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三节 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天****步
  • 文档编号:291914274
  • 上传时间:2022-05-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56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第三节 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第三节 溶血性贫血的测验室检查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各种理由使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破坏增多或加速、而骨髓的代偿造血功能缺乏以补偿其损耗时所发生的一类贫血正常红细胞的生存时间平均为120天,故体内红细胞每天约有1/120衰弱而被破坏当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破坏增加骨髓将代偿增生以维持平衡正常人骨髓具有6~8倍的代偿造血功能,当溶血程度较轻,骨髓代偿才能足以补偿细胞的损耗时,可不发生贫血,称为代偿性溶血病如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至15~20天以下,破坏速度超过骨髓的代偿才能,才展现贫血,称为溶血性贫血 一、溶血性贫血的分类 红细胞内在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这种内在缺陷大多是遗传性的,包括红细胞膜缺陷、血红蛋白中珠蛋白肽链的合成量或布局奇怪、以及与红细胞代谢有关的酶缺陷常见的疾病如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奇怪血红蛋白病及海洋性贫血、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等但也可有获得性的红细胞内在缺陷.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红细胞外来因素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溶血可因免疫回响、化学、物理及其他生理因素作用于红细胞而发生。

      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化学毒物或药物、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或微血管病、溶血性病原体感染等所致的溶血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等这一类溶血性贫血都是后天获得性的 按溶血发生的部位分类,可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 血管内溶血是红细胞在血管内(循环血液中) 以溶解方式直接破坏,血红蛋白被释放入血浆,形成高血红蛋白血症,多为获得性的溶血性贫血,常表现为急性溶血 血管外溶血是红细胞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主要是在脾),被巨噬细胞吞噬而破坏释出的血红蛋白就在 巨噬细胞内分解代谢,不形成血红蛋白血症,多为遗传性的(遗传性酶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贫血那么为血管内溶血),常表现为慢性溶血有些溶血性贫血那么兼有血管内和血管外两种溶血方式,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二、溶血性贫血的测验室检查 (一)显示红细胞破坏增加的依据 l.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增加的有关检验 (1) 红细胞寿命测定: 用51Cr标记红细胞测定红细胞的半衰期(T1/2),正常红细胞半衰期为 25~32天溶血性贫血时常小于15天此项检验是确诊溶血性贫血最直接而切实的证据。

      但限于测验室的条件、尚未能普遍开展 (2) 红细胞形态变更: 某些溶血性贫血的血涂片中可见到红细胞破碎的征象,如展现小型球形细胞、盔形细胞、破碎红细胞等有时可展现典型的异形红细胞,常可为病因诊断供给重要的线索 (3)血浆乳酸脱氢酶测定: 红细胞破坏后,细胞内的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1、LDH2释放入血,使乳酸脱氢酶增高 2.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高的有关检验 血管内溶血时,大量血红蛋白游离至血浆中,使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定量增高血浆中的游离血红蛋白需与结合珠蛋白结合后被输送至肝分解,故使血浆结合珠蛋白减低通常每升血液中的结合珠蛋白的含量可以结合1.3g游离血红蛋白当血浆中增高的游离血红蛋白量超过结合珠蛋白的结合才能时,血浆中结合珠蛋白已经消耗殆尽剩余的游离血红蛋白有小片面与血浆中的血结素结合,使血结素减低一片面剩余的游离血红蛋白可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与血浆中白蛋白结合形成高铁血红素白蛋白,在血浆中展现大片面剩余的游离血红蛋白可通过肾排出 (血红蛋白肾阈为1.3g/L),形成血红蛋白尿从肾小球排出的血红蛋白经过肾小管时被再吸收,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转变为含铁血红素。

      这种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随尿排出即为含铁血黄素尿 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增高的有关检验有: (1)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 [参考值] <50mg/L (1~5mg/dl) [临床意义] 血管内溶血时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高血管外溶血时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正常 (2)血清结合珠蛋白测定: [参考值] 0.7~1.5g/L (70~150mg/dl) [临床意义] 各种溶血时血清结合珠蛋白均有减低,以血管内溶血减低为显著严重血管内溶血,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超过1.3g/L时,甚至可测不出肝脏疾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先天性无结合珠蛋白血症等也可减低或消散感染、创伤、恶性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类固醇治疗、肝外阻塞性黄疸等可有结合珠蛋白增高 (3)血浆高铁血红素白蛋白试验: 有生化法和电泳法检测生化法原理为高铁血红素白蛋白能与硫化铵形成铵血色原,在558nm处有一吸收光带电泳法系举行醋酸纤维膜电泳,展现一条高铁血红素白蛋白区带 [正常结果] 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结果表示严重血管内溶血,此时结合珠蛋白已消耗殆尽 (4)血红蛋白尿检验: 血红蛋白尿通常只见于急性溶血发作后的首1~2次尿中。

