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原义信的外部空间理论.pdf
4页芦原义信的外部空间理论常钟隽〔提要」日本著名建筑师芦原义信的外部空间理论 为现代建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提供了一个认识建筑本体论和价值论的方法以及探索现代建筑发展的途径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当今世 界建筑舞台,一批二次大战之后成长起来的日本建筑师以其大量的优秀建筑作品和独到的建筑理论逐渐博得世人赞 誉与关注被称之为“正统的现代主义建筑师”的芦原义信正是其中的一员他那丰富的建筑作品及源自其建筑实践并带有指导意义的建筑理论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 的影响,尤其是独创的建筑外部空间理论被公认 为现代建筑空间论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一理论之渊源二次大战后,日本作 为战败国在经济、文化等诸 多方面都承受了不同程度的压力,西方文化大规模的涌入,使得自明治维新以后对外来文化已不再陌生的日本人也不免感到茫然在战后,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到处是满目疮夷的景象,百废待兴大规模的重建工作很快开展起来,人们需要 在 短时期 内解决自身居住与生 产 用房,这就 使得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兴起的适 应现代科学技术和大规模生产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得到了充分 的认可现代主义建筑的几位肇始人,如 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等人纷 纷会师当时经济最为发达的美国,去圆其现代建筑之梦,去宣扬 其现代主义之道。
在日本,由于西方文化的 引进硬代当时特殊 的社 会背 景一些早世界理筑年曾在西欧学习过的建筑师们在建筑 界十分 活跃,开 始担当起 重建工作的大部分设 计任务,如曾在勒·柯布西 耶事务所工作过的前川国男、坂仓准 三等人成为了当时日本建筑界的代表人物,他们师承现代主义 衣钵,在设计 中着意现代主 义建筑思想的表现,从而使日本 的建筑设计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些建筑师们对现代建筑的追求大大影响了其学生和后人战后初期,就有不少 的日本年轻建筑师们到美 国去学习现代主 义的真谛,这其 中就包括芦原义信在哈佛大学,他师 从著名的现代主 义建筑师马歇尔·布劳耶,布劳耶在空间构成理 论的研 究及对手工艺产品、特别是建筑中的细部处理 重视的态度,深深影响着芦原,使得他毕业时便毫不犹豫地进入布劳耶事务所工作谈到这一点,芦原曾说“在到哈佛大学研究生院留学之前以设计 小住宅为主的本人,想在 哈佛学 习两点,一是空间构成的设计问题,另一个是创造性涵养的姿态间题⋯ ⋯不管到 哪 一年,总要单独 地展开 自己的空间论另外,对格式塔心理学研究的迷恋也与芦原义信的外部空间理论研究有紧密关系他将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应用于建筑与城市设计的理论分析,创造性地提出了“逆空间”、“正负空 间”、“加 法建筑”、“减法建筑”等一系列颇有启发性的概念,也使其理 论研究达到了更 高 的文化层次。
在《街道的美学》一书中,芦原将著名的爱 德 加·罗宾的“瓶子—面孔”图形应用于不 同类型的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在《隐藏的秩序》一书中,芦原又将这一论点应用于日本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和东西方建筑文化的对比所以说格式塔心理学一直贯穿芦原义信的整个建筑理 论体系,是一 条起决 定作用的哲学思想主线芦原义信的建筑理论,特别是外部空间理 论 的 真正起步 还是 在年芦原义信建筑设计研究所创立之后,因为从这时起,芦原本人作为开业建筑师有了大量的设计实践机会·他可以将从各方面学到的建筑理论知识及自己的理解与认识投入到具体的工程设计之中,以期得到具象的感知这时也正值日本战后经济复苏的高潮,建设规模空前,通过理论—实践—总结—理论这样不断 的周而 复始 的过 程,形成了日后 空间理论框架 的雏形,到了年,他完成了标志外部空 间理 论完整建立的英文版《外部空间设计》一书二理论之本质外部空间理论是芦原义信建筑理论 观 中最富独创性的,是他在融汇了 当今世界的空 间理 论 的基础上,结合 自己的创作实践,得出的空间论,同时也是方法论芦原义信给空间下了这样的定义“空间基本上是 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
