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娄底市杨木洲中学2022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22页湖南省娄底市杨木洲中学2022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关于制作果酒、果醋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在果酒发酵过程中放气量先增加后减少B. 果酒、果醋的发酵装置中,充气口的作用是在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排气口的作用是在酒精发酵时排出二氧化碳C. 果酒发酵过程中发酵液密度会逐渐减小D. 利用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的含量参考答案:B【分析】果酒发酵的菌种为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果酒发酵时充气口应关闭,排气口是为了排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果醋发酵的菌种为需氧菌,发酵时充气口应打开详解】酒精发酵过程中除了产生酒精,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但随着发酵的进行,由于营养物质逐渐减少等原因,酵母菌酒精发酵的速率减慢,产生的二氧化碳也随之减少,因此发酵过程中放气量先增加后减少,A不符合题意;果酒发酵应为无氧环境,充气口应关闭,排气口的作用是排出二氧化碳,B符合题意;果酒发酵过程中随着营养物质的消耗,发酵液密度会逐渐减小,C不符合题意;酸性的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为灰绿色,故可利用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的含量,D不符合题意。
故选B2. 下图是人类某遗传病的家系图,6号和7号为同卵双生,即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成的两个个体;8号和9号为异卵双生,即由两个受精卵分别发育成的个体据图回答第65~69小题65.该遗传病是由显性还是隐性基因控制?A.显性 B.隐性 C.显性和隐性 D.显性或隐性66.10号个体的基因型是A.AA B.Aa C.aa D.XaXa67.1号个体是杂合子的几率是A.1/3 B.1/2 C.2/3 D.168.按国家政策规定7号和8号可以再生一个孩子,他们生出正常孩子的几率是A.1/4 B.1/2 C.3/4 D.169.如果6号和9号结婚,他们生出患病孩子的几率是A.1/6 B.1/4 C.1/3 D.1/2 参考答案:65—69 BCDCA3.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重要细胞器,下列叙述中错误 的是( )A.两者都是具有能量转换的功能 B.两者都具有双层膜结构C.两者的基质成分、功能相同 D.都含有少量的DNA、RNA;参考答案:C4. 如图表示一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相互转变过程中的离子运输途径.该细胞受到刺激时,通过④途径运输离子,形成动作电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②③途径属于主动运输B.④途径的发生只能由电信号引起C.正常情况下,钾离子的细胞外浓度高于细胞内D.静息时,由于①途径的作用,膜电位分布为内正外负参考答案:A【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分析题图,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A、由图可知,②③途径需要载体、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A正确;B、④途径的发生可以由电信号引起,也可以由神经递质等化学信号引起,B错误;C、在静息电位时,K+的细胞内浓度高于细胞外,Na+的细胞外浓度高于细胞内,C错误;D、静息时,由于①途径的作用,膜电位分布为外正内负,D错误.故选:A.5. 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B.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得其他生物组成群落D.﹣2~2℃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参考答案:A【考点】F2:种群的数量变动;F1:种群的特征;F5:群落的结构特征.【分析】根据题干信息,一定空间和时间内同一种生物总和构成种群,所以生物构成群落,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企鹅种群密度会有明显变化,企鹅与磷虾的种间关系为捕食.【解答】解:A、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南极冰藻由硅藻等多种藻类植物组成,故不能组成一个种群;故A错误;B、企鹅以磷虾为食,其数量增多会导致磷虾数量减少,磷虾减少后又可导致企鹅数量减少,二者数量最终在一定范围内达到动态平衡,故B正确;C、生物群落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故C正确;D、南极冰藻的最适生长温度是2℃,在﹣2~2℃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光合作用强度增大,故D正确.故选:A. 5.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C.丁为年龄组成,稳定型的出生率最大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能反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答案】B【解析】【考点】F1:种群的特征.【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图.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变化,因此图中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丙为性别比例、丁为年龄组成.【解答】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A错误;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B正确;C、丁为年龄组成,每种年龄组成的出生率无法判断,C错误;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年龄结构可以间接判定出该种群数量的发展趋势,D错误.故选:B.6.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载体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在进行基因工程操作中,被用作载体的质粒都是天然质粒B.