      肉眼观尿液至樱红色,酸性尿时,片面血红蛋白被氧化成为高铁血红蛋白,使尿液呈棕黑色将尿液离心沉淀后取上清液举行隐血测验呈阳性 (5)含铁血黄素尿试验(Rous试验): [原理] 含铁血黄素的铁离子在酸化的低铁氰化钾溶液中作用,成为呈蓝色的低铁氰化铁,即普鲁土蓝回响如尿液中脱落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含有铁血黄素用尿沉渣举行此回响,然后在显微镜下查看尿沉渣中有呈深兰色物质者即为阳性 [正常结果] 阴性 [临床意义] 慢性血管内溶血可呈阳性,并持续数周常见于陈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在溶血初期,肾小管上皮细胞尚未充分将再吸收的血红蛋白转变为含铁血黄素以及含有含铁血黄素的上皮细胞尚未衰弱脱落,因此本试验暂可呈阴性 3.胆红素代谢奇怪的表现 (1)血清非结合胆红素增高 (2)尿中尿胆原排泄量增高,尿胆红素阴性 (二)显示红细胞代偿增生的依据 1.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增多 2.外周血涂片中见到提示骨髓中红细胞系增生旺盛的红细胞形态变更,如红细胞大小不匀、展现嗜多色性红细胞、点彩红细胞、Howell-Jolly小体、Cabot环、有核红细胞等。

      有时可见某种类型的异形红细胞,那么对溶血的病因诊断可有参考价值 3.增生性贫血骨髓象(见本篇其次章骨髓细胞学检验) 三、溶血理由分析的有关检验 根据上述两方面的测验室依据确定为溶血性贫血后,再结合病史、红细胞形态学查看以及特殊试验,进一步分析引起溶血的理由: 1. 红细胞膜缺陷的检验 有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温孵育后渗透脆性试验、自身溶血试验及其校正试验、酸溶血测验、热溶血试验、蔗糖水溶血试验等 2. 红细胞内酶缺陷的检验 即红细胞内葡萄糖酵解通路有关的酶缺陷分类试验,如自身溶血试验及其校正试验、变性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高铁血红蛋白恢复试验、氰化物-抗坏血酸盐试验、以及有酶的活性测定等 3.珠蛋白合成奇怪的检验 如血红蛋白电泳、胎儿血红蛋白(HbF)测定即碱变性试验、HbF酸洗脱法测定、血红蛋白H包涵体生成 试验、红细胞镰变试验、异丙醇沉淀试验、热变性试验、变性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等 4. 免疫性溶血的检验 如抗人球蛋白试验、冷溶血试验、冷凝集试验、血型检验等。

      总之,有关溶血性贫血理由分析的检验工程好多,范围广而繁杂故务必首先确定是否为溶血性贫血;再根据血浆内有无游离血红蛋内明显增高及结合珠蛋白明显裁减,以及展现血红蛋白尿或含铁血黄素尿等,确定是否为血管内溶血;进一步根据病史和血片中红细胞形态学查看综合分析,考虑导致溶血的可能理由,然后选择有针对性的特殊试验加以确诊 四、溶血性贫血常用的测验室检验 (一)、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原理] 红细胞在低渗氯化钠溶液中,水分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使红细胞逐步膨胀甚至破碎而溶血本试验是测定红细胞对不同浓度低渗氯化钠溶液的抗争力这种抗争力即为红细胞的渗透脆性,它与红细胞膜面积与细胞容积的比值有关正常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形,膜面积与容积的比值较大,故在确定浓度的低渗氯化钠溶液中仍能保持稳定如红细胞膜面积裁减,使面积与容积的比值减小,红细胞厚度增加,逐步趋向变为球形,那么对低渗氯化钠溶液的抗争力也裁减,易于溶血,称为渗透脆性增高反之,抗争力巩固者称为渗透脆性减低本试验是将病人的红细胞加至按比例配制的不同浓度低渗氯化钠溶液中查看其溶血的处境,结果以被检红细胞对低渗氯化钠溶液的最小抗争力(开头溶血时氯化钠溶液的浓度)和最大抗争力(完全溶血时氯化钠溶液的浓度)来表示。

      [参考值] 开头溶血 0.42%~0.46% (4.2~4.6g/L) NaCl溶液 ,完全溶血 0.28%~0.34% (2.8~3.4g/L)NaCl溶液 [临床意义] (1)脆性增高 开头溶血及完全溶血时氯化钠溶液的浓度均较正常对照提前两管 (0.04%或更高),即开头溶血>0.50%、完全溶血>0.38%NaCl溶液时为脆性增高主要见于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温抗体型 — 8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