他引用了中国古代哲人老子的一句话“挺值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墉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是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就是说,捏土造器,其器的本质已不再是土,而 是 在它 当中 产生的“无”的空 间芦原义信又解释 了建筑外部空间的含义建筑外部 空 间是从 自然当中限定自然开始的,是从自然 当中框定 的空间,与无限 伸展的自然是不同的,外部空 间是由人创造 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外部空间设计就是创造这种有意义的空间的技术因为被框框包围,外部空间建立 起从框框向内的向心 秩序,在该范围内创造出满足人的意 图和 功能 的积极空间,相对来说自然是无限 延伸的离心空间,可以将其视为消极空间芦原义信外部空间理论的建立一方面源于他早年接受的现代主义的建筑思想的影 响和长年对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另 一方面则是大量建筑创作实践的总结正是因为后者,使得他 的外部空间理论不 同于以往的空间理论,而更多地 是与建筑设计的具体实践相关芦原首先从尺度入手对外部空间进行 分 析,通过 对建筑高度与相邻建筑之间的间距的关系仔细观察,确定以一为界线,比增大,即成远离之感比减小,则成近迫之感当时,建筑高度与间距之间有某种匀称存在在外部空 间设计时,外部空间可以采用内部空间一倍的尺度,故称为“十分之 一理 论一,这样可以创造 出舒适亲密的外部空间。
另外,外部空间可采用一行程为一米的模数,称之为“外部模数理论”依据这一理论,每一米或是有重复的节奏感,或是材质的变化,或 是 地 面高差的变化,都可以使大空间打破单调,生动起来也就是说距 离与质感在外部空间设计中是极其重要的作 为带有方法论性质的外部空间理 论,也 涉及 到了具体的设计手法外 部空间可视“没有屋 顶的建筑”,那么平面布局就是外部 空 间设计的重点外部空间设计要尽可能赋予空间以明确的用途限定 空间的大 小并在 一定程度上封闭空间以便向心地整顿空间秩序外部空间的层次与序列同样是外部空间的设计手法之 一在设计时一种方法是开始就让人看到 全貌,给人 们以强烈印象和标志另 一种 方 法是有节制地不让人 见到 全貌,一 面使人有种种期待,一面采取可以一点一 点掌握空间的布置,这与我 国传 统 园林设计中常采用的“步移景异”的处理手法十分相似如果能进一步将二者并用,一方面带来强烈印象,一方面又能创造 充实丰富 的空 间,则会产生更好的效果其它的手法还有有效地利用地面的高差利用联系高差的室外踏步及坡道注 意物体的边缘在外部空间中水的运 用等芦原义信通过将芬兰著名建筑师阿尔瓦·阿 尔托的作品与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的作品加以对比,将建筑空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把重点放在从 内部建立秩序离心地建造建筑上一种是把重点放 在从外 部建立秩序向心地建造 建筑上。
即一种是加法创造的空间,一种是减法创造 的空间前者首先确定内部,再 向外建立秩序,在对 内部功能及空间理想状态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把它加以组织扩展,逐 步扩大规模而构成一个有机体每个局部都是十分人性化的,亲切的后者首先确定外部再向内建立 秩序,基于与城市尺度有关的大前提,在对整体构成规模及内部布置方法 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按照某一体系在内部 去充实空间对使用它的人来说,有时是 非人性 的不亲 切 的,而作为整 体构成来说常能取得均衡芦原义信在详细地论述分析了他的外部 空间理 论 后,得 出这 样 的结论外 部空 间设 计 就 是 把“大空间”划分为“小空间”或是还原,是使空间更充实,更富于 人情 味的技术即尽可能将消极空间积极化三理论之表现芦原义信是 建筑师,同时 是 建筑理论家,但首先是一位建筑师正是他的建筑创作实践引发他对建筑理论 的认识、兴趣及研 究,并成为其理 论 观 的源泉而 他 的建筑作品也正是其理论观的真实、具象的表现位于东京都千代田区的日本第一劝业银行本店是芦原义信的第一个和创作生涯中为数不多的超高层建筑设计在长方形的基地平面内,芦原将功能布置得十分合理,主楼位于中部,又退离主干道,有良好的一东京千代田区日本第一劝业银行本店世 界趁筑视觉距离,立面 处理以深色 的玻璃墙面与四角的浅色墙面形成强烈对比,使建筑显得挺拔高大。
