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与社会提纲(第七单元).docx
10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历史与社会提纲(第七单元) 绣山中学 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 根基学识提纲 第七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 第一课 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头-19世纪40年头) 1. 定义:促使工场手工业进展到大机器生产的革命了解即可) 时间:18世纪60年头; 2. 开头 部门:棉纺织业; 标志:珍妮机的研发与运用; 国家:英国;理由:①制度的保障:资本主义政治体制在英国初步确立; ②资本的积累:英国不断举行殖民扩张,积累大量资本; ③市场的拓展:海外市场急剧扩大,市场需求增加; (其他参见教材P59) 3. 工业革命的标志:蒸汽机的普遍使用 优点:不受季节和地理位置限制; 地位:工业革命的标志; 影响:成为工业生产的动力机器,促进生产进展,人类进入“蒸 汽时代”; 4. 主要研发: 哈格里夫斯【英】 瓦特【英】 富尔顿【美】 史蒂芬孙【英】 蒸汽轮船 蒸汽机车 珍妮机(工业革命开头标志) 蒸汽机(工业革命的标志) 5. 工厂制度 展现的理由:大规模生产的要求;(了解即可) 表现的特点:①严格的劳动纪律;②工人有固定的岗位;③按时完成任务;(了解即可) 6. 影响: ①对英国:英国领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创造巨大生产力; ②对欧美:开启了欧美社会工业化及现代化进程; ③对世界:西方国家逐步确立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其次课 工人的斗争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 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冲突:工业革命带来的两极分化与阶级对立;(参见P62第一段)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等;(了解即可) 工人的斗争:工人运动 特点:争取经济权利→争取政治权利; 时间:19世纪上半期; 1. 空想社会主义 代表人物: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主要思想:批判资本主义的黑暗和丑陋,设计梦想社会蓝图; 失败理由:把梦想社会的实现寄托于个别统治者或开明富豪的支持上; 2.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重点】: 1848,《共产党宣言》发表 ①工人阶级的解放 标志 需要科学理论的指 导:②马克思恩格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有了 理由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意义: 斯吸收人类优秀文科学理论的指导 化成果;③马、恩 考察了工人运动; 1 绣山中学 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 根基学识提纲 补充了解:1.科学社会主义, 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组成片面之一; 2. 《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参见P64结果一段) 4. 巴黎公社:背景:1870年普法战役法国战败,政府对外屈膝投降; 成立:1871年3月; 革命措施:建立工人的军队和行政、司法、立法机构,让工人自己管理工厂等; 失败:1871年5月; 历史意义:无产阶级建立自己政权的第一次宏伟尝试,其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性质: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第三课 资本主义的扩展 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席卷整个欧洲,并向世界范围延迟为了扫除资本主义进展的障碍,加快进展步伐,德、美、俄、日采取了不同形式的社会变革,表达了强国崛起的各具特色的道路 7.3.1 德国统一 1. 背景:德意志的分裂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进展; 2. 进程:核心气力:普鲁士; 核心人物:俾斯麦(“铁血宰相”) 统一措施:①推行军事改革,依靠经济、军事实力; ②运用外交手段; ③三次王朝战役(丹麦、奥地利和法国); 3. 完成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4. 影响:积极:对德意志民族的进一步现代化供给良好的根基,德国成为世界强国; 消极:奠定德国军国主义传统,德意志的民主、自由愿望未充分实现; 7.3.2 美国南北战役 1. 美国的领土扩张(过程伴随着“西进运动”)→美国成为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的大国; 2. 南北战役: 背景:①南北经济进展模式不同→造成南北冲突(核心: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北: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南: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②北方废奴运动高涨; ③林肯选中美国总统(付出:解放黑奴,维护国家统一)。
过程: 导火索 1861,内战爆发 初期 看法限制奴隶制的林肯选中美国总统 南方军队挑起内战 北方连连败退 1865,终止 转折 林肯政府公布《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北方告成 《宅地法》:得志人民群众对土地的要求,提高了政府威望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激起宏大黑奴参战热心,形式开头有利于北方 性质:美国其次次资产阶级革命; 影响:积极:废除奴隶制,扫清资本主义进展的障碍; 消极:种族轻视照旧严重,种族问题未彻底解决; 2 绣山中学 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 根基学识提纲 7.3.3 俄国改革 背景 时间 领导者 内容 性质 影响 彼得一世改革(了解即可) 1861年农奴制改革【重点】 俄国是盛行农奴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内忧:农奴制激化阶级冲突,打击专家,社会经济进展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进展; 羡慕西欧先进文化的沙皇彼得一世掌权; 外患:克里米亚战役失败; 1689 沙皇:彼得一世 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气力、进展经济、推广学校教导 自上而下的有资本主义色调的封建改革 俄国开头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 1861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解放农奴,赎买份地;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积极:废除农奴制,俄国走上资本主义进展道路,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 消极:留下大量封建剩余 7.3.4 明治维新 1. 