推进科学开展、跨越开展的核心战略来组织实施。

      第三节 柳州市科技创新开展面临的挑战柳州市依靠科技破解开展难题、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开展的任 务十分紧迫,与经济兴旺地区相比,柳州市科技创新开展水平相 对落后,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力度有待提升主要表达在四个方面科技综合创新能力有待加强柳州市作为老工业基地,传统 产业比重较大,仍处于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高新技术产业和 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较慢;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效率、低消耗、 低污染的先进制造业比重不够大;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尚待开展, 缺乏科技先导行业,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开展的能力有待提升产业科技创新难度加大规模以上企业科技创新投入缺乏, 中小微企业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型领军企 业和高端研发机构不多,企业整体科技创新能力难以支撑引领产 业经济转型升级科技创新人才匮乏柳州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较少,城市 经济开展的创新内生动力缺乏创新人才的总量、质量及结构与 产业技术开展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科技领军人才、科技型企业家 和高新技术研发人才明显紧缺,学科交叉、行业交叉的复合型人 才缺乏发挥人才创造性的机制有待优化,尊重个性、鼓励创新、 宽容失败的社会气氛有待提升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建设仍待深化。

      科技创新投入远不能满 足创新需求,创新资源需要按新经济开展需求重新配置,科技成 果转化不畅,科技金融亟待开展,影响创新开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有待激发等制约因素仍然存在,必须从根本 上建立起推动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10第二章确立科技创新开展蓝图“十三五”期,柳州市科技创新必须准确把握柳州市“打造西江 经济带龙头城市”、实施“实业兴市、开放强柳”和在全区率先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开展趋势与特点,发挥科技创新的引擎作用, 走出柳州特色的现代产业创新开展之路第一节指导思想柳州市“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开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国科 技创新大会和全区创新驱动开展大会精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 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开展观为指导, 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近期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 央、国务院、广西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决策部署,按 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秉持五大理念, 实施五大战略,围绕柳州市“实业兴市,开放强柳”开展目标,坚 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开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坚 持创新是引领开展的第一动力,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开展战略、 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大 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着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 力、着力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着力扩大科技交流与合作,着力 引导群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构建具有现代产业特色的区域创新 体系,到2020年,为柳州市实现在广西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1 打造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小微 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广西自主创新示范区、广西现代科 技服务业集聚区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节基本原那么“十三五”期,柳州市科技创新开展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 型、绿色开展、市场导向、开放合作”五项原那么坚持“创新驱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政府在推动 形成创新驱动局面中的引导作用,强化企业在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中的主导地位,推动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使企业真正成为 技术创新决策的主体、研发投入的主体、研发活动的主体、成果 转化和产业化的主体、获取创新效益和承当创新风险的主体坚持,,智能转型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把产业技术创新作为 培育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生动力,组织实施本市重点产业关 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通过国家、自治区和本市 的战略任务带动重点行业的技术突破,从三大支柱产业(汽车、 工程机械、钢铁)独大的工业结构向三大支柱产业与新兴支柱产 业并重开展的工业结构转型,更加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 务业的培育和开展坚持,,绿色开展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坚持走生产开展、生 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开展之路,大力开展园区低碳产业、循 环经济、绿色制造,大力开展绿色建筑、绿色家居、绿色交通、 绿色能源,积极引导清洁生产、文明生活、节约消费,加快资源 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12 协调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开展。

      坚持“市场导向激发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制订符合市场机 制的产业科技政策,推进群众创业万众创新,扩大创新产品市场 应用发挥市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在创新和转型中的重要作用, 鼓励其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开展创 造有利条件坚持“开放合作”,构建协同创新格局加强科技对外交流合 作,与国家“珠江-西江”经济带开展战略和广西“双核驱动、三区 统筹”战略的开展规划相衔接,与国家、自治区科技开展规划相 衔接,与广西科技计划和重大产业计划相衔接,与柳州市国民经 济和社会开展规划相衔接,加强工业、农业、服务业、社会开展 各领域以及高校院所的协同创新,积极争取各级财税与金融的扶 持,实现科技内生动力与外生动力的良性循环第三节创新开展目标综合考虑未来五年开展趋势和实际情况「十三五”期柳州市 科技创新开展的主要目标是:柳州市综合创新能力(综合科技进 步水平、知识产权综合实力、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保持在全区 前列,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更趋完善,创新创业活力显著增强,造 就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创新团队,假设干重点产业、产品进入全 国产业价值链中高端,基本实现创新驱动开展,力争成为国家创 新型试点城市、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广西自主 创新示范区、广西现代科技服务业集聚区。

      创新绩效显著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每万人口发13 明专利拥有量达12件力争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小 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广西自主创新示范区、广西现代 科技服务业集聚区柳州国家高新区建成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 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在国家级高新区中的排位继续提升创新投入稳定增加到2020年,研究与试验开展经费投入 强度达2.2%,其中:公共财政科技创新支出逐年增长(公共财 政科技创新支出占公共财政决算支出之比争取达2.0%左右)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平均 达1.25%全市人均科普经费达1.2元高新技术产业较快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与全市规模以 上工业总产值之比达16%、高新技术企业到达300家、全市高 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达2500亿、创新型(试点)企业到达40 家创新载体数量增多质量增强各县区、市级自治区级以上产 业园区各打造1-2个科技创新集聚区;建设1个大学科技园;新 增科技蜉化器35个,其中:新增1家以上国家级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