另外,大楼南侧的室外下沉广场中流水与绿树丛相结合,形成了闹市中的一个良好的休憩环境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位于千叶县佐仓市的古代佐仓城遗址,周 围还有部分遗迹与遗址 公 园,是展 示日本历史 民俗的场所,也是芦原义信的重要作品之一由于建筑功能十分复杂,设计时将平面布局以 一内庭院为中心布置,内部空 间朝向庭院开放,外墙 的凹凸曲线形 的大面积实墙又使整个建筑十分封闭,象一个城堡,自然环境保持了武家造遗址地势平坦的特点外部空 间构成以大面积浅色墙面的低矮展示部分与高起的深色墙面的收藏楼形成对比,主入口长长缓坡台阶和 内中庭 的层层叠落,都显现 出芦原义信外部空间处理手法的特色近期芦原义信的代表作是一综合性艺术表演设施—东京艺术剧场作为东京大都市文化环境计划之 一,该剧场由剧 场楼主体与室外广场组成,剧场楼 中有四个大小不一,功能各异的剧场前部还有一个斜屋 面的玻璃大厅,这个 大 厅既是联系各剧场的交通枢纽,又是 为各剧场使用的休息场所从剧场到玻璃大厅再到 室外广场恰恰是外部空间理论 中空间序列的构成,该建筑的另一大特色就是 室内、室外大量的雕塑、绘画作品,这与芦原义信一直认为建筑 即艺术,建筑应与其它艺术形式相结合的设计思想是一致的。
通过芦原义信这三件颇具代表性 的作品,可以看出对现代建 筑的本质—建筑空间的创 造十分重视芦原善于运用空间的顺序、层次与建筑功能和建筑艺术形 式相结合,使整体建筑空间引人入胜芦原义信的建筑设计思维体系是连贯的,特别是 他后期的作品注重建筑与建筑、建筑与城市、建筑与人之间的关系总体来看,有如下特点 一是随时代而发展、变化的现代建筑,带有早期现代建筑的优点,二是“加法建筑”,这 样便于满足功 能的使用要求,也便于空间的组织三是 为人 的建筑,因为毕竟人是建筑空间的使用者,四是重 视外部 空间的创造四理论之启示外部空间理论是芦原义信建筑理论观的起 始点 和 重 要的组 成部分,而且他的外部空 间论有着更 广泛的内涵,涉及到 了整个建筑空间的组成和存在形式在很早以前,建筑师们就发现 了建筑空间—建筑中这一空的供人使用的部分是建筑中的主角,并进行 了长期的探索但,不少建筑师多将目光盯在建筑内部空间上,认为建筑空 间只能进到建筑 内部才能体验得 到,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建筑外部空间和城市空间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芦原义信的理论有其特殊的意义二次大战后,有 关 建筑空间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世界建筑论的 著 作 数目颇丰,多从纯理论 的角度研 究,使得 许 多人面对 不 易理解的空间理 论纷纷却步。
而芦原义信以“外部空 间设计”为代表的空间理 论,是 在 融汇许多空间论精华 的基础上,作 出的精辟 的由浅入深的论述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解构主 义建筑可以认为已走 到 了建筑这一概 念的边缘,不管它来 自构 成主义建筑还 是先锋派的文 学 和绘画 形式,其独特的用高新技术表现出来的雕塑感 极强的 外观逐渐引 起人们的 注意其代表人物本纳德·屈米 在巴黎拉维莱特公 园设计的“疯狂物”曾被认 为是最 不象 建 筑 的“建筑”,但“从整体上看,有秩序的“点”、“线”、“面”组织构成了一个 良好的外部空间,点、线之间相互的距离基本符合芦原义信的外部空间理论如果我们抛 开 流派、形式之争,单看建筑 本体,就会发现各派建筑师 在创造 各种形式建筑的同时,都存在着对建筑空间的追求在 我 们这 样一个经 济发 展 起 步较 晚,还十分贫穷的大国中,建筑师应着力展开对空间这个建筑本体论 中的重要课题的研究与探求而且,由于我们特 殊的 历 史原因,本世纪 发展起来并成为主流的正统的现代建筑理论的 引入 较 晚,这时 我们看到的已是五 彩缤纷的多元世 界,对 国 外建筑新奇形式的猎奇和 对悠悠历史古国传统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