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精选).doc
9页2022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精选)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选出下列加点词语中字音、字形有误的一项( )A.亘古(gèn) 天骄 蹑手蹑脚(niè) 名门望族B.冠冕(gūan) 脉搏 装模作样(mú) 横无际涯C.娉婷(pīn) 嫡传 谆谆教诲(zhūn) 既往不究D.挣脱(zhèng) 伛偻 一拍即合(jí) 悲欢离合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辐射 诲人不倦 翻来复去 喜出望外B.考订 由然而生 美不胜收 哄堂大笑C.娴熟 一丝不苟 自出新裁 格物致知D.旁骛 相辅相成 顿开茅塞 草长莺飞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B.夏日的大明湖,华天丽日,岸柳飘摇,泛舟湖上,水光潋滟,秀色可餐C.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D.李白的《将进酒》,气势豪迈,盛情奔放,语言有气势,如江河日下,一泻千里。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读经典作品,会拓宽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C.随着十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5、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啊!黄河!你一泻千里,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B.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C.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D.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6、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看一个人的前途,首先要看他的思维广度,思维的广度决定着财富的多寡,同时又取决于思维的方式② 采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决定着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前途③ 思维方式是自己支配的④ 所以,建立一种多元的思维方式,才能很好地化解问题,取得成功,从而拥有一个立体饱满的人生⑤ 如果你总是停留在那种非左即右,非黑即白的单一思维方式里,那么你永远只能在成功的外围兜圈子A.①③②⑤④ B.③②①⑤④ C.⑤①②③④ D.①②⑤④③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①______,今为宫室之美为之《鱼我所欲也》) ②_____,采葵持作羹《十五从军征》) ③山回路转不见君,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④峰峦如聚,波涛如怒,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⑤______,全仗你抬声价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⑥______,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①《曹刿论战》中,曹刿向鲁庄公解释战争胜利的原因是“______” ②《过零丁洋》中,作者以反问语气表明自己不怕牺牲的句子是“_____”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孟子)(乙)钱金玉官松江千总①,性刚果,尚廉节道光壬寅鸦片衅②起,钱方假归省亲闻讯即束装起行其戚友止之曰:“军事方急,祸福不可知君方在假,上官又未有文檄趣③君往,何急急为?”钱不听既至吴淞,从守西炮台,与部卒同饮食卧起,以力战相勖④及东炮台陷,弹丸咸集于西炮台。
钱奋勇督战,喋血数小时,左臂中三弹,曾不少却其近卒泣陈⑤:“公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幸⑥勿为吾母虑也!”未几,一弹来,中左乳,遂仆弥留之际,犹大呼“贼奴误国”不已《钱金玉舍生取义》)(注)①千总:清朝武官名称②衅(xìn):此指战祸③趣:促④勖(xù):勉励⑤泣陈:边哭边说⑥幸:希望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故患有所不辟也 (2)所欲有甚于生者 (3)既至吴淞(4)曾不少却2.下列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钱方假归/省亲/闻讯即束装起行/其戚友止之B.钱方假归省亲/闻讯/即束装起行/其戚友止之C.钱方假归/省亲/闻讯即束装起行/其戚友止之D.钱方假归省亲/闻讯/即束装起行/其戚友止之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4.结合上面两段文字内容,请你谈谈对“义”的认识,并说说人应该如何去追求“义”?三、现代文阅读30分)1、 访兰贾平凹父亲喜欢兰草,每过一些日子,就会到深山中一趟,带回些野兰来培栽几年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余种,像要做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观赏。
父亲并不因此而得意,反倒有几分愠怒以后又进山去,就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我很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有一次再进山的时候,要我和他一块去访兰我们走了半天,一直到山的深处那里有一道瀑布,从几十丈高的山崖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的响声,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个天空,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着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正要动手挖,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呢?”我说:“这里的好!”“怎么个好呢?”