所有的质粒都可以作为基因工程中的载体C.质粒是一种独立于细菌拟核外的链状DNA分子D.作为载体的质粒DNA分子上应有对重组DNA进行鉴定和选择的标记基因参考答案:D7. 如果图1表示纤维素的结构组成方式,那么符合图2所示结构组成方式的是 ①核酸 ②多肽 ③淀粉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参考答案:A8. 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内环境 B.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C.人体的所有液体统称为细胞外液 D.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交换物质参考答案:C9. 如图代表人体某细胞中发生的某一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能给该过程提供模板的是mRNAB.图中的这一过程有水产生C.有多少种密码子,就有多少种tRNA与之对应D.图中的这一过程不能完全体现“中心法则”的内容参考答案:C10. 不属于生长素生理作用的是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B.抑制生长 C.促进果实成熟 D.防止落花落果参考答案:C 11. 下列有关ATP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1个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1个核糖、3个磷酸基团组成B.1个ATP分子中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C.ATP在细胞中易水解,也易合成D.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直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参考答案:B12. 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A. 靶细胞 B. 浆细胞 C. 吞噬细胞 D. B细胞参考答案:B【分析】抗体是浆细胞产生的一种免疫球蛋白,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详解】靶细胞是被病原体侵入或感染的细胞,吞噬细胞负责吞噬病菌并摄取处理呈递抗原,B细胞可识别抗原,并分化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浆细胞负责产生抗体,故选B项点睛】抗毒血清、抗毒素、凝集素、乳汁中均含有抗体,抗体是一种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它可与特定的抗原物质结合,产生沉淀和细胞集团,从而使抗原失去感染能力,最终彻底消灭抗原,仍然需要依赖吞噬细胞的吞噬消灭过程13. 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唇裂是由多对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苯丙酮尿症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遗传病B.控制人的血红蛋白的基因中有一对碱基发生改变,则血红蛋白的结构一定发生改变C.在翻译蛋白质的过程中,一种转运RNA只能运载一种特定的氨基酸D.男性的色盲基因只会传给女儿,女性的色盲基因既会传给儿子,也会传给女儿参考答案:B【考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分析】1、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控制细胞代谢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也可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2、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即一种氨基酸可以由一种或几种密码子来决定,这样可以增强密码的容错性,所以基因突变后,生物的性状不一定会发生改变.3、人类遗传病是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单基因遗传病是指一对等位基因的突变导致的疾病,如白化病、色盲、多指等.(2)多基因遗传病,顾名思义,这类疾病涉及多个基因起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多基因病除与遗传有关外,环境因素影响也相当大,故又称多因子病.很多常见病如哮喘、唇裂、精神分裂症、无脑儿、高血压、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癫痫等均为多基因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遗传物质的改变在染色体水平上可见,表现为数目或结构上的改变.如21三体综合征、猫叫综合征等.【解答】解:A、唇裂是由多对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苯丙酮尿症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遗传病,A正确;B、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性状的改变,B错误;C、在翻译蛋白质的过程中,一种转运RNA只能运载一种特定的氨基酸,C正确;D、男性的色盲基因只会传给女儿,女性的色盲基因既会传给儿子,也会传给女儿,D正确.故选:B. 14. 下列对右图曲线a和b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a和b可分别代表夏季晴天正午时分棉花叶肉细胞中 三磷酸腺苷和C3含量的变化B.a和b可分别代表萌发的玉米种子在出土之前有机物种 类和干重的变化C.a和b可分别代表质壁分离过程中植物细胞渗透吸水能力和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D.a和b可分别代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时每个子细胞中DNA含量和细胞体积的变化参考答案:D15. 产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A.红细胞易变形破裂 B.血红蛋白中的一个氨基酸不正常C.信使RNA中的一个碱基发生了改变 D.基因中的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改变参考答案:D16. a、b、c为某一神经纤维上的三点,其中b为ac的中点,在c点的膜内外分别连接电流表的正负极。
只在a点给予一适宜刺激和在a、c两点同时给与相同强度的刺激电流表发生偏转的次数分别是( ) A.2次 2次 B.1次 2次 C.2次 1次 D.1次 1次参考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