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所推崇的教育大家.doc
3页我所推崇的教育大家——走进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河师大实验中学 江玲首先感谢学校领导让全体教师自己喜欢的教育大家利用假期时间我拜读了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这本书,使我受益非浅我深深地感受到,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该书倡导的教育教学观念仍有其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读完以后真的觉得这是一本值得我们一读的好书书中的建议和劝告看似浅显,实际上是巴班斯基的教育思想体系 ,涉及教师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书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生动、明白,读后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细细想来,只有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才有可能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尤•康•巴班斯基(1927.1~1987.8)是当代著名的教育家、教学论专家,前苏联教育科学博士、教授、教育科学院院士他在全面总结顿河一罗斯托夫地区克服大面积留级现象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从探讨预防学生学业不良问题入手,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为核心,结合系统论、控制论等原理,对教育教学中许多重大问题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形成了“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教育教学思想 “优化”二字也成为现今的时尚话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在大力倡导“最优化”。
其实这一概念并不如我们所认为的那么富有创意,只不过在当今教改形势下,有必要让大家重新认识“优化”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把教育学家曾经深入研究的问题结合教学改革,让我们的教育、教学更具实效巴班斯基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1)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概念;(2)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理论基础;(3)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原则;(4)实施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程序;(5)预防和克服学生成绩不良而采取的最优化措施;(6)对优秀学生实施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途径该理论对原苏联教育界有很大的影响,对中国甚至对世界教学论的发展也有一定的贡献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以最小代价取得相对最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中的“最优化”不是绝对的,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或标准,而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巴班斯基为了让人们真正弄懂他所讲的“最优化”的本质,还举了两个事例:一个学生原来是不及格生,另一个是优等生由于教师采取了不同对待的方法,专门关心了第一个学生,结果他的学习成绩得了“及格”,而第二个学生,由于教师忽略了他,结果期末得了“4”分,低于了他的可能性,虽然他的知识水平已经相当高了,但他没有全力以赴地学习。
那么,教师对这两个学生的工作,哪一个是更具有效的呢?如果只根据成绩判断,两个效果都不错,但应该说,教师对第二个学生做的工作并不是最优化的,因为他所获得的成绩低于他的可能性,没有达到最大限度的可能从这两个学生教育情况的比较来看,我们就很清楚:“最优化”就是最优化,而不是理想化,很具体,也很明确再就两个教师的课堂教学来说,其中一个教师是有经验的,而另一个是青年教师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技巧质量证明,两个教师的工作效果差不多是一样的,那是不是说,两位教师的上的课都是最优化的?这样认为,因为对于有经验的教师来说,这充其量只不过是中等水平的课,而对于青年教师来说,达到这样的水平算是已经达到了他现在的最大可能性当然,由于两个教室的设备不同,对两个同样的和相当高的效果的课,评价它们的“最优化”也应当是不同的巴班斯基认为,评价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标准有两条:效果标准和时间标准效果标准是指每个学生在教养、教育和发展上都达到符合自身最近发展区的实际学习可能性的水平时间标准是指教师和学生均应遵守学校卫生学及相关文件为之规定的用于教学和家庭作业的时间定额教师要依据这两方面的标准对教学效果进行终结性评价,以便改进以后的教学。
巴班斯基理论中的“最优”一词是具有特定内涵的,它不等于“理想的”,也不同于“最好的”最优”是指在具体条件制约下所能取得的最大成果,也是指学生和教师在一定场合下所具有的全部可能性最优化是相对一定条件而言的,在这些条件下是最优的,在另一些条件下未必是最优的教学过程最优化不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而是科学地指导教学、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的方法论原则;是教师依据教学任务、教学规律、教学原则等对教学过程作出的一种目的性非常明确的安排,以保证教学过程在规定的时间内发挥从一定标准看来是最优的作用,获得可能的最大效果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充分体现了辩证法的灵魂——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从这一意义上说,一刀切是被严格否定的,我们不能要求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完成同样的练习、达到同样的准确率,更不能以用样的标准去要求和评价他们,这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我们做教师的首先要有这样的认识,才有可能实现教育的最优化我认为巴班斯基教学最优化理论的最大特点在于他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提高教师工作效率节省教师工作时间和精力他提出:“教学论应当以教师的标准工作量为根据,要考虑到班级的实际人数已达饱和状态,以及他们整天整周都必须积极开展工作等情况。
教学最优化就是要使教师摆脱某些十分普遍的,不合情理的时间消耗”巴班斯基这一提法确立了他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科学性,成为容易被教师接受、容易在教学实践中推行的教学理论联系自己平时的教学工作,我觉得也更是如此通过学习巴班斯基的教育专著,从中悟出生动真实的道理,通过这些去更好地指导我们去教学像这样有价值、有意义的书籍今后还要多看、常看、反复看为了我们的工作更加有意义,我们有这个必要去学习书本上的精华不断地反思自己,总结自身不足等原因作为老师,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去点燃学生心灵中“想成为一个好学生”的火花,爱护好这点火花,使他能熊熊燃烧起来 这是一次读书的交流,是一次思想的交流,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我将带着这份收获,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中,为教育的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