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实践课程《生活中的标志》.docx
7页综合实践课程《生活中的标志》 一、课程提出背景 在机场、车站、码头、公路等场所,各种标志随处可见,这些标志如同形象 的语言,时刻提醒人们遵守社会规则,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为此,确定 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生活中的标志》 让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标志 及其作用,了解标志的种类及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守 规则的习惯,加强社会公德意识 二、课题类型 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的探究活动 三、课程总课时 五课时四、活动教学方法 探究法、小组合作法、访谈法、调查法 五、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及作用 让学生了解标志的种类及与 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的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通过探究式、访问式、问题式、搜集式、整理式的活动 方式了解生活中的各种标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促进综合能力的发展 六、课程内容 1、确立课题,成立小组,组内分工(1 课时) (1)课程名称为《生活中的标志》 (2)全班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成四个大组; (3)各组内选出组长并组织分工 2、教师讲调查方法,学生交流、修改、整理方案(1 课时) (1)教师讲解访谈法等调查方法; (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确立各组的子课题 。
3、实施过程(2 课时) (1)学生分散查找资料,实施采访活动; (2)学生资料汇总; (3)学生制定汇报资料 4、成果展示,交流评价(1 课时) 各小组分别以用不同方式进行报告展示,有手抄报、图文展示,录像、演 讲等多种形式 七、课程进行过程 (一)第一课时 确立课题成立小组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层次和生活经验,并深入了解学生对实践活动的需要、 动机和兴趣问题,最终确立了《生活中的标志》这一研究课题再介绍课程安排 及课程目标和最终评价标准等, 最后由教师将全班学生分为四个研究小组每组 推选出一个组长,在组长的组织下做好分工,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 1.第一组:生活中的标志安全标志(子课题) (1)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安全标志? (2)安全标志的分类? (3)安全标志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 活动方案:上网搜查、查阅资料、实地调查 组长:自选 2.第二组:生活中的广告品牌标志(子课题) (1)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品牌标志? (2)这些品牌标志有何作用? 活动方案:上网搜查、查阅资料、实地调查 组长:自选 3.第三组:生活中的社会团体类标志(子课题) (1)生活中的旗帜、徽章? (2)这些旗帜、徽章有何特点? (3)旗帜、徽章的作用? 活动方案:上网搜查、查阅资料、实地调查 组长:自选 4.第四组:生活中的交通标志(子课题) (1)生活中常见的交通标志有哪些? (2)交通标志的作用? 活动方案:上网搜查、查阅资料、实地调查 组长:自选 八、课程评价 1、这个活动是对整个实践活动过程的总结与升华,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取 定性评价。
评价分为老师评价与学生评价 首先老师对各个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 评价方向: (1)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 (2)小组组员是否全体参与,分工是否合理 (3)研究途径是否科学、高效 (4)时间安排是否合理、高效 (5) 方案是否全面细致,考虑周全评价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四个等次,90 分以上为优秀,80-89 分为良好,60-79 分为合格,60 分以下为不 合格 2、然后在组长和指导老师的组织下进行小组内部评价, 评价表 项目 评价要点 一、 在活动中参与的态度 1.认真参加每一次活动对每一次活动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2.努力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 3.做好资料积累和处理工作 4.乐于合作,能和同学交流,尊重他人 二、在活动中获得的体验 5.善于提问,乐于研究,勤于动手 6.实事求是,尊重他人想法与成果 7.活动中遇到困难不退缩,并且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三、 在活动中学习方法的 掌握8.能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 9.采用了两种以上的方法进行研究 10.、能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 四、 在活动中的实 践 能 力 的 发展11.有求知的好奇心、探索的欲望 12.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解决 问题的方法。
13.积极实践,发挥个性特长,施展才能 最后是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活动的全过程,反思自己的活动行为 评价内容为教师和学生的评价 评价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90 分以上为优秀,80-89 分为良好,60-79 分为合格,60 分以下为不合格 九、安全问题: 1、每个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工合作; 2、在进行采访前后,教师应对清点小组人; 3、如果在校外进行采访,教师应首先对小组成员讲解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