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8苏教版语文选修(现代散文选读)学案 04西湖的雪景 晚秋初冬 Word版含解析.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tia****nde
  • 文档编号:36157749
  • 上传时间:2018-03-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51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西湖的雪景西湖的雪景 晚秋初冬晚秋初冬本课话题 ——四季美朗读——课文中的名段从来谈论西湖之胜景的,大抵注目于春夏两季;而各地游客,也多于此时翩然来临——秋季游人已渐少,入冬后,则更形疏落了这当中自然有所以致然的道理春夏之间,气温和暖,湖上风物,应时佳胜,或“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或“浴晴鸥鹭争飞,拂袂荷风荐爽” ,都是要叫人眷眷不易忘情的于此时节,往来湖上,沉醉于柔婉芳馨的情趣中,谁说不应该呢?但是春花固可爱,秋月不是也要使人喜欢吗?四时的烟景不同,而真赏者各能得其佳趣;不过,这未易泛求于一般人罢了点评:将春夏与秋冬游览西湖的不同作对比,反衬冬季游湖的妙处,抒发与多数人不同的情怀链接——生活中的素材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西湖十景各擅其胜,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胜景精华,所以无论杭州本地人还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乐道,先游为快在南宋之后,又分别有元代钱塘十景,清代西湖十八景,清乾隆杭州二十四景,1985 新西湖十景,2007 第九届中国杭州西湖博览会西湖十景。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白居易《春题湖上》2.梧叶新黄柿叶红,更兼乌桕与丹枫只言山色秋萧索,绣出西湖三四峰——杨万里《秋山》3.为爱湖光好,一步一长吟黄莺见人至,飞起度湖阴——宋濂《湖上》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知识·梳理]第 1 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拂袂(mèi) 雪霁(jì) 繁遽(jù)毡毯(zhān) 俯瞰(kàn) 涟漪(yǐ)低斟浅酌(zhuó)二、多音字薄Error!Error! 差Error!Error!第 2 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Error!Error! Error!Error!第 3 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情趣·兴趣二者都有“趣味”的意思,但前者是指性情志趣,情调趣味;后者则指一种喜好的情绪请将使用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有人认为江南水乡,本就是应该垂柳依依,桨声灯影钓钓鱼、挖挖蛳螺是一种生活情趣(情趣/兴趣),可也有人认为是破坏生态,你认为呢?第 4 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连日的焦灼与痛苦、不吃不喝,已经让他头发白了一半,人也骨瘦形销√)请说明理由:“骨瘦形销” ,形容瘦削到极点2)他一直在乡里称王称霸,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连当地官员也让他三分×)请说明理由:“至高无上” ,高到顶点,再也没有更高的了多用于褒义,用在此处褒贬失当[常识·速览][识作者]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钟敬文(1903—2002),原名钟谭宗广东海丰人我国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的创始者和奠基人之一,被国内外学者誉为“中国民俗学之父” 他还是著名的散文家,与朱自清、谢冰心、郁达夫、徐志摩、鲁迅和林语堂等人一起被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十六家其散文作品《西湖的雪景》 、《花的故事》 、 《黄叶小谈》等被作为五四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重要收获,收入《中国新文学大系》中日本著名小说家——德富芦花德富芦花(1868—1927),日本近代著名社会派小说家、散文家原名德富健次郎,芦花为其号其代表作主要有长篇小说《黑潮》 ,散文集《自然与人生》[探背景]《西湖的雪景》写于 1929 年 1 月,是作者在杭州任教时重游西湖的观感名作文章以山水草木为对象,风格幽静清淡,加之钟先生浓厚的国学素养,通篇洋溢着诗情古韵,显得空灵隽永。

      《晚秋初冬》选自德富芦花的散文集《自然与人生》 这本集子被誉为“日本明治时代描写自然的典范” ,里面的文章大多写于 19 世纪 80 年代末,陆续发表在日本的《国民新闻》上,并在 1900 年由东京民友社结集出版德富芦花说:“题目定为‘自然与人生’ ,并不是运用科学的方法,论证大地和人类的关系,只不过是将几页关于自然界以及人生的写生文字公布于众罢了 ”这些文字都是作者经过耳闻目睹,心中有所感,随即亲手直录下来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以一种静观自然的态度来写作的,他敏感的细微的观察,极富美感的文字表达,蕴含着作者对自然深切的热爱,朴素而富有诗意[整体·感知]《西湖的雪景》是作者的代表作,文章通过雪天的西湖赏玩,描绘了清寒寂寥的西湖雪景,展示了雪中西湖独特的清幽与纯美,营造出一片超逸尘俗的净空天地,情感丰富而深刻,情致幽雅而独特,同时,在看似有限的情思中,暗含对时代纷乱的深切忧思《晚秋初冬》用细腻的笔法真实地展现了一幅凄美的晚秋初冬图景,整篇充满了诗情画意作者捕捉生活中每一值得感叹的瞬间,笔触随着周边事物的变化而静静地游移,显现出一种宁静状态下平和的心态和哲人般的沉思从中我们能体会到作者孤寂、感伤而又从容豁达的心境,更能体会到他对自然的热爱。

