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唐代的中外关系..ppt

38页
  • 卖家[上传人]:我**
  • 文档编号:115358694
  • 上传时间:2019-11-1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05MB
  • / 3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六节 唐代的中外关系,唐朝——历史上一个光辉灿烂的伟大时代盛世繁华引来世界瞩目,万国敬仰赫赫大唐帝国在历史上写下了不朽诗篇制作人:506寝室 + 唐某某、杜某某,,,唐朝国力在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因此华人也被称为“唐人”,现今西方华人聚居处也被称为“唐人街”目录,一.唐朝在当时世界上的地位 二.唐和朝鲜·日本的关系 三.唐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四.唐和中亚·西亚·北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一 唐朝在当时世界上的地位,唐朝时期的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文明、最发达的国家 中外交往异常频繁,亚非地区和唐通使交好的国家,有70多个 唐朝有鸿胪寺接待各国使节宾客,在各地设商馆招待外商,设互市监、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 适应国际交往的需要,唐朝对外交通相当发达 陆路以长安为中心,北路经蒙古到叶尼塞、鄂毕两河上游,往西达额尔齐斯河流域以西地区西路经河西走廊,出敦煌、玉门关西行,至新疆境,有三条路可通中亚、西亚、南亚,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海路交通方面,去日本有三条路,一条从登州(今山东蓬莱)出发,渡渤海沿辽东半岛东岸和朝鲜半岛西岸到日本;二是由楚州(今江苏淮安)出淮河口沿山东半岛北上,东渡黄海、经朝鲜半岛达日本;三是由扬州或明州出海,横渡东海,直驶日本。

      到南亚的海路,从广州经越南海岸,在马来半岛南端过马六甲海峡到苏门答腊,由此分别到印尼的爪哇、斯里兰卡、印度到西亚的海路,主要从广州出发,经东南亚,越印度洋,阿拉伯海至波斯湾沿岸唐朝还初步开辟了到埃及和东非的海上交通唐朝鸿胪寺官员引导使臣、使节拜见皇帝时的场景《礼宾图》局部 (陕西省乾县乾陵章怀太子墓墓道东壁壁画 唐景云二年,高184cm、宽342cm❀·唐和朝鲜·日本的关系,唐和朝鲜关系发展概况: 唐初,朝鲜半岛仍由高丽、百济、新罗三国鼎足而立,均遣使与唐往来675年,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统一后,新罗和唐朝的友好关系继续发展一)朝鲜,新罗与唐贸易往来十分频 繁: 新罗来唐商人很多,楚州有新罗会馆,山东半岛的赤山、登州、莱州有新罗坊、新罗所,专门接待新罗客商 新罗到唐的留学生络绎不绝,不少新罗学生还考取唐朝进士,时称“宾贡进士” 唐文化对新罗的影响广而巨大 : 1.新罗相继设立了医学、天文、漏刻博士,以研究唐朝医学、天文、历法 2.采用唐朝历法;采取科举制选拔官吏;据唐制改订礼仪和刑律 3.新罗学者薛聪创造“吏读”法,用汉字作音符来标注朝鲜语的助词,帮助阅读汉文,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和发展。

      4.大和二年(828年),新罗使者带回茶种,朝鲜开始种茶唐末五代,雕板印刷术传入新罗 新罗文化对唐产生的影响:高丽乐受到唐人欢迎,为太宗“十部乐”之一新罗商人运至唐朝牛黄、人参、海豹皮、朝霞、金、银等物,占唐朝进口物产的首位,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生活主要表现在:,(二)日本,继隋朝之后,唐和日本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进入空前繁荣时期处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日本,对大唐昌盛的文化和物质文明极为赞赏、向往,于是不断派出遣唐使、留学生,学问僧1.遣唐使,从贞观五年(631年)至开成之年(838年),日本派遣唐使12次遣唐使团组织完备,给唐朝带来珍珠绢、琥珀、玛瑙、水织絁等贵重礼品唐朝回送高级丝织品、瓷器、乐器、文化典籍遣唐使渡海西,遣唐使 中国唐代时,日本派赴中国的使节团 唐朝代隋以后,日本沿袭遣使入隋的旧制, 继续派出遣唐使630年第一次遣使,最后 一次在838年初期使团共200余人,乘船2 艘,以后增为4艘,人数增至500余人留学生、学问僧来唐学习,结交中国朋友,他们居留唐朝,有的达三五十年,他们将中国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音乐、美术、舞蹈、建筑、雕刻、生产技术、生活习俗带到日本 ,推动了日本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日本的社会生活。

