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二课时教案.doc
2页基本信息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教学方法探究法教师汪燕单位甘泉县第一小学课题名称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二课时教案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它是对学生已掌握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扩展和提升学生在此课学习之前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乘法计算要相应的数位对齐,即个位对其个位,十位对齐十位……所以学习本课稍微有些难度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2.能力目标;经历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计算过程,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竖式计算的简便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过程一、复习 1.口算:40×20 18×20 16×50 105×3 204×8 209×4 2.笔算:204×8 209×4 二、教学新知 1.创设情景 (1)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106千米 (2)分析:160指什么?106指什么? (3)出示问题: 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4)A、160×30= 问: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怎样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 160×30=4800 为什么在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 160 × 30 ————— 4800 B、106×30=3180 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106 × 30 —————— 3180 小结:①把因数末尾的0前面的数字相乘 ②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积末尾添上几个0 三、巩固练习 1.口算练习八第1题 2.练习八第3题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160×30=4800(千米) 106×30=3180(千米) 160 106 × 30 × 30 ————— ————— 3180作业或预习教材53页做一做自我评价本节课学生的掌握情况不太好,还有部分同学以前的竖式印象太深,简便计算的方法一时接受不了。
需要通过练习对学生进一步强化导师评议: 单位:姓名: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