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级教师谈备课(摘要) .doc
4页于永正 隐形备课重于显性备课观点一:备课不等于写教案观点二:隐性备课最重要隐性备课钻研教材最重要第一步:拿到一篇课文,先要理解字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抓关键词、课文重、难点并做上记号字词的意思不但意会而且要言出第二步:朗读课文要读到“其意皆出吾心、其言皆出吾口”备“朗读”,第一是多读,揣摩意境、思想感情第二多听别人朗读,听录音第三要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丰富自己的情感第三步:正确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意图细心琢磨体会作者推敲、锤炼文字的匠心第四步:认真思考课后练习题的要求,有的老师先做一做隐性备课还包括查阅资料观点三:要思考教法备学生、备学法在课本上写教案是备课于书;隐形备课是备课于心钻研教材与同事讨论,听别人上课有助于教材把握从年轻起就写教后记,记下课堂兴奋点,也记下遗憾记的过程中认识升华我是在不断写教育、教学札记中成长张化万 预则立,不预则废一、系统备课:备课是课堂教学的系统预设备课确认课文在教材中的地位备课区分维持与研究的方案:每册选择四分之一的课文作为研究实验课文,其余按常规教学二、换位备课:为学生想,多方面预设学生;调查梳理;关注兴趣三、多次备课:反复读书;反复修改;三点相叠(兴趣点、认知冲突点、文本训练点)。
四、板块备课:线性的语文教学预设是单维的板块预设是立体多维的、是探究多层的、是开放活动的赵景瑞 语文教学“全程备课”三步曲一、课前的预设备课——前奏曲:看重教材,看透教材,钻透教材:钻面、钻线、钻体、钻点,用足教材:品点、扩点、疑点、异点、争点、联点、移点、评点、融点、积点、盲点二,课中的现设备课——变奏曲:课前备课不等于课上的背课,备课是思维活动,不只是撰写活动,意料之外是现设碑刻的生成之源,现设备课的关键是善于应变三、课后的反思备课——续曲:1、聚精会神回忆自己教学实践——反思备课的基础2、虚心好学地聆听旁人评议——反思备课的催化3、着眼未来地反思实践——反思备课的关键4、持之以恒地撰写反思笔记——反思备课的升华1)可写反思后的教案2)可写反思随笔3)可写教学反思论文窦桂梅 备课的节点:抓“题眼”一、设计课堂就是设计人生:《秋天的怀念》开头九易其稿最高境界的备课就是用一生去备课二、抓“题眼”是上好课的关键三、预设与生成要照耀每一片叶子:抓住学生思想火花,拓展课堂预设;打破预设的藩篱,激发来自学生的精彩孙双金 教师要做文本和学生的知音一、“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品语言:在咬文嚼字中揣摩作者,在品词析句中走近作者,在推敲把玩中感悟作者。
抓关键词二、“作者斯有路,遵路识斯真”——理思路:明线、暗线(情感线索)三“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入意境:在朗读、思考中入文境;心灵感悟入曲境;入人之境四、“深入又浅出,方是高境界”——备教法:钻研教材首先要深入文章,入乎其内,成为作者知音处理教材要浅出,出乎其外教师备课不能满足于深入教材,还要跳出教材,研究学生,设计教法,成为学生知音盛新凤 遵循“三论”立体备课 遵循“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原理的基础上,把阅读教学看成“多方耦合的关联系统、和谐统一的审美系统、开放的信息系统、双主互动的活动系统”,有效进行教学设计,探求课堂教学最优化一、多方耦合 形成合力:阅读教学据其要素表现形式可分实体系统(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环境、教学设备等)和非实体系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程序、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加强整合,整体设计1、披荆斩棘,朝圣的路渐渐显现(解读文本)2、引渠灌溉,干涸的心渐渐润泽3、教给方法,在砺练中形成能力学语言、悟情感、教方法,三维一体二、和谐统一 关注审美:自由诗洒脱美;抒情诗 情感美(导语、媒体、朗读激情);格律诗,对仗美,三、开放门户 提炼信息:在尊重、利用文本信息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搜集、整理、运用课外有关信息,使课堂信息开放拓展,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四、双主互动 两极平衡:提倡流动备课,注重信息反馈1、精心预设促生成(情感预设、话题预设、方法预设)2、效“主导”激“主体”闫学 备课的支点:以自己的方式把文本“炖透”一、关于文本解读:1、提倡立体式解读,多角度、多侧面地从文本内容、表达方法、人物形象、蕴涵道理等进行研究,让诸多信息在教师头脑中汇总、撞击、融合,为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的确定提供信息基础2、深式解读,解读文本要深入、透彻在占有大量文本信息的基础上,遵循一般阅读规律把研读的重点、难点筛选出来进行深入思考,形成比较全面透彻的理解3、提倡有宽度的解读,从教师学养和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角度,使师生都能站在一个宏观的开放的视野下看问题教师应多方面查找资料辅助对文本的解读4、提倡有创见的解读,过滤、提炼自己的观点,形成独特见解,以便在教学中既能做到游刃有余,又能在讨论中适时亮出自己的观点供学生参考,提升师生对话质量,使自己担当平等对话中的首席二、关于目标确定:恰切的教学目标的设定正是教学赖以存在的土壤课程目标设计要1、遵循三个纬度,即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2、从文本本身来考虑,在‘定篇’学习经典的丰厚蕴涵;在‘例文’学习诗文及读写知识;在‘样本’学习读写的方法;在‘用件’由内容触发去从事相关语文学习活动。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3、为学生考虑,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来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难点4、从课程设计来考虑,教师应成为课程开发者四R”课程观: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设计教学目标时对教育与课程的内在价值——促进人的心灵成长的价值予以特别关注5、以教参为补充三、关于板块设计:1、未读,营造强烈的阅读期待;2、熟读,自由交流内心感受;3、研读,关注兴趣点与出发点:备课时寻找、预测学生关于文本的兴趣点与出发点,要给学生留出静心静气读书的时间,要给学生提供大胆质疑的机会,要积极寻找激发学生想象之处,充分挖掘文本的留白设计写的训练,在适当处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充分挖掘教材,培养学生敏锐语感;4、延伸读,提供开阔的阅读视野四、反思——如果可以重来反思不仅应贯穿于教师成长的每一阶段,也应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的每一个细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