背景:19世纪中期,日本内忧外患严重;倒幕运动告成; (内忧:闭关锁国、封建落后;天皇大权旁落,幕府掌权;外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入侵) 2. 内容: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平民可以自由择业; 经济: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激励进展近代工业; 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进展教导; 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一支崇尚“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的军队; 3. 君主立宪制确实立: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即《明治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 4. 影响:积极:日本逐步变更落后面貌,成为亚洲第一个迈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 消极:留下大量封建剩余,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第四课 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 1.“三角贸易”: 背景:印第安人遭屠杀和奴役,人口锐减,美洲劳动力短缺; 时间:16世纪(新航路开发后)—19世纪; 殖民扩张的国家: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等; 路线: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影响:非洲:流失近亿劳力; 欧洲: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进展; 2. 民族解放运动: 压迫西班牙 拉美 抵挡:拉美独立运动 葡萄牙 印度 压迫:东印度公司 抵挡 英国 ①拉美独立运动: 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初; 背景:受欧洲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役和法国 大革命的影响。
序幕:海地(原法属殖民地)独立; 领导人:玻利瓦尔(“南美解放者”)、圣马丁等; ②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 东印度公司:政权机构,负责英国对亚洲国家的殖民侵略 影响: 消极:印度社会经济受到极其严重的破坏;积极:客观推出工业文明在印度的进程 3 绣山中学 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 根基学识提纲 第五课 其次次工业革命 1. 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的理由:工业革命期间,西欧各国激励科学研究;大学成为科学研究的重镇;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了解即可) 2. 其次次工业革命 背景 19世纪后半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技术研发层出不穷; 进程 开头:19世纪70年头; 进程:同时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举行,美、德后来居上,领先实现电气化 主要科技研发 西门子【德】:发电机 格拉姆【比】:电动机 爱迪生【美】:电灯 卡尔·本茨【德】:内燃机 莱特兄弟【美】:飞机 莫尔斯【美】:有线电报 贝尔【美】:有线 马可尼【意】:无线电报 显著特点 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其次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人亨利·福特首先采用流水线生产方法。
影响:积极:提高生产效率,生产出大量产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消极:对工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3.第一次工业革命与其次次工业革命的对比 所处阶段 开头时间 显著特征 主要技术研发 工业进展领先国家 主要工业部门 共同影响 启示 工业革命 早期阶段(蒸汽时代) 18世纪60年头 蒸汽机的研发和使用 珍妮机、蒸汽机、蒸汽机车、蒸汽轮船 英国 其次次工业革命 新阶段(电气时代) 19世纪70年头 电力的广泛应用 电灯、汽车、飞机、 美国、德国 纺织业、机器制造业、冶金业、采矿业、电力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建筑业、交通运输业 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 大大提高生产力水平,促进经济进展,极大地变更人类社会的面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推动社会进展的重要因素 综合探究七 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了解即可) 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工业革命不仅带动了西方各国的工 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使18、19世纪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困扰 1、 工业化:①工业在国民收入中逐步超过农业,占据主要地位; ②工厂规模越来越大,工人的数量逐步超过农人。
2、 城市化:①城市人口所占比例在全国人口中不断上升; ②城市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更;③城市成为工业文明的中心和象征 3、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弊端: ①资本家唯利是图,无视工人和消费者的利益,如工人的生产安好得不到保障等; ②城市进展展现了各种各样的城市病,如空气污染严重、交通堵塞等 4、 工业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表现,如: 食品用品:巧克力、果酱、茶叶的群众化;洗衣机的使用等;出行方式:坐火车、轮船、飞机外出旅游等;文化趣味:阅读报纸、杂志等群众传媒;加入越来越多的休闲消遣活动等; 生活习惯:追求健康、合理的饮食布局;讲究生活质量等 4 — 10 —。