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学物理习题及解答振动及波、波动光学.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wdg****h8
  • 文档编号:269194807
  • 上传时间:2022-03-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43.50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有一弹簧,当其下端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时,伸长量为9.8 ´10-2 m假设使物体上下振动,且规定向下为正方向〔1〕t = 0时,物体在平衡位置上方8.0 ´10-2 m处,由静止开场向下运动,求运动方程〔2〕t = 0时,物体在平衡位置并以0.60 m/s的速度向上运动,求运动方程题1分析:求运动方程,也就是要确定振动的三个特征物理量A、,和其中振动的角频率是由弹簧振子系统的固有性质〔振子质量m及弹簧劲度系数k〕决定的,即,k可根据物体受力平衡时弹簧的伸长来计算;振幅A和初相需要根据初始条件确定解:物体受力平衡时,弹性力F与重力P的大小相等,即F = mg而此时弹簧的伸长量则弹簧的劲度系数系统作简谐运动的角频率为〔1〕设系统平衡时,物体所在处为坐标原点,向下为*轴正向由初始条件t = 0时,,可得振幅;应用旋转矢量法可确定初相则运动方程为〔2〕t = 0时,,,同理可得,;则运动方程为2.*振动质点的*-t曲线如下图,试求:〔1〕运动方程;〔2〕点P对应的相位;〔3〕到达点P相应位置所需要的时间题2分析:由运动方程画振动曲线和由振动曲线求运动方程是振动中常见的两类问题此题就是要通过*-t图线确定振动的三个特征量量A、,和,从而写出运动方程。

      曲线最大幅值即为振幅A;而、通常可通过旋转矢量法或解析法解出,一般采用旋转矢量法比拟方便解:〔1〕质点振动振幅A = 0.10 m而由振动曲线可画出t = 0和t = 4s时旋转矢量,如下图由图可见初相,而由得,则运动方程为〔2〕图〔a〕中点P的位置是质点从A/2处运动到正向的端点处 对应的旋转矢量图如下图当初相取时,点P的相位为〕〔3〕由旋转关量图可得,则〔如果初相取,则点P相应的相位应表示为3. 点作同频率、同振幅的简谐运动第一个质点的运动方程为,当第一个质点自振动正方向回到平衡位置时,第二个质点恰在振动正方向的端点试用旋转矢量图表示它们,并求第二个质点的运动方程及它们的相位差题3.解:图为两质点在特定时刻t的旋转矢量图,OM表示第一个质点振动的旋转矢量;ON表示第二个质点振动的旋转矢量可见第一个质点振动的相位比第二个质点超前,即它们的相位差第二个质点的运动方程应为4.波源作简谐运动,其运动方程为,它所形成的波形以30 m/s的速度沿一直线传播〔1〕求波的周期及波长;〔2〕写出波动方程解:〔1〕由的运动方程可知,质点振动的角频率根据分析中所述,波的周期就是振动的周期,故有波长为(2)     将的波源运动方程与简谐运动方程的一般形式比拟后可得故以波源为原点,沿*轴正向传播的波的波动方程为5.波源作简谐振动,周期为,以它经平衡位置向正方向运动时为时间起点,假设此振动以u = 400 m/s的速度沿直线传播。

      求:〔1〕距离波源8.0 m处质点P的运动方程和初相;〔2〕距离波源9.0 m和10.0 m处两点的相位差解:在确知角频率、波速和初相的条件下,波动方程位于*P = 8.0 m处,质点P的运动方程为该质点振动的初相而距波源9.0 m和 10.0 m两点的相位差为如果波源初相取,则波动方程为质点P振动的初相也变为,但波线上任两点间的相位差并不改变6.平面简谐波以波速u = 0.5 m/s沿O*轴负方向传播,在t = 2 s时的波形图如下图求原点的运动方程题6分析:从波形图中可知振幅A、波长和频率由于图〔a〕是t = 2 s时刻的波形曲线,因此确定t = 0时原点处质点的初相就成为此题求解的难点求t = 0时的初相有多种方法下面介绍波形平移法、波的传播可以形象地描述为波形的传播由于波是沿O*轴负向传播的,所以可将t = 2 s时的波形沿O*轴正向平移,即得到t = 0时的波形图,再根据此时点O的状态,用旋转关量法确定其初相位解:由图得知彼长,振幅A = 0.5 m按分析中所述,从图可知t = 0时,原点处的质点位于平衡位置并由旋转矢量图得到,则所求运动方程为7. 牛顿环装置中,透镜的曲率半径R = 40 cm,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在反射光中观察*一级暗环的半径r = 2.5 mm。