      [文脉·梳理]晚秋初冬Error!Error!【答案】 ①详写 ②雨中的静[文本·层析]一、通读《西湖的雪》 ,回答问题1.本文题目是“西湖的雪景” ,作者是一开始就描述冬日游览西湖的所见所闻吗?作者这样写想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不是本文题目是《西湖的雪景》 ,但开头却是先宕开一笔,谈了一般游人都会选择春夏两季游览西湖,而自己却选择在秋冬之时,这样会引起读者的兴趣,探寻原因2)通过这样的开头,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真赏者各能得其佳趣” ,游览的关键并不在季节,而是在游人内心的体验2.本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自己欣赏雪景的过程的?请找出能够体现全文写作顺序的关键词答案】 (1)本文在写作中按照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变化来组织材料2)具体表现在:上车时大约已九点钟了;到了湖滨便换登汽车;当车过了白堤时;车过西泠桥以后;到了灵隐山门;向韬光庵去;一直跑上最后的观海亭;步行到岳坟;在岳王庙前登舟时;舟将驶到断桥时;到湖滨登岸时已是下午三点多钟了。

      3.作者在描写第二次雪景时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结合全文做简要分析答案】 (1)手法:移步换景2)作者从白堤、西泠桥,到灵隐寺、韬光庵,最后泛舟过断桥,直至登岸,从不同的角度,以多变的笔法细致地勾勒出各个景点雪景的不同情态,将西湖的雪景写得气象万千、丰富多彩,并以细腻的笔调挖掘出远处的、眼前的、树上的、湖面的、漫漂的、堆积的等形态各异的雪景,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西湖雪的色彩之美、朦胧之美,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如同亲临现场“幽赏”一般二、阅读《晚秋初冬》 ,回答问题4.第(一)部分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写落叶的?请结合文中实例加以说明答案】 作者是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来写落叶的时间:白天——像掠过书窗的鸟影;晚间——扑打着屋檐,使人想起雨景;晨起——满庭皆落叶空间:庭中落叶、门前银杏、遍地彩锦、树梢残叶5.第(二)部分是写晚秋初冬的静谧,作者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来写静的?请在文中找出相关依据并加以分析答案】 用以动衬静的手法如:(1)两只麻雀飞到庭院里觅食;(2)一只苍蝇飞来,在格子门上爬动,发出沙沙的声响连苍蝇在格子门上爬动的沙沙声都能听见那就足以显示周围的寂静了通过动态的描写来衬托静态的景物,以动写静,则静之愈甚。

      6.第(三)部分同样写景,与第(二)部分相比有何不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写景角度不同,第(二)部分中写白昼的静,庭院的静,而这一部分写夜晚、雨及人的静月夜——树影斑驳,炊烟升起;雨——雨打落叶,暮雨潇潇;人——默然独坐,顾影自怜写景至此,由物及人,表现的是一种宁静致远的超然心态,尤其是结尾处能使人感受到作者孤寂的内心世界7.本文构思新巧,采用了片段式的构思方法,请简要赏析其好处答案】 这样写行文独特,具有跳跃性,有诗歌一样的节奏,自由、灵活,各个片段之间留出的空白,能给人余味与想象文章写晚秋初冬,一会儿写户外景色,一会儿又写内宅的景象,笔墨集中;一会儿写白昼,一会儿写夜晚,随意放松各节文字都比较短小,如同一个人说了不多几句话即陷入深思,很好地表现了作品的禅意与理趣教师用书独具)[话题·互动]话题:格非说:“要将风景写活。

      要写出它的色彩、温度乃至生命 ”按此标准有人认为《西湖的雪景》让人感觉不到色彩和温度,也有人认为《西湖的雪景》传达出来的景与情更加超越尘俗,你将如何评价?学生甲:《西湖的雪景》所描绘的是冬天下雪季节特有的灰白,传达出的感受是冬季雪天的清寒,让人感受不到西湖应有的色彩与温度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西湖的雪景》正是通过这种灰白的色彩和清寒的感受,表达作者的孤寂和超凡脱俗的心态相比较而言,西湖的冬天没有其他季节热闹与色彩丰富,但正是这种冬景契合了作者的心境,景与情相得益彰达到了融情入景、因景生情的艺术效果作者说:“真赏者各得其佳趣 ”冬天雪中的西湖自是一种妙景,此时游西湖自是一种妙趣[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移步换景妙处多《西湖的雪景》在描写第二次雪景时成功地运用了移步换景的方法,按照作者的行踪变化,从不同的角度,以多变的笔法细致地勾勒出各个景点雪景的不同情态,非常形象生动,引人入胜。

      2.写法指导移步换景两注意定义:移步换景法即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的一种写作手法这种手法一般适用于游记类文章 作用:(1)能够丰富写作的内容2)能够使叙述、描写等更条理写法指点:(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秋九年级人教版化学第三单元实验活动2水的组成及变化的探究教学设计.docx 2025年秋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课题3 物质组成的表示 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x 2025年秋九年级人教版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This is me Developing idea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Starter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 读说课第二课时教案.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Understanding ideas(Grammar)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Reading for writing 读写课第二课时导学案.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Getting along Starting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 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Getting along Starting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Starting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 (Reading) 导学案.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Starter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 读说课第一课时导学案.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Developing idea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导学案.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This is me 第三课时 Developing ideas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课时2 Understanding Ideas(Reading)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Starter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 读说课第二课时导学案.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课时4 Developing ideas(Listening and speaking)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1 Developing ideas Reading for writing 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Getting along Starting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表格式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1 Developing ideas Listening and speaking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Starting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 教学设计.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