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好看,这里的却比家里的清爽是味儿好像不同吗?”“是的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儿?”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灵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经培栽,便成了玩赏的盆景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大了呀!”“样子似乎是美了,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不禁惋惜: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人欣赏它呢?“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自己的灵性。
我再也不敢去挖野兰了高兴着它的这种淳朴,悲叹以前喜爱着它却无形中毁了它父亲拉我坐在潭边,看着兰,也在看着我,说:“做人也是这样!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了品格,低俗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15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却过1.文中最能体现野兰特色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2.结合全文看,第一段中画线句子中,父亲为什么“愠怒”,为什么不再带回野生的兰草?3.第二段中的景物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下面是对“访兰”过程中父子对话的分析,其中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通过对话,把野生兰草和栽培兰草作对比,既照应开头,又为后文的议论作铺垫B.通过对话,具体写出野生兰草和栽培兰草的不同特点,寓褒贬于对话中,发人深思C.通过对话,交代了“访兰”的具体内容,“我”认识到野生兰草的特性,并因此而惋惜D.通过对话,揭示了父亲约“我”“访兰”的目的,写出了“我”的感情和认识的变化5.文中主要写的是对兰草的欣赏、评品,可文章题目却用“访兰”而不用“赏兰”,这是为什么?6.这篇文章借兰草这一事物,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2、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万事严中取王晓河①天下事,做于细,成于严严实,严整,有条不紊,踏踏实实,必然敦实过硬;严苛,严毅,艰苦卓绝,严厉刚毅,必然出彩出色;严慎,严敏,胆大心细,坚持不懈,必然大有作为②纵观天下,各行各业各色人等,持“严”则成功,持“严”则卓越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元寿回忆在富连成科班的七年学徒生活,简直就是“七年大狱”七年中,他回家的时间加起来不过十天七年科班受的苦,谭元寿不但无怨无悔,反觉受益匪浅国学大师陈寅恪自登上清华的讲台开始,一直到西南联大和中山大学执教,都奉行“三不讲”主义:“书上有的不讲,别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讲过的不讲因为这个严格的标准,有人称他为“活字典”,有人称他是“教授的教授”③“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李雪健是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在演戏上孜孜不倦地追求新高度,他始终追求的是:做有“情怀”的演员,用“准”来衡量表演每一次,他都把饰演的角色当成一种生命体验来对待他曾患癌症,治病放疗期间“自己就是被摔烂了的那条鱼,生不如死”很多人当时都认为他百分之八九十不可能再拍戏了,但他坚强地挺了过来,还说“要一直演下去,直到演不动为止”为表演“准”,他用保持饥饿来塑造角色,从饰演《焦裕禄》到《杨善洲》,年轻体壮的李雪健不够瘦,“就只能干饿,每天一碗白菜汤,主是两片豆腐、一片白菜,太饿了就嗑嗑瓜子儿”。
以“严”求“准”,两个人物都演得栩栩如生,大获成功,两部电影也成了李雪健演艺生涯的两座丰碑④严,不是一时严,也不是一事严,而是要严在全过程侯宝林曾跟宋世雄讲,成功、成名之前,还有两个“cheng”:一个是程,一个是承首先是过程,是学习的过程、劳动的过程、钻研的过程;其次是要人民承认之后,才有成功、成名、成家⑤老艺术家的话很有道理,一些事,重复也罢,枯燥也罢,总是一丝不苟,总是丝丝入扣人生活的是过程,过程是生活常态严谨过程,那是成功的链接,种子播进大地,间苗、浇水、施肥锄草、除虫,一个环节都不能少,才有丰收的喜悦严正过程,那是扎实的累积,徜徉知识海洋,能学有所成,高雅光彩;历练社会,方能明白世事,掌握规律工匠成大师,过程要脱胎换骨;学子成泰斗,过程要呕心沥血相声大师马三立诙谐地解释自己的名字,他说:“马三立,站起来,打倒;再站起来,再打倒;再站起来,立稳啦所以叫‘三立’人生过程苦乐难料,成败未卜,在现实与梦想之间,不变的是严格要求;暗淡与辉煌之间,不变的是锐意进取过程过硬,终会成功害怕过程,总想一蹴而就,多会幻想落空;超越过程,总想成就辉煌,欲速不达,速荣便速朽;欲望很强烈,过程很潦草,“豆腐渣”忽悠悠上去了,哗啦啦倒下来,可笑亦可悲。
⑥心想事成,为有大成,离不开“严”的过程攀高,得拾级而上,一步一步走上去,气喘吁吁要挺住,力不从心要坚持,半途而废,达不到高度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功夫不到家,一分钟也难精彩下得真功夫,下得严功夫,做人做事,必成上品选自《江西日报》2016年12月1日,有删改)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元寿、国学大师陈寅恪、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李雪健三个人的“严”分别表现在哪个方面?请简要概括3.作者认为怎样才算是真正的“严”?4.文章第①段中列举那么多的含“严”字的词语,有什么作用?5.文章第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四、写作题(4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三种令我充满感激的记忆:一个装满书籍的家,一个在外省乡村度过的童年,一位可以倾诉衷肠的导师 ——选自英国著名诗人奥登《染匠之手》亲爱的同学,毕业在即,回眸往事,令你充满感激的记忆又是什么呢?请用你的生花妙笔,书写出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