      现把平板玻璃向下平移,上述被观察暗环的半径变为何值?8. 在折射率的照相机镜头外表涂有一层折射率的MgF2增透膜,假设此膜仅适用于波长的光,则此膜的最小厚度为多少?解:〔解法一〕因干预的互补性,波长为550nm的光在透射中得到加强,则在反射中一定减弱,两反射光的光程差,由干预相消条件,得取k = 0,则〔解法二〕由于空气的折射率nl = 1,且有n1<n2<n3,则对透射光而言,两相干光的光程差,由干预加强条件,得,取k = l,则膜的最小厚度9. 如下图,狭缝的宽度b = 0.60 mm,透镜焦距f = 0.40 m,有一与狭缝平行的屏放置在透镜焦平面处假设以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狭缝,则在屏上离点O为* = 1.4 mm处的点P,看到的是衍射明条纹试求:〔1〕该入射光的波长;〔2〕点P条纹的级数;〔3〕从点P看来对该光波而言,狭缝处的波阵面可作半波带的数目题9分析:单缝衍射中的明纹条件为,在观察点P确定〔即确定〕后,由于k只能取整数值,故满足上式的只可取假设干不连续的值,对照可见光的波长围可确定入射光波长的取值此外,如点P处的明纹级次为k,则狭缝处的波阵面可以划分的半波带数目为〔2k+ l〕,它们都与观察点P有关,越大,可以划分的半波带数目也越大。

      解:〔l〕透镜到屏的距离为d,由于d >>b,对点P而言,有根据单缝衍射明纹条件,有将b、d〔)、*的值代入,并考虑可见光波长的上、下限值,有时,时,因k只能取整数值,故在可见光围只允许有k = 4和k = 3,它们所对应的入射光波长分别为= 466.7 nm和= 600 nm〔2〕点P的条纹级次随入射光波长而异,当= 600 nm时,k = 3;当= 466.7 nm时,k = 4〔3〕当 = 600 nm时,k = 3,半波带数目为〔2k+l〕= 7;当= 466.7 nm时,k = 4,半波带数目为910.为了测定一光栅的光栅常数,用= 632.8 nm的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光栅,第一级明条纹出现在38°的方向,试问此光栅的光栅常数为多少?第二级明条纹出现在什么角度?假设使用此光栅对*单色光进展同样的衍射实验,测得第一级明条纹出现在270的方向上,问此单色光的波长为多少?对此单色光,最多可看到第几级明条纹?解:由题意知,在 = 632.8 nm,k = 1时,衍射角 = 380,由光栅方程可得光栅常数k = 2时,因,第二级明纹〔即k = 2〕所对应的衍射角不存在,因此用此波长的光照射光栅不会出现第二级明纹。

      假设用另一种波长的光照射此光栅,因第一级明纹出现在的方向上,得令,可得用此波长光照射时,屏上出现的最大条纹级次为因k只能取整数,则km = 2,故最多只能看到第二级明纹11.测得一池静水的外表反射出来的太是线偏振光,求此时太阳处在地平线的多大仰角处?〔水的折射率为1.33〕(36.9o)12.一束光是自然光和线偏振光的混合,当它通过一偏振片时,发现透射光的强度取决于偏振片的取向,其强度可以变化5倍,求入射光中两种光的强度各占总入射光强度的几分之几解:设入射混合光强为I,其中线偏振光强为*I,自然光强为〔1-*〕I按题意旋转偏振片,则有:最大透射光强最小透射光强按题意,Ima*/Imin = 5,则有解得即线偏振光占总入射光强的2/3,自然光占1/313.用波长为589.3 nm的钠黄光观察牛顿环,测得*一明环的半径为1.0×10-3 m,而其外第四个明环的半径为3.0×10-3 m,求平凸透镜凸面的曲率半径〔3.39m〕14.自然光射到平行平板玻璃上,反射光恰为线偏振光,且折射光的折射角为32o,试求:〔1〕自然光的入射角;    〔2〕玻璃的折射率;    〔3〕玻璃下外表的反射光、透射光的偏振状态。

      解〔1〕由布儒斯特定律知,反射光为线偏振光时,反射光与折射光垂直,即所以自然光的入射角〔2〕根据布儒斯特定律,其中,所以玻璃折射率为〔3〕在玻璃片下外表,入射角等于,折射角等于, 因为     所以   因此下外表的反射光也是线偏振光,振动方向垂直入射面,玻璃片的透射光还是局部偏振光,不过偏振度比在玻璃中更大了如下图,在氏实验中,入射光的波长为 今将折射率 的薄玻璃片覆盖在狭缝 上,这时观察到屏幕上零级明条纹向上移到原来的第7级明条纹处求此玻璃片厚度解: 在未覆盖玻璃片时,屏幕上第7级明条纹位于 处,两相干光在 处的光程差应满足    把玻璃片覆盖在 缝上时,零级明条纹移到处,设玻璃片厚度为,则两束相干光在处的光程差应满足将 代入上式,则由此解算出在空气中垂直入射的白光从肥皂膜上反射,对波长为的光有一个干预极大〔即加强〕,而对波长为 的光有一个干预极小〔即减弱〕其它波长的可见光经反射后并没有发生极小假定肥皂水膜的折射率看作与水一样,即 ,膜的厚度是均匀的,求膜的厚度解:按薄膜的反射光干预加强和减弱的条件,由题中所设光线垂直入射,即 ,则对 的光干预极大,故 对 的光干预极小,故〔 由于在 和 之间无其它波长的可见光反射后发生极小,因此两方程中的 是一样的〕  联立求解,得. z.。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