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28诗六首之书愤课件1语文版必修3.ppt
17页陆陆 游游认识陆游,是因为他的爱国诗篇:认识陆游,是因为他的爱国诗篇: 《《示儿示儿》》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南宋时越州山阴 人,我国古代人,我国古代著名的著名的爱国诗人爱国诗人 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军书””的志向他生在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的志向他生在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一贯坚持时代,一贯坚持抗金主张,抗金主张,怀着怀着““铁马横戈铁马横戈”” 的的英雄气概和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扫胡尘””、、““靖国难靖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持自己的理想 嘉定二年( 嘉定二年(12101210),),8585岁的老诗人,抱着岁的老诗人,抱着““死死前恨不见中原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念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 陆游的诗今存陆游的诗今存93009300首他是我国文学史上首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存诗最多多的诗人之一的诗人之一6060年来万首诗年来万首诗””,陆诗的突出,陆诗的突出特点特点是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这首诗就是一个鲜,这首诗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明的例子检查预习:检查预习:1、陆游,字、陆游,字 ,号,号 ,山阴(浙江绍兴),山阴(浙江绍兴)人 (朝代)著名爱国诗人、词人诗集有(朝代)著名爱国诗人、词人诗集有《《 》》2、本首诗属于格律诗中的2、本首诗属于格律诗中的 ,形式上一般为四联八,形式上一般为四联八句,四联名称依次为句,四联名称依次为 ,, ,, ,, 。
3、解释加点的词:3、解释加点的词: 中原北望 中原北望气气如山 气: 如山 气: 楼船夜雪瓜洲 楼船夜雪瓜洲渡渡 渡: 渡: 千载谁堪 千载谁堪伯仲伯仲间 伯仲:间 伯仲:务观务观放翁放翁南宋南宋剑南诗稿剑南诗稿七律七律首联首联颔联颔联颈联颈联尾联尾联悲愤悲愤渡口渡口兄弟,引申不相上下兄弟,引申不相上下书书 愤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南宋时,金兵入侵,中原沦陷,南宋当局却偏安南宋时,金兵入侵,中原沦陷,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这首有名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此时陆游已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此时陆游已6161岁,在山阴岁,在山阴闲居了闲居了6 6年,少年时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年,少年时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
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朗朗 读读注意:节奏、感情基调的把握! 前两联前两联回忆过去,抒写他的抗敌抱负回忆过去,抒写他的抗敌抱负气如山气如山””一语提挈全诗,须一语提挈全诗,须重读重读;;““楼船楼船夜雪夜雪”” ““铁马秋风铁马秋风””写诗人的向往,要用写诗人的向往,要用炽炽热的感情热的感情读出 后两联侧重后两联侧重写现在写现在塞上塞上””两句集中两句集中表现了诗人的表现了诗人的悲愤悲愤;;““出师出师””两句是诗人以两句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矢志北伐,死而后已诸葛亮自况,矢志北伐,死而后已 这首诗的这首诗的基调基调是是悲愤悲愤,然而,然而并并不绝望不绝望,,还还有有豪壮的感情豪壮的感情蕴藉其中蕴藉其中 感情基调把握感情基调把握解解 题题•书:书:写写•愤:愤:愤懑愤懑,,悲愤悲愤 ““世事艰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政,这是为下文,这是为下文““空自许空自许””作铺垫从章法上说,点了诗题中的从章法上说,点了诗题中的““愤愤””字 ““楼船夜雪楼船夜雪”” ““铁马秋风铁马秋风””形象形象地概括了两次胜利的战斗地概括了两次胜利的战斗,可见他当,可见他当年很想投身到这样的战斗中去。
时诗年很想投身到这样的战斗中去时诗人才人才3636岁 对首联的对首联的““世事艰世事艰””与颔联的与颔联的““楼船夜楼船夜雪雪”” ““铁马秋风铁马秋风””该如何理解?该如何理解? 颈联颈联和和尾联尾联采用了哪两个典故?采用了哪两个典故?作用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塞上长城塞上长城””,檀道济的典故,檀道济的典故点明诗人之志点明诗人之志空自许空自许””,跟,跟““世世事艰事艰””照应,是对照应,是对自己壮志难酬的愤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慨,也是对投降派的愤怒指责慨,也是对投降派的愤怒指责 如何理解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两句诗?诗? 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诗人以诸葛亮自况 诸葛亮在诸葛亮在《《出师表出师表》》中曾说过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北定中北定中原,兴复汉室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自勉,表明表明他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原之志 除了这首诗,陆游还在不少诗中述及诸葛亮的除了这首诗,陆游还在不少诗中述及诸葛亮的《《出师表出师表》》,称颂诸葛亮的出师北伐。
联系历史背,称颂诸葛亮的出师北伐联系历史背景,想一想,陆游为什么特别喜欢吟咏诸葛亮?景,想一想,陆游为什么特别喜欢吟咏诸葛亮?•陆游称道游称道《《出出师表表》》的的诗句:句:•““《《出出师》》一表千一表千载无无””——《《游游诸葛武侯葛武侯书台台》》•“一表何人一表何人继《《出出师》》”——《《七十二七十二岁吟吟》》•“凛然凛然《《出出师表表》》,一字不可,一字不可删””——《《感秋感秋》》 三国蜀国,诸葛亮为蜀汉丞相, 三国蜀国,诸葛亮为蜀汉丞相,“功盖三分国功盖三分国”,一生力主北伐,恢复汉室,而且付诸实施一生力主北伐,恢复汉室,而且付诸实施《《出师表出师表》》所说的所说的“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这,这正是陆游的毕生心愿;正是陆游的毕生心愿;诸葛亮的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陆的精神,正是陆游所要发扬的精神;游所要发扬的精神;诸葛亮的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正是陆游认的告诫,正是陆游认为南宋当权者应该吸取的为南宋当权者应该吸取的主题主题 总结总结 这首诗是诗人几十年生活经历这首诗是诗人几十年生活经历的生动概括。
它的生动概括它借借北望中原,北望中原,回顾了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