      2.留学生、学问僧,,3.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1).政治:日本进行了大化改新;仿照隋唐官职;照唐律制订《大宝律令》 (2).教育:京都设立大学 (3).语言文字:使用汉字作表述工具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不仅把律宗传到日本,而且把佛寺建筑、绘画等艺术传到日本鉴真东渡,鉴真 (688~763年) 扬州江阴人,俗姓淳于原为扬州大明寺 高僧,精通佛经和医学日本僧人荣睿.普照 等曾邀请他去日本,先后五次东渡,均未成功 753年,已双目失明的鉴真带着弟子第六次东 渡,到达日本他带去佛教经典以及建筑、雕 刻和医学等知识,对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和日本 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鉴真在日本十年,深 受日本人民的崇敬,死后葬在日本的唐招提寺4.文学:唐朝诗文不断传入日本,用汉文写成的文学著作在日本不断出现5.艺术:唐朝音乐、绘画、雕塑等传入日本6.科学技术:唐朝先进的生产技术、天文历法、医学、数学、建筑等传入日本7.生活习俗:众多体育活动、茶叶、节令传入日本服饰,唐代的主要交通,遣唐使船,鉴真,唐招提寺,唐招提寺 日本佛教律宗建筑群简称招提寺在日 本奈良市西京五条由唐鉴真主持,于759年 建成,与东大寺的戒坛院并为传布和研究律学 的两大道场。

      平安时期初兴盛一时,后逐渐衰 微,镰仓时期一度复兴,后衰落现存有创建 初期的金堂、讲堂存有鉴真和尚夹纻坐像等 重要文物及多种古写经、古书籍等返回,韩国古观星台,新罗三和寺,三和寺 据说新罗善德女王11年(642年)慈藏律师 从唐朝回国以后,在五台山找观音菩萨时, 到头陀山建筑黑莲台,这是今天的三和寺 但这毫无根据,实际上由梵日国师建筑的三 公庵才是三和寺的前身三和寺也叫做三公 庵、黑莲台、中台寺在太祖时正式改称为 三和寺崔致远,崔致远 新罗末期人字孤云,本籍庆州,868年,12岁, 入唐留学18岁,登宾贡科曾为唐官吏,后入淮南 节度使高骈幕府,做《讨黄巢檄》,据传黄巢读其檄 文,惊而堕于椅下,一时名动天下885年归国,官 至侍读兼翰林学士守兵部侍郎知瑞书监事以时务策 十余条上真圣女王,不见实行为中央地方官吏10余 年,终限于出身,无法实行其改革主张,又不满当时 朝政,弃官隐居于伽耶山罗亡丽兴,不知所终或 云得道成仙返回,玄奘,玄奘 唐代高僧,法相宗创始人,佛经翻译家、旅行 家俗姓陈,名祎,洛州缑氏人幼年家贫,父母 早丧,13岁出家,20岁在成都受具足戒曾游历各 地,参访名师627年他从长安出发,西行求法。

      645年正月,玄奘带着657部佛经回到长安后从事 佛经翻译工作20年间译出佛经75部1335卷他还 根据旅途见闻,写了一本《大唐西域记》,记载了 亲历的110国、传闻的28国的情况玄奘取经图,那烂陀寺遗址,玄奘讲经处,《玄奘取经回长安图》,《大唐西域记》,玄奘题名石佛座,长安兴教寺玄奘墓塔,大雁塔地宫供奉的玄奘舍利,,返回,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形式原因、作用和启示,,主要特点①交往范围广泛,且有连续性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国家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欧洲、非洲也都有往来范围之广,历史少见而且这些交往并不因中国发生内乱而中断,有明显的连续性如日本连续十三次派出遣唐使②交往领域全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方面面③交往渠道众多有官方外交往来,公派及民间留学,国家间及民间贸易,佛教的传播等主要以贸易和佛教为纽带④交往内容明显不同中国传出去的主要是制度、文化、生产技术等,推动了各国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外国传入的主要是土特产、物种、艺术,丰富了唐朝的社会生活⑤在交往过程中,中华文化圈形成唐朝成为周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思 考,原因,①唐朝的经济和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具备发展对外交往的基本条件,也吸引了各国人前来学习和贸易; ②唐朝开辟了四通八达的海陆对外交通线,便于发展对外关系; ③唐朝有辽阔的疆域和和睦的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对外交往; ④唐朝统治者对外来文化采取开明的态度,兼收并蓄,虚心学习,又尊重外国人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作用,,作用:,①唐朝的对外关系发展使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在世界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②同时通过对外交往,唐朝学习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进一步促使唐朝经济文化的繁荣,也丰富了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启示,,启示:,①唐朝的对外关系前所未有,主要取决于经济文化的繁荣发达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经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②唐朝和睦的民族关系也为对外交往频繁提供了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应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发展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③唐朝统治者对待外国和外来文化采取开明的态度,重视对外交往因此,我们应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加强与外国的经济技术合作返回,探究活动,唐朝的对外交往为何如此频繁?唐朝的对外交往与现在的对外开放有什么不同?? 我们从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身上学到哪些可贵的品质?,,返回,课堂练习,动脑筯: 天竺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是何人?复有何功德,致此称扬?” 请回答: 你知道“秦王”是誰吗?,答案,返回,参考答案,唐太宗李世民,他在继位之前被唐高祖封为秦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